青玉案•元夕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 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 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教学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青玉案•元夕》是其中的杰作。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品读经典。
二、了解相关知识,初步感知文意:
1. 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他是南宋著名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2.写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3.诗词注解: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唐代,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宝马是哪国的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4.参考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如凤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三、小组合作,探讨文意:
    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3.“那人”是个怎样的人?词人塑造这一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分析。
    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5.【拓展延伸】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1】这首词上片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词起笔就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灯节奇异壮丽的景象。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花千树”、“星如雨”,把烟火比喻成花、星,形容烟花之盛。这写出了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其创意,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含蓄而又生动。本句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提示2】下片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换用白描笔法,描绘词人在万人丛中寻情人的情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宋代妇女元宵节所戴的美丽头饰,用来指代服饰鲜明的女子们。“笑语盈盈暗香去”是写女子们活泼姣好的神态。盛装的女子们三五成,衣香袭人,有说有笑,一阵阵从词人眼前掠过。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提示3】
    1、本词在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阙写了热闹的景,下阙出现了两类人,主角是谁?
——“那人”。那人在哪里?在极尽狂欢闹元宵的人堆里吗?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渲染、烘托、反衬。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效果:①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②他人越高兴,越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
总之,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2、请想象一下诗人寻那人的焦急情态。(学生思考回答)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她们个个面挂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终人尽,“那人”还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词人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稀疏的地方。
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
3、小结:“那人”是怎样一个人?
(推测)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
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4、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5、词人为什么对“那人”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首词真是爱情词吗?
【提示】既然说“那人“与众不同、非同一般,那么当时众人、流俗又是怎样的呢?词人对这位冷美人如此倾心,有没有寄寓别的什么意思?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鉴赏呢?(难点之一,点拨——知人论世品诗词。)
这首词作于什么时候?(诵其词、知其人、论其事)
作者的经历:①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②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
    ③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回忆本词的写作背景)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忧虑?作者寻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谴责,又有杜牧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痛苦。辛弃疾是南宋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郭沫若的对联对辛弃疾做了很好的概括:“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拖沓的南宋時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
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已不愿隨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那人”就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不同流俗、志怀高远。
    6、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
    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