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迅速融入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链条,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组装加工基地,已经形成了我国从日、韩、台湾、东盟进口散件,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欧盟、香港的“贸易链”。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及贸易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加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有根本转变,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紧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安徽省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加快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十五”期间,为了响应安徽省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安徽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外贸持续健康发展,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的大量出口,又培育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
和较大出口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企业,保持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3%的快速增长态势。科技兴贸战略深入实施,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成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在我们为取得的成绩高兴时,也要注意到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以已经阻碍着安徽省科技兴贸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一) 安徽省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及其出口的有关政策
为了响应安徽省的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促进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早在1999年,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对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项目实行优惠政策,优先享有用地,融资的权利。 2000年,安徽省科技厅制定了《安徽省高新技术成果认定办法》,规定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认定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使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认定走向了规范化道路,对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
了推动和规范作用,促进了安徽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2006年,安徽省科技厅为了适应21世纪新科技的发展,对2000年颁布的《安徽省高新技术成果认定办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划定高新技术范围将安徽省的高新技术规范为以下11类:(一)电子与信息技术;(二)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三)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四)先进制造技术;(五)航空航天技术;(六)现代农业技术;(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八)环境保护新技术;(九)海洋工程技术;(十)核应用技术; (十一)其它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1]。同时也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进行了规范。其中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产品必须属于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布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范围,并且要满足知识产权明晰,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等其他法定条件。为了鼓励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4年,安徽省多个部门共同制定了《安徽省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中决定从资金投入、金融支持、税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信息服务以及组织领导等多方面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体系,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共同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这个意见的出台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作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有力地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实现我省外贸出口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大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产品的出口力度,形成了合肥高新区,马鞍山高新区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促进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发展。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
根据安徽省科技兴贸战略的指导安排,安徽省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安徽省在最近几年中,不断的加大对高新技术的资金的投入和研发,一批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的出现,又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2000年,安徽省只有高新技术企业445家,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也只有350亿元[2]。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加,2007年全省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4家,高新技术产品345项。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41家,高新技术产品725项,高新技术工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倍[3]。在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大量增加的同时,也大力投入研发经费,2006年,安徽省高新技术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全国的位次上升了2位,排到了第14位,居中部第一位[4]。研发的投入,增加了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分布领域并不是很均衡,主要集中在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领域,两者总共占到了安徽高新技术产业的79%之强。根据安徽省统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年高新技术领域中,营业收入最高的是光机电领域,为789亿元人民币,其次是新材料领域,
营业收入为685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亿元。然后是依次生物医药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分别为142.5亿和128.3亿[5]。排在最后的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领域及高新技术服务领域,他们的营业收入都没有超过百亿元,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按技术领域分布[6]
(三)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为我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促进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必须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支撑。所以安徽省适时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安徽的工业。工业强省战略促进了安徽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新兴工业快速成长。奇瑞集团、马钢集团、江汽集团、铜陵有集团等大型集团性企业的发展规模迅速壮大。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其他辅助性工业的发展。拿奇瑞来说,从2002年开始,奇瑞获得了安徽省的政策支持,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奇瑞集团的发展带动了芜湖市上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快速发展,并带动了为汽车服务的物流,装潢行业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芜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些大企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安徽省工业总体的发展,从安徽省科技厅和省统计局联合发表的公告上可以看到,安徽省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470.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851.88亿元。增长了近四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142.98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536.87亿元。每年平均增加5%[7]。而最新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07年安徽省高新技术工业产值达到2518.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79.4亿元,同比增长3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4.7%,占全省GDP的比重9.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40.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5℅[8]。
安徽省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9]
(四)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总额、产品种类不断增多
安徽省出台的多种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发表的公告上了解到,至2005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2001年的4.3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2.94亿美元,是2001年初的3倍。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达到600家,比2001年增加329家,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的3家[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浪潮中,逐渐出现了一批骨干企业,如安徽佳通集团、蚌埠丰原集团、省华安进出口公司和合肥水泥研究院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增加,也伴随着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2006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品526种,比2001年增加125种,这些产品中的拳头产品有全钢子午轮胎、柠檬酸盐及柠檬酸酯、工业用导电玻璃等。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化了安徽省外贸的产品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省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9%,增加到了2005年的24.9%。2007年,全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上一个台阶,出口创汇40.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5℅。使安徽省的产品出口结构由初级农产品为主
的出口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转变,改变了多年来安徽省科技水平落后的面貌,极大的促进了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及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1996~2005年)[11]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全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安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省会合肥和沿江芜湖、巢湖、马鞍山等一些较大的城市,铜陵,滁州和蚌埠的高新技术产业因为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其他的地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比较滞后。在比较偏远的宿州、阜阳等地市很少有高新技术企业出现。更不要说有什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了。从安徽省科技厅和安徽省统计局联合发表的公告上可以看出,在2006年,安徽全省高新技术产值为1881.88亿元。其中,合肥的高新技术产值为526.1亿元,居第一位。随后的是芜湖,为301.4亿元,然后就是马鞍山为203.3亿元,铜陵为193亿元,蚌埠为133.4亿元,滁州为132.4亿元,巢湖为131.2亿元,这七个地方的高新技术产值合计占到全
省的86%,全省其他十个地市的高新技术产值合计不到全省的15%[12]。高新技术产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安徽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像淮南、淮北等传统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市,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是很健康。淮北、淮南市安徽省主要的煤矿集中区,采煤、炼焦等还是采用传统工艺,由于传统工艺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已经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在这两个市应该大力提高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将更多的产品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以提升这些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跟上全省的高新技术发展。
(二)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风险加大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出口创汇额按出口市场分布(2005年)[13]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东南亚、日本和欧洲,合计占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的80%。随着中国的崛起,在美国和欧洲,有不少企业家和政客越来越担心中国的崛起会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因而倾向于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技术壁垒严重。万一他们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采取保护政策,那么对安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是
很大的打击。在东南亚,有着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很多国际型的高科技企业也倾向于在东南亚进行投资,也给安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市场是比较狭小的,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很大。
(三)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口较少,产品竞争力不强
与其他省市相比,安徽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不仅无法与北京、上海、山东等相比,就是与河南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安徽有高新技术企业1141家,高新技术产品725项,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5家,50亿元以上企业的只有6家,规模相对较小。在河南,有高新技术企业1600多家、高新技术产品5233种,10亿元以上规模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50亿元以上规模高新技术企业50多家[14]。远比安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要大的多。从全国来看,2006年合肥的高新区的出口额只有5.1亿美元,占全国高新区出口额1360.9亿美元的0.37%[15]。所以,缺少较大规模企业的支撑,安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总额还是很小的。
其次,安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多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高,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
低端产品和加工装配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很大程度上是生产加工基地,没有研发资金和科技人员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产品创新不足。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很多是从日、韩、台湾、东盟进口散件,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欧盟、香港等地区。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中最后一个链条,有时候甚至原料、零件的生产都不是,只是简单的组装。因此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比如,合肥海尔工业园也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个大户,但是他的研发机构却是青岛海尔,合肥海尔只负责加工制造高新技术产品,而且许多产品的核心部件并不是在国内生产,是从国外进口的,海尔工业园组装之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虽然出口量很大,但是合肥海尔只是赚取了少量的加工费而已。因此整个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研发投入不足,制约了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