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7.31
【字 号】沪府发〔2021〕14号
【施行日期】2021.07.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21〕1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31日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
  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商务区”)建设,根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商务区由开发建设阶段进入功能打造阶段,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功能逐
渐显现,服务保障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功举办,基本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环境生态文明、配套优势明显、区域特鲜明的新一代商务区框架。截至2020年末,商务区全域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额分别为1196亿元和268亿元。
  (一)大交通枢纽功能全面升级
  四通八达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集民用航空、高铁、长途客运、轨交、公交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依托虹桥国际机场、虹桥高铁站两大功能性项目,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实现一小时通勤。“十三五”期间,虹桥枢纽累计客流18.4亿人次,年均总客流3.68亿人次,日均客流量103.3万人次。各运营单位之间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水平持续提高,春运、节假日、进博会举办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应急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得力。
  (二)大商务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核心区重点区域基本建成,349栋楼宇结构封顶,封顶率达99%;竣工面积485万平方米,竣工率达83%。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进入高峰期,截至2020年末,商务区入驻法人企业4.9
万家,集聚国内外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357家,其中内资总部类及上市公司239家,外资总部类企业118家。重点打造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等18家具有特的产业园区,长三角会商旅文体联动平台、虹桥品牌(商标)创新创业中心、虹桥绿谷WE-硅谷人工智能(上海)中心等7家特楼宇。
  (三)大会展品牌形象日益凸显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累计办展面积2831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三届进博会。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组织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会展配套服务、应急联动处置等服务保障获得广泛认可。以进博会为契机,商务区加快构建“大会展”生态圈,引进会展促进机构以及与会展相关的专业服务业企业200多家,云上会展功能成功落地。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搭建以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主的“1+N”贸易平台矩阵。
  (四)各片区错位发展亮点涌现
  南虹桥产业发展空间深度释放,初步形成总部经济集聚,生物医药、国际商贸、现代金融、科技服务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生活配套功能进一步健全。东虹桥加快推动国家级虹桥
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航空经济、互联网经济、总部经济三大高地态势渐显,金融、人工智能、时尚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活力迸发。西虹桥依托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会展服务产业生态初具规模,产学研一体化的北斗功能平台集基本形成。北虹桥研发总部集聚效应加速形成,创新创业功能初步显现,智能服务制造、医疗器械、汽车研发设计、时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五)主城区服务功能逐步提高
  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逐步完善,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期正式运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初步集聚,商业集渐成规模,文化场馆建设推进有序,基本形成“15分钟生活圈”。智慧城市建设格局初显规模,率先实现核心区千兆网络全覆盖,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广泛落地应用。绿低碳、生态环保的花园式商务区形态大致显现,核心区建成三星级以上绿建筑达204栋,占比达58%,获得全国首个绿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证书。舒适宜人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初见雏形,城市景观、市容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商务区发展在取得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经济能级有待提高,产业集聚度、区域显示度还需增强。二是区域发展均衡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开发标准有待进一步统一。
三是产城融合水平相对滞后,职住功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还需加强。四是内外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仍需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对区域功能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政企沟通、企业服务等还需完善。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放在”,提升“四大功能”,全面对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牢牢把握进博会战略机遇,以“强化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为主线,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紧紧围绕“五型经济”要求,在人才、品牌、通道、产业链、平台等方面改革创新突破,强交通、强会展、强商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区域协同联动,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商务区建设成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源、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区域、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
战略承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链接点。
  (二)发展定位
  “十四五”期间,商务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进博会两大国家战略,形成“一区五新”总体发展框架,即:构建以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为承载主体,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联通国际国内综合交通新门户、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高品质的国际化新城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
  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顺应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发展趋势,以提升核心功能为重点,构建高端赋能、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汇聚全球商务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探索新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示范应用,成为全球高端总部机构集聚、国际人才交流密切、高端商务活动频繁的功能复合型国际化中央商务区。
  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当好“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力军”,充分发挥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强化展会国际公共平台和公共产品功能,全面承接并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
、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创新发展新型国际贸易,集聚高能级贸易平台和主体,推动商务区贸易功能向国际交流、平台展示、贸易消费功能升级,打造面向国际的贸易平台和交流平台。
  联通国际国内综合交通新门户。高水平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强化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功能,完善与周边机场、高铁、港口协作机制,强化对内对外联通,优化拓展虹桥机场的国际航空运输服务功能,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城际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成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重要门户节点。
  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做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践行者”,发挥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融合发展优势,依托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中心对要素资源汇集引流作用,打造高能级的要素出入境集散地,积极营造充满活力的商务发展环境,创新复制与国际惯例相融的规则体系,以高效市场化配置机制,吸引各类要素市场、功能机构、交易主体入驻商务区,打造万商云集、要素汇集、多元交集的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交互融通的新路径。
  高品质的国际化新城区。全面推进产城融合,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商务配套和生活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安居乐业的环境氛围,巩固区域绿低碳发展基础,
成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便利完善、生态空间舒适宜人的国际化产城融合示范区。
  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勇当“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排头兵”,推动长三角产业联动、企业互动和资源流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一批标杆性高层次开放平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加大商务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协同力度,打造跨区域政府协作的创新示范高地,形成与国际开放枢纽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上海汽车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