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tions on the Spot
现场解决方案
图  1  图  2
热加工
2006年 第9期11
www.machinist 热处理及表面工程专辑
曲轴作为内燃机中的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使
用寿命往往决定了内燃机的使用寿命。1920年美国克拉
克公司,将发明不久的感应淬火技术用于曲轴轴颈
化,大大提高了曲轴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的工
作寿命(当时主要问题是曲轴硬度低、耐磨性差)。
近几十年来,曲轴的疲劳断裂问题又突显出来,
而且疲劳源多发生在连杆轴颈曲柄内侧的圆角处,为此
许多厂家提出了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要求。提高曲轴疲
劳强度的关键是提高曲轴圆角的残余压应力。曲轴圆角
(含轴颈)的感应淬火是使圆角获得>600M P a巨大残余
压应力的首选方法。日本某一公司曾对内燃机曲轴进行
了系列的弯曲疲劳实验,实验证明圆角感应淬火曲轴有
最高的疲劳强度(996M P a),圆角滚压曲轴疲劳强度
为次(890M P a),氮化曲轴第三(720M P a)。美国公
发动机曲轴司也有相近的数据。
曲轴圆角淬火一般要使用“半圈感应器”淬火,
也称依洛森(Elotherm)淬火法。它是将感应器扣在轴
颈上,曲轴在旋转中进行加热和喷水淬火(也有在曲轴
轴颈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翻入水池中进行冷却淬火)。
这种方法不仅方便了曲轴进出感应器,简化了淬火机床
的动作,同时也解决了用传统的分合式感应器淬火所经
常出现的油孔裂纹、硬化区域宽窄不均、硬化层厚度不
均和变形大等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依洛森淬火法是
曲轴感应淬火技术的一大进步。有资料表明,曲轴轴颈
感应淬火可将发动机寿命提高到8000h,而轴颈及圆角
感应淬火可使发动机寿命提高到10000h。
实现圆角淬火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功率分配技
术。曲轴“半圈感应器”淬火涉及到许多技术,例如变
频电源、淬火机床及感应器等,这些技术也很重要,在
我国80年代初期已初步得到解决。
记得当年,在进行曲轴圆角淬火工艺研究时,我
们曾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曲轴的连杆轴颈用半圈感应器
加热时,当曲柄内侧圆角刚刚达到淬火温度的时候,连
曲轴圆角淬火技术
上海恒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林信智    刘又红
杆轴颈外侧的轴肩已经熔化,究其原因是曲轴的结构造
成的。连杆轴颈的圆角周边的质量环境有很大差异,在
曲柄内侧的圆角里面“肉厚”,有较大的热容量,在圆
角表面达到淬火温度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热量传导到里面
去了;而其反方向因圆角里面“肉薄”,热容量自然要
小些,当圆角表面达到淬火温度的时候,有同样多的热
量向里面传导,但因为“肉薄”,容纳热量的材料质量
少,而轴肩处是“半岛”形状,其里面能够接受传导来
的热量的体积有限,于是产生了热量聚积,致使轴肩熔
化。
显然,要完好地进行曲轴圆角的淬火加热,曲柄
内侧和曲柄外侧的加热功率应该是变化的,即曲柄内侧
功率要大,曲柄外侧功率要小,这一技术被称为功率分
配技术。可惜当时我国还没有这种技术。
上海恒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率先开发成功这一技术,并成功地用于大小曲轴的圆角
淬火。该技术是在曲柄内侧加热时提供100%的功率,
在曲柄外侧加热时提供60%(或70%)的功率,并且随
着曲轴的转动,每转15°增加(或减小)一定量的功率。
公司近年来销售十几套曲轴淬火设备,每年生产
曲轴几百万件,其中绝大部分中小型曲轴出口到美国。
下面介绍几种曲轴圆角淬火实例:
图1是重型汽车的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淬火层分布
图形(轴颈长度41.6m m,φ71.5m m);图2是通用发动
机曲轴连杆轴颈的淬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26.6m m,
直径φ40.4m m);图3是通用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的淬
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22m m,φ28.8m m);图4是通
Solutions on the Spot
现场解决方案
用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的淬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16.9mm,φ
18.8mm)。
在节能、节材、环保等理念成为人们共识的今
天,几乎所有内燃机的生产厂家都在追求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长寿命化,曲轴圆角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持。应该说曲轴圆角淬火技术的市场前景是远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