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的概念
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
2、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
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
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3、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
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
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
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以下几种分法。
(一)根据来源分为3类:
1、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
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
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
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
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
表现。
3、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二)根据能源的产生方式分类
1、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未
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如柴草、煤炭、石油(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
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核燃料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二次能源,即人工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把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来的能源),如氢能、焦炭、洗煤、电力、煤气、蒸汽、洁净煤、激光、沼气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三)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按现阶段使用的成熟程度)
1、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利用技术上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如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全部能源生产消费总量的90%以上。
2、新能源(非常规能源、替代能源)近若干年来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新能源并不是新发现的能源,而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经过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的那些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常规”与“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
核能算不算新能源
按照联合国UNDP的划分方式,核能并不包含在新能源中,但是核能是新能源似乎是我们常识性的东西,原因何在?一方面是不同的划分方式,联合国认为新能源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
深处所产生的热能,而另一种通常的定义是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目前尚未得到广泛使用,技术上不太成熟或正在开发研究的能源(这一定义也是有道理的,与国家当前发展情况能更好的对接),我们通常讲核能是新能源,很大程度是基于这种考虑,但这也是一种基于
中国国情的说法,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不同,叫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核能,在法国就是常规能源,在中国就是新能
2、非商品能源主要指薪柴和农作物残余(秸秆等)。1975年,世界上的非商品
能源约为0.6太瓦/年,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据估计,中国1979年的非商品能源约合2.9亿吨标准煤。
(八)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人们对一次能源又进一步加以分类。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10%),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90%)。风能、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非再生能源。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可高出5~10倍,核聚变最合适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
(九)根据能源的使用性质分
1、含能体能源-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能源,其特点是可以保存且可储存运输,如煤炭、石油等。
2、过程性能源-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不能保存、难于储存运输,如太阳能,电能。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能源,但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交叉关系。
三、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是反映全国或全地区能源消费水平、构成与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通过制订或查阅全国或全地区的能源平衡表,其计算公式为:
全国(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期初库存量+一次能源生产量+能源进口量(调入量)-能源出口量(调出量)-能源期末库存量。新能源燃料
⑴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
⑵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
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之和的差额,是观察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量变
化的指标。
⑶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
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终端能源消费(energy end-use)按照OECD/IE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
带来的机遇。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的定义,终端能源消费是终端用能设备入口得到的能源。因此终端能源消费量等于一次
能源消费量减去能源加工、转化和储运这三个中间环节的损失和能源工业所用
能源后的能源量。
————中间环节损失包括选煤和型煤加工损失,炼油损失,油气田损失,发电、电厂供热、炼焦、制气损失,输电损失,煤炭储运损失,油气运
输损失。
————在我国能源统计中的情况在中国能源平衡表统计中,按等价值计算的终端能源消费中只扣除选煤、炼焦、油田、炼油、输配电损失,未扣
除发电损失和能源工业所用能源。因此,计算得出的终端能源消费量远高于按
照国际通行准则计算得出的数量。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
(1)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企业的能源消费,在时间、工艺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标志,即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就计算消费;何时
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何时计算消费量。
(3)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应重复计算,应扣除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规定将某些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