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水运动在中国大陆的萌芽阶段(1959-1966)
潜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潜水运动项目是从1959年开始的。1958年11月初,苏联支援海、陆、空志愿协会主席别洛夫上将,应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主任李达上将的邀请来中国访问时,介绍了欧洲国家新兴起的压缩空气潜水运动的情况,阐述此项运动很有实用价值,并介绍苏联的潜水运动是由俱乐部开展的,希望中国也能开展此项运动。他表示可以帮助中国培训潜水运动人员。
1959年,中国将潜水运动列入国防体育运动项目正式开展,其目的是为国防为生产服务。并挑选了5人于1959年7月派往苏联学习潜水。
在派往苏联学习的同时,国内又从辽宁、山东、河北、福建、江苏、广东等省抽调了十七名航海多项教练和三名海军潜水员,在广州举办了全国第一期潜水教练员训练班。分别由海军南海舰队潜水教官和德国潜水专家组任教。
1959年底国家体委将两批学习潜水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共有17人,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一个
潜水训练队。这是中国潜水运动的种子。奠定了潜水运动在中国的基础。
1960年初,中国确定潜水训练基地建在海滨城市广东湛江。1960年3月23日潜水训练队抵达湛江。1961年3月中国人民潜水俱乐部在湛江成立,共有人员30人。那个年代,开展潜水运动的单位名称都是潜水俱乐部或者航海俱乐部,例如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航海俱乐部、烟台航海俱乐部。烟台航海俱乐部1961年曾更名为山东省潜水俱乐部。
1、这一时期使用的潜水装备
德国专家带来的潜水装备包括:双瓶潜水装具、氧气潜水装具、便携式压缩机、面镜脚蹼、呼吸管、水下相机、水下猎、指北针、深度表、潜水手表等。
中国潜水训练队最初的训练器材有48型氧气潜水呼吸器5套、40升氧气瓶10个、氧气导气泵1台。10套面镜、脚蹼、呼吸管。德国专家留下来的空气潜水呼吸器2套,氧气潜水装具2套。通风式重潜水装具2套。后来从前苏联进口空气轻潜水装备100套。1962年,上海橡胶四厂批量生产面镜、呼吸管、脚蹼。上海中华医疗器材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代压缩空气轻潜水装具。
2、教材和训练大纲
教材翻译苏联的《人在水下》和德国的《潜水运动》。编写了潜水基础、潜水生理病理、空气轻潜水、氧气轻潜水、和重潜水等五种教材。制定了教练员训练大纲和基层活动训练大纲。训练队制定的训练大纲要求氧气潜水深度达到15米,空气潜水深度达到20米,能够独立进行水下作业,熟练水中救生方法学会水下照相。
3、潜水的种子开始撒向全国
1960年至1966年,先后举办了三期潜水教练员训练班,五期潜水对口训练班。为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上海、北京和湛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体育部门和军队、上海科影、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水电、水产等单位培养了潜水教练员120名,各类潜水人员200多名。
4、全国潜水比赛和潜水竞赛规则
1964年11月1日至10日,首届中国潜水比赛在广东湛江举行。男、女竞赛项目14项:
男子500米蹼泳、女子300蹼米;男子40米屏气潜泳、女子25米屏气潜泳;男、女500米直线水下定向;男、女4X100米综合接力、女子4X50米综合接力;男、女4X646米集体定向;男、女潜水作业;男、女水中狩猎。汽车装具
1965年,在湖北武汉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潜水比赛。
5、潜水活动
到六十年代,中国有十三个省市开展潜水活动。较好的有湖北、广西、山东和广东。
湖北省1961年就派四人到湛江学习潜水。1963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展了潜水活动。为武昌造船厂举办潜水员训练班。在全省培养了300多名潜水员。还从事埋设水下电缆、检修水库等工作。
广西1961年4月,建立了柳州潜水队。培养了七十多名潜水员和150多名青少年潜水爱好者。还为邮政部门埋设水下电缆、为柳州公路桥检查桥墩、为航运部门打捞2艘沉船、为有关部门打捞3部汽车和一部拖拉机、检修水库30余座。
山东1961年4到6月,在烟台举办了有17人参加的潜水训练班。为烟台地区渔业部门举办了以渔捞生产为主的潜水训练班。烟台靠海,人们渴望了解潜水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人模仿制造面镜、脚蹼、呼吸管下海。为渔船检修螺旋桨。在中学开展潜水活动,几年来共培养了280多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