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学生版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2)     ,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3)荀子《劝学》一文中“               ”三句,借日常所见之动物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用心专一的重要。
2.(2分)小明同学阅读下列文字时,对中国人体凝聚力产生的原因不解。
      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历史无处没有人类的集体组织:有的是村落,有的是部落,到了近代,则是民族和国家,这些团体都不如所谓的社区和社更有凝聚个人的能力。中国几千年来,凝聚个人的体,大家都以为是亲缘团体和亲缘团体的延伸。相对于雅利安种族(大多数的白种人),中国人的亲缘凝聚力远远比其战斗集团更为持久和具有弹性。
(许倬云《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
如果请你选择《乡土中国》中的概念为小明答疑,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乡土本    B.差序格局    C.礼治秩序    D.同意权力
上海大众出租车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学与问相连,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                                                        。由记忆生思想,由因袭生创造,犹如吸收食物加以消化之后变为生命的动力。
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
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创造多是旧材料的新综合
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二、阅读(70分)
4.(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网文时代,我们怎样读名著
王晴飞
“怎样读名著”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源于最近网络的一个热点话题“名著避雷帖”,即以看网络文学的方式来看名著,看出种种坏处,做出标签化的论断,提醒同好“慎入”。
所谓名著,我们不妨认为是指兼具比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禁得起不同时代的读者反复阅读与阐释,且被权威文学体制认可的文学作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文学名著”等同于文学经典。而“名著避雷帖”中的论断,便多有与我们所受的文学教育截然相反之处。比如《月亮与六便士》是“渣男抛弃妻子横刀夺爱”,贾宝玉也是到处拈花惹草无能不肖的“渣男”……这种网络文学培养出来的阅读方式,只看题材与情节,将人从具体的处境里剥离出来,而不愿意对人物处境及心理有“了解之同情”。
目前的网络文学,很多时候致力于给读者提供心理上的快感,迅速让读者最基本的欲望得到充分的迎合,日常生活中的缺憾得到补偿性的满足,对世界的既有的认知得到最直接的巩
固。而长期接受网络文学定向投喂的读者也被宠坏了胃口,宠没了耐心,不耐烦看到与自己预设不同的世界,要求作品中有最简单最纯净也最狭隘的人设,最欢快的剧情,最大团圆的结局。
“名著”却不能如网文一般致力于提供足够剂量的情感与欲望的快感,而要去表现人性的隐微,处境的复杂,带读者去领略善与恶两极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甚至还会刻意纠正常识,冒犯观众,动摇他们的既有观念,自然会显得不够“道德”,人物也不够“纯洁”,令习惯了网文的读者心怀不满。
在以前的文学场域里,人们常常会以经典文学的标准评价通俗文学,要在通俗文学里到严肃的意义;而现在熟读网文的读者则与之相反,以网络文学的标准衡量经典文学,要在鲁迅的作品里寻爽点。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认真品味的肠胃,也丧失了悉心涵泳的耐心,那么任何名著与类似题材的地摊读物都将失去差别,《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和诲淫诲盗的庸俗文学也被抹平差异——惟一的区别可能是名著的情节不够“过瘾”,对“第三者”的谴责也不够有力。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我们并不完全陌生。对文学名著做标签化
、道德化的粗暴判断,也不是网络时代的专利。有学者说过一个故事,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在电车上听到有人评价安娜•卡列尼娜,说她是一个很“作”的女人。而彼时我们的文学史判断则将她作为反抗秩序、追求自由和爱情的符号,视她的丈夫卡列宁为虚伪、庸俗的官僚。其实,看起来代表普通民众看法的电车评论,与代表权威的文学史论断,结论虽截然相反,思维方式却并无不同,都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人物作为印证既有价值观念的工具。文以载道本就是大众最重要的文学认知,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我们身处其间的现代社会,文学向来承担着道德教化的功能,解读文学作品也常常从是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入手。
事实上,我们也确实不宜将名著当作不言自明、天然正确的免检产品。名著自然往往是“好”的作品,但是作品的“好”除了永恒性,也会有其时代性和阶层性。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遭遇许多现代人难以接受的价值观念,那些对于古人来说是“爽点”的内容,反会使现代读者产生不适之感,令人“不爽”。即便是现代文学经典,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钱锺书的《围城》,被网友吐槽为“抖机灵”“刻薄”乃至“男性沙文主义和厌女”,这样的评价并非毫无道理,甚至可以弥补权威阐释之不足,其缺失不过是立论有失偏颇而已。所以我们不必完全拒绝对名著的指摘,只是在做判断的时候要保持整体感和分寸感,不去简单地完全抹煞其好处。
我们阅读名著,也要用与之相匹配的方法,设身处地去体贴更为复杂丰富的价值观念,以冲击自身的既有观念,拓宽我们的价值视域,使我们对世界与人性更多理解,而非更多偏见,也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细腻敏感,而不是更加冷漠麻木。名著也需要我们的“再创造”。以网文的方式理解名著,视为待避之“雷”,固然简单粗暴,但我们也不必因此走向另一极端,将名著视为“雷池”禁区,当作仅供顶礼膜拜的僵死的遗物。
(有删节)
(1)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表格信息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网络文学
名著
人物特点
              
性格复杂多元,往往突破常规
作品主题
迎合读者既有认知与价值观,呈现单一的大团圆式结局。
                  
(2)下列不适合作为第段例证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中的国王克劳狄斯残忍杀兄娶嫂。 B.《复活》中的玛丝洛娃步入歧途、沉沦堕落。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一再隐忍妥协。 D.《阿Q正传》中的阿Q自轻自贱、自欺欺人。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名著避雷帖”对文学经典简单粗暴评价毫无存在价值。
B.给读者心理上快感和补偿性满足是网络文学优劣的标准。
C.“名著”以刻意纠正常识进而冒犯观众的方式传达思想。
D.自身既有观念及价值视域会影响我们对名著的深入理解。
(4)第⑥⑦两段针对以网络文学的方式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论证是否严谨,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评析。
(5)有同学阅读有关《红楼梦》“名著避雷帖”后,查阅《红楼梦》中下列内容,认可“贾宝玉是到处沾花惹草无能不肖的‘渣男’”的评价。请结合本文以及阅读《红楼梦》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
      附:《红楼梦》:“后人《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5.(15分)阅读回答问题。
喀秋莎商店
南子
      (1)阿拉山口清晨的夜是黑夜与白昼交织在一起的夜。
      (2)当暮最后一束浩荡的火焰冷却,夜晚降临。一轮明月是黑夜开出的硕大花朵。现在,它正以垂落之姿抖落下辽阔无匹的锦绸,将发光的触角伸向我们的视线。
      (3)街道上的商户一家挨着一家。霓虹闪烁出一片暧昧红光,还有从饭馆飘出的热气腾腾的白雾带,虚虚的。街道在此时打开了它的隐秘花瓣,使灯光更像灯光,使夜更像夜。
      (4)喀秋莎。
      (5)这三个字跳跃的音节后面,是俄罗斯的忧郁,消逝在山薄雾的广阔草原;是有着白桦树腰身的异国少女,明亮的眼眸中一掠而过的星光;是破损的手风琴,流泻于冬日星空下的长长的梦境……
      (6)喀秋莎,这三个字跳上了我的舌尖,像被我隐藏了多年,但从未出声的低低嗓音。
      (7)它是阿拉山口火车站左侧附近一家简陋、低矮、破旧的外贸商店,现在,正被它身边高大气派的阿拉山口铁路宾馆挤得失去了模样。门檐上漫不经心,很潦草地写下了店名:喀秋莎商店。
      (8)这个地方是当地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我的。
      (9)路上实在是太冷了,寒冷在驱赶着路上的一切。我被冻得浑身发抖,索性拦住了路上的一辆出租车。这辆出租车也和我一样,在几乎无人的街道上东游西逛。我让这个爱笑的、说话有些结巴的小伙子载我在这个不大的阿拉山口城区溜弯儿。
      (10)“喀秋莎商店你们外地人一定要去。不去不行。后悔。”小伙子向我瞪大了眼,口气很霸道。
      (11)我推开喀秋莎商店紧闭的两扇门,一屋子商品在我的眼前流泻:土耳其的木碗、香料、银器、化妆品、很奢侈的大盒土耳其巧克力;巴基斯坦的头巾、铜器;俄罗斯套娃、披肩、望远镜、烟壶、罐装黑蜂蜂蜜、果酱;印度梵香;尼泊尔的手工氆毯,以及带着动物膻味的羊皮袍、狐狸帽。我还看到了有来自喀什的铜器、英吉莎小刀……一些商品,像土耳其手工氇毯与俄罗斯羊毛披肩互相挤得没了样子,颜陈旧黯淡,与一些真假难辨的古董一起散发出时间的灰尘味。在一家摊位的货架上,来自法国原装的各式香水一溜儿摆开,宽肚细颈的法国洋酒瓶身线条流畅,闪烁着矜持优雅的红褐光泽,在喧哗中遗世独立,带有一种法国式沉思的质地……
      (12)过分狭小简陋的空间和过多的舶来商品搅和在一起,之前街道空荡荡的,好像大街上的人全都跑到这里来了。一屋子的人,在这里挤来挤去,交易繁忙的样子。充斥于各个摊位的商品琳琅满目,全都挂着、铺着,仿佛多年前就摆在这里了,似乎少有变化。一切能卖钱,又不值钱的东西,这儿全有。每一件商品都亲密无间地拥挤在一起,像是摆在耀眼的舞台上,摆在对自身的炫耀中,力求从每个顾客的偶然光临中挣扎出来,溢出寒伧的角落,让人看到其自身的光亮和价值。
      (13)在某个摊位前,几个像是内陆省份来的客人正围拥在一位身材高大、面容清俊白皙的中年男人身边,从他们断断续续的对话中听出来,他是一家企业的翻译。现在,他手里正握住一瓶洋酒,好像在对身边的客人讲述他去中亚某个国家光临某次晚宴的经历,嘴里不时夹杂着几句冗长的俄语单词——但很快,他的声音被周围混杂着的叽叽喳喳的各种语音,以及包围在他身边的各种物质的气息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