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悦读
前不久,施一公教授获得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之生命科学奖。这位国际著名生物学家,还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施一公的爷爷,则是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平。如今已经109岁了。那年,在美国留学并已就业的孙子施一公,打电话给他,问自己是不是要回国。施平对孙子说:“你学好了,应该回国,替祖国做事情。”
回国后,施一公先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参与创办西湖大学。施平自豪地说:“一公办这个学校,从全世界请来最好的科学家来任教,是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就要在科学上独立,并走在前面。他们办学校就是一个试点,出在中国办一流大学的办法、做法,再摸索这个经验。这样,中国就能变成真正的世界一流的强国。”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家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施家人”,他们从学堂走向社会,用知识报国,然后又从社会吸取经验与能量,回馈教育
真有抱负,应该去改变社会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有两个、一个哥哥。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深的
时代烙印:父母希望他“一心为公”。两岁半的时候,施一公就随父母下放到河南驻马店汝南县老君庙乡(当时称光明公社)。
施一公一家三代都没离开过讲台教书育人,他爷爷施平是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代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领导。
父亲施怀琳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在
郑州工学院任教。
他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时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回国后先后任清
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清华
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
回国10多年,办西湖大学两年,施一
公说:“西湖大学的创办,是建立在中国高
上海大众出租车
等教育大发展的土壤之上,不仅是应时事
之变,也是应教育之需。中国的科学技术
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基础研究领域还有
差距。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
靠我们去研发,这是中国教育努力的方向
和目标,也是西湖大学创校的根本宗旨。”
为人谦逊、诚实的施一公,其办学理
想不仅是科学家、教育家的梦想,也是普
通大众共同的期盼,海内外近万人向西湖
大学倾囊捐助,让施一公感动。
读大学三年级时,因为父亲的突然离
世,施一公差一点选择另一条道路。他
说:“父亲在下班的路上,被出租车撞伤,
送到医院。当时他只是昏迷,血压、脉搏
都是正常的,如果正常施救,是可以抢救
过来的。可是,当时急救室有一条规定,
要先交500元押金才能施救。这个司机
开着车花了四个小时凑足了500元,回到
急救室时,我父亲的气已经没了。”
这件事让施一公的价值观、世界观彻
底崩溃了,他曾经怨恨过,曾经想报复这
家医院和见死不救的急救室医生。但是,
后来他想通了:中国这么大,不知道有多
少人、多少家庭在经历着像我父亲一样的
悲剧,如果我真有抱负、真有担当,那就应
该去改变社会,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施一公说:“我常常想,同样是人,我
真幸运,不愁吃、不愁穿,受过高等教育、
出过国、留过学,拥有一份钟爱的工作。
可是,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人没有我这么幸
运,我的父老乡亲和他们的孩子也没有我
这么幸运。尽管他们不像我这么幸运,却
一直为我自豪,为我鼓励。”
父亲去世后,施一公说自己才真正开
始懂事,发誓要照顾好母亲,回报关心他
的老师和父老乡亲,用自己的力量让周围
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外面总有些人在
揣度我的回国动机,其实我回国最想做的
事就是育人,培养一批有理想、敢担当的
年轻人,让他们在增强专业素质、追求个
人价值的同时,清楚而坚定地从内心深处
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义不容
辞的责任,从而承担起中华民族实现复兴
之重任!”
总结教训,为更好地前进
心系国家,胸怀宽广,从无怨言。其
实,让施一公改变的,是他延续了长辈的
深厚家风。
施平出生于云南大姚县一个书香世
家,曾祖父是明经进士,祖父是贡士。他
从昆明成德中学考取云南东陆大学(云南
大学前身),因家道中落,无力供他读书,
只能外出闯荡。
四处漂泊之余,施平认为只有继续读
施一公和爷爷:
“施家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东方
76
驿站悦读
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努力考上了南京的金陵大学,但因交不起200元学费,只得又一次作罢。后在亲友资助下,施平考进浙江大学,没想到开学仅18天,“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来他和进步学生一起,投入到响应北平“一二九”运动的杭州市抗日救亡运动中。
当时,蒋介石对发生在自己老家的学生运动很是不满,亲自到浙江大学平息事态。在浙大校长会客室,蒋介石对学生会主席施平说:“你鼓动学潮,破坏了学校正常秩序,你要马上恢复学校秩序,恢复上课!”
对于蒋介石的呵斥,施平的回答是:“我们要求政府抗战,是爱国的,要我恢复上课,我办不到。”
两次交锋,最后蒋介石妥协,撤换阻止学生运动的校长,撤销教育部开除施平的命令,并要他们好好读书,以后为国效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施平在新四军粟裕、陈丕显部下,担任苏中区党委调查研究室主任、江苏南通县委书记等职,开展众工作,又到华中工委发展青年团员万余人投入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施平担任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党委书记、代校长,因为带领学生“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提出“高产卫星田完全是假的,做不到的,我不能那样干”,因此遭遇撤职、审查、批斗、入狱等18年的冤屈。
复出工作后,施平到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因为有过同样的经历,他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平反该校的700余件冤假错案。
施平说:“我们党历史上的一切辉煌成就,壮烈的牺牲,包括一些严重的失误和教训,都是上一代人留给下一代人的精神遗产。犯错立即纠正、总结经验教训后,更好地前进。在挫折和苦难中,人民没有抛弃党,反而更加坚信共产主义,拥护党,这种坚信真理的优秀品质是多么可贵。”
当年,教育部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体制改革试点,实行党政分开,在大学内实现民主决策,教授治校。这是当时全国高校中仅有的试点,作为实施者和责任
人的施平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探索了
很多经验,教学秩序由乱到治,教学与科
研上新台阶,使华东师范大学重新确立
了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地位。
家国教育梦,从没有更改
施平百岁之后,对新鲜事物一如往常
地充满好奇。听到“引力波”的报道后,
他就去看相对论相关书籍,见报纸上说
VR、AR新鲜,就叫儿子施小平带自己去
亲眼见证。爱摄影、爱旅游、爱看书、爱
写作的他已经出版了5本摄影集,精彩生
活不输当年。
“以前学生时代也喜欢摄影,但那个
时候要读书,也没这个条件。”施平说,
“摄影不仅带给我美的享受,对身体也大
有好处,比如你要拍一朵花,肯定得四处
跑,到处位置。拍摄的照片可以送给
亲朋好友欣赏,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但老教育人念念不忘的仍是学校、学
生、学业。70多岁时,施平在家乡大姚县
倡议成立李一平教育基金会,并与爱人
蒋炜多次捐款,帮助家乡学子求学。百
岁之时,他又把平时的积蓄与稿费10万
元让儿子带回大姚县,捐给教育基金
会。施一公也常常给家乡捐款、捐物,出
人出力,纪念倡导教育救国,一生充满传
奇彩的先辈李一平。
李一平是施平的表叔,爱国民主人
士,曾任国务院参事,发起成立中国佛教
协会。当年施平外出求学,这位表叔曾
多次资助他。
当年,18岁的李一平凭着善良、朴实
的品质,得到许多名家的赏识。他从昆
明到南京求学,住云南会馆。同室的云
南老乡生病,他照顾;老乡病逝,他借钱
安葬。北伐将领陈铭枢得知后,对他说:
“将来你想投身军旅,来我。”
李一平参加上海“五卅”运动,结识政
治家黄居素,拜访廖仲恺,从军后跟随陈
铭枢的第10师和叶挺独立军团参加北
伐。在国民革命军任职时,他因不满国
民党内部腐败,退役到庐山办校,免费向
民众教学,希望以教育救国家。
施平说:“庐山的学生半天学习、半天
劳动,开荒种地,自食其力。黄炎培、林
语堂等人来参观后,撰文赞扬李一平的
办学方针。北大教授李四光来讲理化
课,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严重来教数学
和军训,庐山黄龙寺住持青松和尚负责
栽种指导。许多学生从学堂走上了抗日
前线,有几十名学生为国捐躯。”
不信佛的李一平,与赵朴初等成为新
中国佛教协会创始人之一,是因为他有
一颗佛心。他专心研究儒学、佛学,讲求
做人之道,并把儒学、佛学中的精华与爱
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融为一体。以李一
平名字命名的教育慈善基金会,20多年
来募集捐资千万元,先后资助近3000名
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完成学业,圆
了求学梦。
岁月易逝,荣辱渐忘,国事家情,贯穿
始终。施平的家国教育事业,一直在进
行,
从未停止!
校园电视台学生记者专访施一公教授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