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实事求是”石碑的来历
作者:张宗英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638
图片
12
中央党校的校史馆于2012313日正式开馆,这一天也正是建校79周年校庆日。
  在校史展第二部分《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展厅,赫然摆放着四块白沙岩石碑,上面镌刻着手书、由延安中央党校学员舒同临摹放大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是为中央党校制定的校训,是党校办校的灵魂。据考证,这四块石碑当年就镶嵌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门楣上方。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用飞机轰炸延安时,大礼堂被炸毁,仅存留下实事求是这四块石碑。当地众认出这是的字,就埋在了大礼堂附近,才得以保存下来。20世纪50年代,这四块石碑在当地农民耕地时才被发现。这四块石碑原件被列为革命一级文物,存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现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已经不复存在。这四块珍贵的石碑,经过战火的洗礼能够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并陈列在中央党校校史馆,自然就成为镇馆之宝了。
  这四块石碑是如何摆放在这里的呢?下面我就讲一下它的来历。汽车防滑链
  20045月,财务行政管理局在筹备编纂《中共中央党校校园建设史》的过程中,曾多次由领导带队到延安考察、调研当年中央党校校园建设的情况,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惊喜地发
现了这一珍贵文物。为了供中共中央党校校园建设史展览用,经与延安市委及市委党校的领导反复商谈,同意按实事求是石碑的原石料(白沙岩),以1:1的比例高仿复制四块石碑。
  同年12月,接到复制完成的通知,我们局办党支部一行12人,随即驾车前往延安,作为一次重要的党日活动,将实事求是四块白沙岩石碑迎请回中央党校。
  一路上大家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把这项活动当做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汽车行至山西临汾境内,下起了蒙蒙雨雪,给行车带来困难。特别是在翻越吕梁山时,路面结了一层薄冰,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我们买了汽车防滑链。当车行驶到吕梁山顶时,雾蒙蒙的天气突然阳光普照,遍山雾凇茫茫,甚为壮观。大家纷纷下车,饱览这难逢的奇观。陕北,正张开双臂欢迎我们!稍事休整后,我们继续前行。约中午十二时左右,终于到达山西和陕北的交界地——黄河壶口,与在那里等候多时的延安市委党校的同志们相拥在一起。我们并肩踏过黄河壶口大桥,任凭波涛汹涌的瀑布在脚下翻腾,仿佛当年延安的场景历历在目。许多同志惊呼戏称:中央红军陕北红军终于会师了!
  12月的延安,虽然有几分寒意,但天空晴
  朗,阳光明媚。18日上午,庄严肃穆的石碑敬献仪式就安排在市委党校图书馆的门前举行。
实事求是四块白沙岩的石碑,以陕北特有的方式披红挂彩,整齐地摆放在台阶上,庄重而神圣。上午10时,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向中央党校敬献实事求是石碑仪式正式开始。参加敬献仪式的有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委党校的领导、干部及我们支部的全体同志。时任延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国昌、中央党校财务行政管理局副局长范京尔分别致辞。
  他们在致辞中强调: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194311月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落成时,应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彭真的邀请,亲笔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题词被镶嵌在大礼堂门楣的上方。今天,我们从校训的发祥地延安,把这珍贵的四块石碑迎请回她的娘家——中央党校,对于发扬延安精神,贯彻实事求是学风,进而办好新时期的党校,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看着眼前盖在红绸下的四个大字,作为党校人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肩上的责任。几十年来,实事求是的校训既是全国各级党校的办学指南,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一代又一代党校人忠诚于这一校训,献身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回京的途中不巧又下起了大雪,高速封路。为了安全,我们将车停放在河南洛阳,择日开回。
  实事求是四块石碑历经风雪运回党校后,被暂时存放在存陈列馆,直到8年后校史馆建成才展出面世。许多学员和教职工参观校史展时,无不在校训石碑前肃然起敬。
  每当在校史馆看到实事求是四块白沙岩的石碑,我就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