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常见的CG、CB、GS、YB到底是啥意思?
来源:指尖摩托
国内摩托车市场车型年年出新,各种车型让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是有心人,就会注意到,其实许多车型无论叫什么名字,其车型前面两个字母往往相同,最常见的就是CG、CB、GS、YB等等,这其实标明的就是这个车型采用的哪种发动机技术,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说一说这几种主流车型的由来及其发展,再简单点评一下其优劣。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一、CG发动机的发展及优劣
CG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顶杆机,以其机构简单,造价不高,耐用,皮实的特性著称,来自50年代的日本本田技术,1984年被引进至国内。由于之前摩托车对大多数人来说可望不可及,其真正的兴盛,却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CG125这款车型,率先在我国南方沿海城市普及,并随即这股风潮向内陆城市普及,由于发动机的特点注重耐用为主,质量表现可靠,且当时国内无法自行生产,加上法制的不健全,大批走私货的涌入,在南方的沿海城市,放眼望去,一片CG125的海洋,既然大势所趋,生产CG125款式的摩托车和发动机,自然成为国内摩托车企业的主打方向。
开始的时候是进口整车进行组装,与原装货相比质量差异不大,随着国内消费人的激增和商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整车进口变成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进口,在国内自行组装,因此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异。
此时配套商家早已盯准了这块肥肉,大量的仿制CG发动机的国产件以低廉的价格出现,一万多的CG125,经国产配套件的使用,只卖7、8千甚至更低,顿时本来冲着CG125的优异质量去的消费者,乍见相同款式的东西却只要一半的价格,都会心动不已,买回来却往往是大失所望。本田赛车
其实顶杆机之所以皮实,就是因为它在凸轮和摇臂之间的传动零件、以及配气机构等主要零部件的耐用和精密度,一旦失去这些,仿制CG125必然会在机器里面顶杆、气门摇臂、曲轴、凸轮轴的一片稀里哗啦声中进入修理店。
但普通消费者并不明白这点,于是,CG的质量必须下降,而此时正好赶上GS小链机的市场冲击,以CG为代表的顶杆机就只好在一片喊打声中坠入抵挡发动机的行列之内。
代表品牌: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钱江、宗申、豪爵、隆鑫等,这些厂家将之发挥到极致。
优点:结构经典,以耐用为主,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尤其以两广最为流行。
缺点:来自本田50年代初的老机种,开发年代久远,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后已经开始显示其落后性。燃油做功效率不高,压缩比低,油耗高,配气系统属于“硬性”驱动,环节多,附件多且易润滑不良,气门浮动性大,不利于高速运转,噪声和震动大在所难免!动力性能上比其他几款机种略差。且无平衡轴,舒适性低。
二、CB发动机的发展及优劣
CB机的技术来自70年代的本田,CB机作为CG顶杆机的更新换代机种,科技含量更高,动力发挥更为出并且兼具了省油,被很多人给予厚望,可惜的是在国内一直绩效不佳,而且在普及上,相较于它的前身CG机也差了太多,包括摩检所专家的数据分析都说CB机没有在国内卖起来,究竟是为什么?
CB机当年可是创造了一代经典款式五羊-A,也是被追捧了一些日子,可惜时过境迁,同样变成了质量不过关的牺牲品。因为CB机的制造成本过高,CB机的OHC结构、顶置凸轮轴、时规链配气机构对机件的精密度比CG机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当时配套商的廉价小链条大多数质量不过关,链条易被拉伸过长导致杂音。
CB机的缸径和行程比较接近,本身就是为高速运转设计,而国人买车时大多数都是简单试骑,
只须起步够猛、有力就会让消费者有一个好的印象,CB机略绵的起步表现不够冲劲;加上CB机上市时正是CG机非常普及的时候,包括很多厂家在推广CG机时都说CB机不好、质量不行等负面的东西。。。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凑到一起,导致了CB机种的现状。
CB机种假若严格按照日系厂家的操作标准进行装配,严格按照日系厂家零部件的采购标准进行选择,他的耐用性还是有不错的表现的,可惜没有把握住那个时代,在各种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想再重新操作CB机机种,就需要有更严格的标准,更多的新科技术的注入,如:双顶置凸轮轴、四气门、电子燃油喷注。。。那样的话成本无法控制,变成了一个非常不易掌握火候的双刃剑,要么伤人,要么伤己,这就要考究操作厂家的功底了。
代表性品牌: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嘉陵等。
优点:动力发挥更出,兼具省油,OHC结构,顶置凸轮轴、时规链配气机构对机件的精密度,比CG机要求更高;
缺点:同样作为本田投放进中国市场的老机型,CB机压缩比较CG机虽有增高,排放上较CG机有进步,但是30几年的技术依旧在沿用,仅靠废气二次燃烧恐怕无法适应新时期下国Ⅲ的
排放要求了。另外舒适性欠佳,CB本来是本田体系的王牌,本田标准的CB125发动机非常过硬,可国产化以后,质量的确不敢恭维。在大陆市场口碑一般,想卷土重来,不是一朝一夕的的功夫!
三、GS发动机的发展及优劣
GS机衍生自日系铃木公司80年代-90年代的技术,自出现起就携带一股强劲的SUZUKI旋风席卷国内发动机市场,在当时,国内市场上的发动机还是半球燃烧室平顶活塞的时候,双涡流半球燃烧室半球形活塞技术立刻替铃木公司在国内的几大合作厂家打开了市场。
GS机不仅在于它更合适的活塞缸径行程比,提供了较强的低扭,使得起步更加有力,以及可以调整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智能数字化点火器,还包括GS机的外观都令人称羡,宽大的散热片规律的排列、最初原形的纯黑发动机、方正的整体外形,直接引进日本铃木GS125车型的外形都使当年的轻骑铃木王、豪爵钻豹大受追捧。
即使当年未解体前的轻骑公司当时曾把韩国晓星当做合作伙伴,搞过一段时间的黑机铃木王,但还是很快跳过了最初仅是铃木公司韩国零件加工分厂的晓星公司,直接到了铃木公司,并直接引进了铃木公司的GS白机流水线,大量生产使得成本降低的同时,售价也跟着降低,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当时的铃木王GS机开始出现多个档次,原装机、组装机、到后来更是完全国产化。此时诸多大型配套厂家的分裂自立门户、小型配套厂家的以次充好、GS机质量上的逐渐下滑,人员内部一些复杂情况等等,都加剧了当年轻骑帝国的图崩瓦解。
反观当时稳坐东南一隅的豪爵,同样是引进日系工装流程,却在短短数年中将GS机的钻豹和GN发扬广大,抢占了大半壁江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