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规划背景和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本世纪头20年,山西省将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等水平。根据这一发展目标,全省经济将步入高速增长期,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同时,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区域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竞争将更加激烈。
新的发展形势对交通运输提了了新的要求,这就是: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必须在扩大规划、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的环境资源代价。全立交、大通行量的高速公路,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行环境。发展高速公路并保持合理规模,是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交通发展呈现新特点
发展理念从侧重技术经济转向注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内容从偏重基础设施数量转向注重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全面发展,注重系统整体性、功能性、协调性;发展方式从注重效率转向效率和公平并重;发展动力从依靠传统技术和劳动力数量投入转向高新技术的应用,以信息化提升传统交通运输业,实现质量、效益型超常规发展。发展高速公路,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结构、技术结构,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基础设施,提升整个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将是今后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化的必然要求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为核心,我国高速公路逐步走上了持续、快速、有序的发展道路,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已接近3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根据专家研究预测,未来30年将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成型期,为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指导、协调各地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交通部组织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年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交通部明确要求各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区域性高速公路网
规划,以期在适应、配合国家高速公路建设需要的同时,实现地方交通投资效益和路网布局的最优化。
山西汽车网 (四)是山西交通建设自身发展和调整的客观需要
山西高速公路建设从1993年起步开始,经历了1993~1999年的起步建设和2000年至今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通车里程达到1347公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然而,到目前为止,山西还没有高速公路发展专项规划。为确保山西高速公路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就必须及早并统筹研究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期、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重大关系,加紧研究和制定高速公路长远发展规划,明确高速公路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布局框架,使山西的高速公路建设能够适应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
(五)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
力”的要求,以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规划是宏观调控、结构调整、依法行政的科学基础和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将会成为领导层分析、判断、决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
二、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国家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远近结合、统筹规划”的方针,构建适合山西省情、满足发展需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高速公路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二)规划原则
前瞻性
高速公路规划既要满足近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要着眼于适应长远交通需求和经济社会
现代化的要求,采用供给导向型规划模式,使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先导作用。
开放性
高速公路网规划既要充分考虑内陆省份山西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求,也要着眼解决全国交通东西连通问题,满足构建综合运输通道的要求。要注重与周边省区的有机衔接,强化山西与各大经济区的紧密联系,形成开放型的高速公路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促进山西对外开放。
系统性
从构建省内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出发,准确科学合理地对山西省高速公路的功能进行定位。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合理规划高速公路的空间布局,满足功能要求,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化。
协调性
高速公路规划与与山西省地理特点、城市分布、生产力布局相适应,与城镇、旅游、通讯、环保、水利等专业规划相衔接,与铁路、航空等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特别是要与一般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统筹考虑,要充分利用已有线型资源,在高速公路密度不足的地区,通过一级、二级公路加密,在经济增长极增设高速公路连接线,发挥高速公路的网络积聚辐射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可持续性
高速公路网规划要与规划区域内水、水、林、田综合治理、资源利用等相结合,减少对生态资源的破坏,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节约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 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
(一)功能定位
根据山西交通发展特点,借鉴国家高速公路网功能定位,对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功能定位如下:
高速公路网是山西省公路网中层次最高、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处于由山西省国家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山西省干线公路网的最高层次,是山西省干线公路网的主干网,是省内外客货运输的大通道。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能够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地匀衡、协调发展,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带动山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2003年为基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三)发展目标
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省、通达四邻的高速公路网,实现省会到相邻省会、省会到地级市、相邻地级市之间高速通达并连接2020年城镇人口超过15万的所有城市,与一般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共同构成现代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届时,全省约90%的市县能在一小时内到达高速公路,为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四、 需求特点及发展预测
(一)需求特点
根据形势分析,未来山西交通发展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必将带动全社会人员、物资流动总量的升级,导致全社会运输总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从而引发公路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
——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都将促使人员流动和商品消费增加,进而带动客货运输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和城市带大量出现,将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物资交流通更加频繁,从而形成更大的公路客货运需求。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促使货物运输规模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要求公路交通运输必须向高效和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显著变化,将会产生大量的公路客运需求,并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方便、快捷、舒适、安全、自主等价值取向明显增强。未来人均出
行次数和消费性出行将明显增长,并呈现需求层次高、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势态。需要公路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相当数量的规模化、个性化客运服务。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公路交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预测
1. 运输发展预测
根据各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特点,选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弹性系数法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汽车拥有量和公路运输量进行分析预测,得到如下结论:
——山西省客车拥有量到2005、2010、2020年分别达到51、97、268万辆;货车拥有量到2005、2010、2020年分别达到33、40、54万辆。
——公路客运量到2005、2010、2020年分别达到4.63、7.02、15.25亿人;公路旅客周转量
到2005、2010、2020年分别达到214、335、834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到2005、2010、2020年分别达到7.85、10.17、15.35亿吨;公路货物周转量到2005、2010、2020年分别达到406、545、860亿吨公里。
2. 公路网规模预测
高速公路网是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本规划结合山西实际,采用国土系数法、弹性系数法等对山西省公路网总规模进行预测,经咨询、分析、修正后得出结论:山西省公路网总规模到2005年、2010年、2020年将分别达到67600公里、80800公里和100400公里,公路网密度分别由2003年的40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3、52和64公里/百平方公里。
3. 高速公路规模预测
影响高速公路合理规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土地资源及地理特征等因素。本规划采用连通度法、国内分解法、服务能力法、国际类比法、可测度类比法等对山西省高速公路的规模进行测算,经分析并咨询专家得出结论:
山西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经济、地理位置特殊,高速公路连通水平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通2020年城镇人口在15万人以上的城市较为适宜。即到202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合理规模为4000公里左右。
五、 布局规划
(一)布局方案
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为人字骨架,9横9环。由以省会太原为中心的3条放射线构成人字型主骨架,以9条横线和9条环线为次骨架,以4条连接线为补充,形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省、通达四邻的高速公路网络。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结果见附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