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LY J711 -2014
技术要求
<秘密级>
编 制: 尹鹏、强俊
校 对: 陈思俊
审 核: 周高良
审 定: 江克洪
标准化: 伍永会
批 准: 金圭泰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
前 言
为规范不同等级车型车身油漆涂层特性,参考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Q/JLY J7110204A-2010《车身油漆涂层技术要求》的修订,与Q/JLY J7110204A-201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漆膜耐鸟粪性能的考察;(见表2)
——增加了耐酸雨性能的考察;(见表2)
——提高耐酸性能要求;(见表2)
——对漆膜膜厚要求进行修订;(见表2)
——耐候性(人工加速老化)结果评价中增加了变等级的评定,评价项目均改为按国标执行;(见表2)
——对漆膜耐擦伤性、耐鸟粪性能、耐酸雨性能的实验方法进行阐述;
——对标准的章、条进行了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试制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鹏 强俊
本标准于2014年 月 日发布,于2014年 月 日实施。
——Q/JLY J7110204A-2010(本标准于2010年9月30日发布,于2010年12月30日实施,并于2012年05月30日第一次修改,于2012年08月23日第二次修改,于2014年06月第三次修改,于2014年10月第四次修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车型车身油漆涂层特性。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等级车型油漆涂层特性的分类。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30-2007 漆和清漆 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1740-2007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 1766-2008 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865-2009 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5209-1985 漆和清漆耐水性测定 浸水法
GB/T 9274-1988 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 9753-2007 漆和清漆 杯突试验
GB/T 9754-2007 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漆漆膜的20°、60°和 85°镜面光泽的测定
Q/JLY J711079-2009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
Q/JLY J711120-2009 漆膜抗石击性测定方法
Q/JLY J711217-2009 有机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Q/JLY J711226-2009 复合涂层耐酸碱性测定方法
Q/JLY J711253-2009 复合涂层耐汽油性测定方法
Q/JLY J711304-2009 复合涂层盐雾试验测定方法
Q/JLY J7110237A-2010 复合涂层耐温变性测定方法
Q/JLY J7110645A-2012 铅笔法测试油漆涂层硬度
3 级别分类及代号规定
结合车型等级定位及其对装饰性及保护性的要求,将车身油漆涂层级别定义为两级,如表1所示。
表1 级别定义
序号 | 代号 | 涂层级别 | 适用车型 |
1 | ZB(T) | 中级装饰保护性涂层 | 中低档轿车(A级或B级车)① |
2 | GB(T) | 高级装饰保护性涂层 | 高档车(C级车)① |
注1 A/B/C级车的划分参照德国大众轿车分类法,轿车分为A/B/C/D级:A级车指小型轿车,轿车轴距在2米至2.45米,排量在1.0L至1.6L;B级车为中档轿车,轿车轴距在2.45米至2.6米,排量从1.6L至2.4L;C级车为高档车,轿车轴距在2.6米至2.8米之间,排量在2.3L至3.0L;D级车为豪华轿车,轿车轴距在2.8米以上,排量3.0L以上。 | |||
4 车身油漆涂层特性
车身油漆涂层特性如表2所示,车身油漆涂层区域划分如附录A表A.1所示。
表2 车身油漆涂层特性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性能要求 | 试验方法 | ||
中级装饰保护性涂层ZB(T) | 高级装饰保护性涂层 GB(T) | |||||
1 | 漆膜外观 | — | 光滑平整,无漆膜弊病, | 目视 | ||
2 | 差 | — | 与标准板目视合格; 差仪检测数据:金属漆△E≤1.5,素漆△E≤0.8(45°)。 | 差仪 | ||
3 | 光泽(20°) | % | A+ &A区:素漆≥86,金属漆≥88; B区:素漆≥85,金属漆≥86。 | A+ &A区:素漆≥88,金属漆≥90; B区:素漆≥86,金属漆≥88。 | 5.1 | |
4 | 单涂层膜厚 | μm | 电泳 | 外表面②18~22,内表面③≥12。 | 5.2 | |
中涂 | 外表面30~40,内表面≥20④⑤。 | 中涂膜厚:外表面35~45,内表面≥25④⑤。 | ||||
漆 | 外表面:金属漆12~18,素漆18~24,内表面:金属漆≥8,素漆≥10。 | |||||
金属漆+清漆或素漆+清漆膜厚: 外表面55~65,内表面≥35。 | 金属漆+清漆或素漆+清漆膜厚: 外表面60~70,内表面≥40。 | |||||
总膜厚 | μm | 外表面103~127⑥,内表面≥67。 | 外表面113~137⑥,内表面≥77。 | |||
5 | 鲜映性 | — | A+ &A区:浅漆:≥85,深漆 :≥90(银灰除外);银灰漆:≥80; B区:浅漆:≥83,深漆:≥88(银灰除外);银灰漆 ≥78。 | A+ &A区:浅漆:≥88,深漆:≥93(银灰除外);银灰漆:≥84; B区:浅漆:≥86,深漆:≥90(银灰除外);银灰漆:≥82。 | 5.3 | |
6 | 硬度 | — | 铅笔硬度:≥HB(生产现场过程控制) | 5.4 | ||
s | 摆杆硬度:110~170(实验室) | |||||
表2(续)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性能要求 | 试验方法 | |
中级装饰保护性涂层ZB(T) | 高级装饰保护性涂层 GB(T) | ||||
7 | 桔皮 | A+ &A区:水平面:L≤5,S≤20; 垂直面:L≤13,S≤20; B区:水平面:L≤7,S≤25; 垂直面:L≤15,S≤25。 | A+& A区:水平面:L≤4,S≤10; 垂直面:L≤7,S≤20; B区:水平面:L≤7,S≤20; 垂直面:L≤15,S≤25。 | 5.5 | |
8 | 附着力 | 级 | 刮擦试验:0 | 5.6 | |
级 | 划格试验汽车油漆(2mm):0~1 | ||||
9 | 抗石击性 | 级 | ≤2(500g,2bar,2次) | 5.7 | |
10 | 杯突 | mm | ≥4(复合涂层) | 5.8 | |
11 | 柔韧性 | mm | ≤2 | 5.9 | |
12 | 冲击强度 | Kg.cm | ≥30 | 5.10 | |
13 | 耐腐蚀性(中性盐雾) | — | 1200h(复合涂层),单边扩蚀≤2mm,起泡等级(0~1)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1级 | 5.11 | |
14 | 耐水性 | — | 240h,起泡等级0级,变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生锈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2 | |
15 | 耐汽油性 | — | 4h,起泡等级0级,变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3 | |
16 | 耐机油性 | — | 48h,起泡等级0级,变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4 | |
17 | 耐酸性 | — | 36%H2SO4,2h,起泡等级0级,变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5 | |
18 | 耐碱性 | — | 0.1mol/L NaOH ,24h,起泡等级0级,变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6 | |
19 | 耐湿热性 | — | 温度(47±1)℃,湿度(96±2)%,100h,起泡等级0级,变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生锈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7 | |
20 | 耐温变性 | — | 循环程序:90℃/4h→室温/0.5h→-40℃/1.5h→室温/0.5h→70℃,RH95%/3h→室温/0.5h→-40℃/1.5h→室温/0.5h,10个循环,起泡等级0级、失光等级0级、变等级0级,附着力:划格试验0~1级,刮擦试验0级 | 5.18 | |
21 | 自然老化 | — | 海南地区外存放两年,剥落等级0级、粉化等级0级、失光等级≤1级、变等级≤1级。 | 5.19 | |
表2(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