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上)《科技传播》
112
作者简介:丁宪,中央民族大学。 国内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及在新媒体领域的具体呈现综述
——基于CSSCI数据库的分析
丁  宪
摘  要  文章对我国1998年以来关于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综述首先对拟态环境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国内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国内对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验研究,且涉及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但缺乏批判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词  拟态环境;新媒体场域;研究综述颗粒捕捉器
申湘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8-0112-02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起步,因此虽然拟态环境理论早已在20世纪初提出,但在CSSCI 数据库中,我国关于拟态环境理论最早的一篇文献却在1998年才发表。在这20年的时间里,有关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似乎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陈力丹在2005年对我国传播学发展状况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个又一个的传播方面的调查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实用化,要求服务于某个具体目的,但在学术上没有得出像样的、成系统的理论。”[1]可以说,这句多年前的评价对20年来拟态环境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仍然 适用。
东风本田思铂睿报价>奇瑞瑞虎改装1  拟态环境理论概述
拟态环境来自英Pseudo-environment,意为虚假的环境。此词由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他坦言“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入戏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和组合的环境”,因此我们被迫“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去对它进行重构”[2]。
在李普曼的基础上,日本学者藤竹晓在1968年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观点,他指出,大众传播虽然构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同,但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
拟态环境的特点,这使得二者很难区分[3]。
2  国内对拟态环境理论的理论研究大连轮胎
针对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中国学者对理论本身的反思与修正比较少。除了曹劲松对拟态环境传播者和受众建构的过程做了更加完备的阐释以外[4],谢清果、于宁将老子的思想与拟态环境理论结合起来,选取“道可道,非常道”“复结绳记事”等章节说明老子思想对拟态环境理论的印证。虽然拟态环境理论不仅只存在于今天的大众传播时代,但二者的结合仍然略显牵强[5]。
玛莎拉蒂司机道歉相比之下,关注拟态环境对现实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学者就多得多了。袁军阐述了拟态环境对形成刻板印象的显著作用,主要讲述了性别、种族、年龄这3个方面的媒介刻板印象,并且说明了媒介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比正面效能更为突出[6]。周灿华则直接从虚假新闻着手,着重关注它们对受众心理的影响。他提出,拟态环境中的虚假新闻具有“污染”“麻醉”“拟态”“背离”的负功能[7]。庹继光不仅关注了拟态环境下的媒介风险,还提供了相应的预防措施[8]。
雷世文则站在了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更高的立场上看待拟态环境对文化的修改作用,认为不同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国家都通过拟态环境来塑造对方的文化。这一观点将通常被置于大众传播范畴内讨论的拟态环境理论放在了国际传播的视野下,体现了拟态环境理论极强的普适性[9]。
3  国内对拟态环境理论的经验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拟态环境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