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二、现状概况
三、现状问题分析
四、规划依据
五、规划指导思想
六、规划原则
七、规划设计
附表:
1、加油站、加气站现状与规划对照表
2、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现状统计表
3、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统计表
汽车加油站
附图:
1、现状图
2、总平面布局规划图
3、规划定位图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具体为:南起南二路、北至潍坊路、东起沙青东路、西至郝纯路,向北还包括胜北社区的用地范围。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即2010年.
二、现状概况
在市域范围内,现状加油站、加气站总量已达260余处,趋于饱和状态。加油站、加气站大多沿辛河路、东王路、潍高路等几条道路设置.
在中心城建成区范围内,现状加油站共有44处,其中西城34处,东城10处(注:东、西城以东青高速路为界划分)。现状加气站共有2处,都位于西城。现状加油站、加气站大部分依托过境路和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如:西四路、北二路、南二路、东二路等),且布点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规范,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三、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成品油、气需求的大幅增长,加油站、加气站的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对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直接导致加油、加气市场的不断扩大。加油、加气站点的建设对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动全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各种成分的加油、加气站共同存在,油田所属、石油公司所属、以及社会加油、加气站等,共同构成了现状的布局特点。
1、 现状加油站、加气站,未经统一规划,一部分位于规划道路
绿线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部分加油站位于过境路或主次干道的交叉路口,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例如:17号、21号、44号等)。
2、现状加油站、加气站布局混乱,间距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规模差别大、总体数量少,某些地段出现“扎堆”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半径,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例如: 9、10、11、12、13号以及40、41、42、43、44号等)。
3、现状加油站与加气站的数量悬殊,加油站40余处,而加气站仅2处,随着人们社会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发展,以气代油的趋势迅猛发展,用气量将加大,现状的2处加气站势必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4、现有油田所属加油站,绝大多数为油田二级单位内部加油站,随着油田改制的深入,加油站必将由对内改为对外,并由原附属主业单位而成为独立的实体单位,参与市场竞争.
5、现状部分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档次低,设施落后,日常管理还不够完善(例如:3、4、5、9、14、15、23、29、38、39号等)。缺乏管理和控制,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现象比较突出.
综合上述情况,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无论是设置数量还是规模,还达不到规定标准和要求,急需规划建设、改造完善。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4、《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
5、《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7、《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8、《东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
9、《东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0、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等。
五、规划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家有关成品油市场整顿及规范的要求为指导,按照加油、加气站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总体要求,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加强对加油、加气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加油、加气销售服务网络体系。加油、加气站规划总量控制指标应保证平均单站加油、加气量不低于目前平均水平,并逐年有所提高。
六、规划原则
为了改善中心城加油、加气站的现状状况、提高加油、加气站的使用效率和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规划布局,保证和提高加油、加气站的安全适用性,方便众生活,在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中心城加油、加气站进行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