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科学技术创新2019.07
感知质量汽车正向开发中的应用
李佳'周波2
(1、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62、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要:本文介绍了感知质量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汽车正向开发中感知质量的评价体系和流程。通过具体车型开发实例来摘
阐述感知质量在乘用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方法、目的和作用。
关键词:感知质量;产品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1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800万台,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高度自由化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感知质量越来越成为汽车产品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所以,学习和研究感知质量的定义、分类及应用,有助于提升汽车品牌竞争力。
1感知质量的定义
感知质量是指用户通过各种感知手段(“看,听,摸,闻”)对汽车的产品品质进行主观评价。客户可以通过感知质量感受到的车辆设计和制造的精心程度。感知质量好的产品主要体现在产品细节特征或配合缝隙的设计上亮点突出,考虑周全,给人带来一种物超所值、高档奢华的满足感,和最大程度的愉悦感。基于产品开发的角度考虑,感知质量高的产品是造型设计、工程设计以及工程材料的完美结合,给客户带来艺术品般的感受。
2产品开发过程中感知质量的评估应用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07-0192-02
2.1感知质量的分类和评价体系
2.1.1感知质量的分类。从客户的视角来看,感知质量可分为:a.造型设计感知;b.静态感知;c.操作感知和动态体验。从设计开发的视角来看,感知质量可以分为:a.整体协调性;b.外观感知质量;c.内饰感知质量;d.便利性感知质量;e.操纵感知质量;f.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感知质量。
造型设计感知是指消费者基于造型美感的主观感知体验,比如整体协调性等。
静态感知质量是指在汽车静止状态下,消费者通过对车辆的察看过程中得到的主观体验,比如内外饰的视觉质量、间隙面差、配合细节、人机操作、材料质感、以及其他配合细节的特殊要求等。
操作感知质量是指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消费者对车辆操控便利性及振动噪声的主观体验。动态体验是指在汽车动态行驶的过程中,消费者对车辆动态特性的主观评价,比如制动性能、换挡感觉、转向性能以及悬架的减振回弹感觉(转下页)
断创新发展,提高接地技术施工质量。对施工中的各项环节进行严密的监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
而在正式工程施工前,还需要对接地的目的和类型等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包括设备的类型等,这样能够对工程施工中的调整提供有效的依据。最后则是接地技术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施工现场中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査,保证接地技术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保证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3.3科学布线
为了能够保证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基础能够实现应用的效果,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接地导线进行合理的分配,缺乏后续的施工符合视功能设计标准。电子通信设备一般是由多级电路组成的,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较多,且电子通信设备本身的元件灵敏度较高,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对此,为了避免不同接地导线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导线的布置时?结合施工
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布线方案,这样能够保证电子通信设备的实际应用质量。
3.4干扰连接的排除
在进行实际的接地连接时,连接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对于地环路,由于其本身的连接较为特殊,加上地环路的干扰问题发生较为频繁,需要增加电缆表设备之间的距离。而地环路干扰问题的出现,其主要是由于不同电子通信设备之间存在着地线电位差,再次基础上产生了地环路电流,但由于电路本身并不稳定,地环路又会受到其他条件的硬性,最终对电子通信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地环路干扰问题的影响,需要采用耦合器对地环路进行切断,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4结论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应用,其正在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接地技术和接地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电子通信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等,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保证接地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晓君.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与问题剖析[J].信息通信, 2018(9):197-198.
[2]周伟.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与问题初探[J].数字通信世界, 2018(5):108.
⑶王昭,王超轮,潘利兵.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与问题初探[J].信息通信,2018⑵:204-205.
[4]张通.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与问题剖析[J].中国新通信, 2017,19⑷:27-28.
项目名称:集成化低温储存智能温度监控系统的研制。
项目编号:14C0780。
作者简介:李海奇(2001,2-),男,汉族,籍贯:湖南娄底市,现就读于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高1609班(理科)。
2019.07科学技术创新-193-
等。
由于各个汽车厂对感知质量分类及定义武汉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的程度不同,且各个厂商执行力和重视程度
不一样,各厂商开发的产品在感知质量上差
别很大。
2.1.2感知质量的评价标准。虽然各汽车图2各车型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间隙面差对比
厂家的正向开发流程各有不同,但是感知质量的评价标准大同小异,只是在细节上的规定略有差异。汽车通用的感知质量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厂®?!睐整?
(s®r=
<ar$ffg J
图1感知质量策划及评价流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感知质量的大体评价流程为:a.项目立项阶段:确定标杆产品,对目标;b.针对新产品进行客户需求调研,得岀客户需求报告;c.感知质量部门将用户需求报告和对标数据转化为工程可量化的数据,并将结果输出给产品企划部门及项目组;d.项目组织相关专业(如白车身、内外饰、NVH、底盘悬架等)部门制定并发布零部件或总成级的感知质量设计控制文件,输出给设计工程师及供应商;e.在新产品开发评审的各个环节,组织各个部门进行感知质量的主观评价,生成问题清单,并在模具切削前关闭级别较高的问题点。
2.1.3感知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感知质量评价比较主观化,每个评价者的感觉可能不一样,评价的语言很难量化。一般情况使用10分制来表达客户对所感知到的产品质量满意度,从而将主观难以量化的特性用数字来区分,实现感知质量的量化。
2.2感知质量评估分析的应用实践
高感知质量目标的达成是各部门合作的最终结果。下面以某车型的正向开发过程为例,大体说明感知质量从产品策划到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应用方式。
2.2.1目标制定。对标竞品车型提出新开发车型整车感知质量目标。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一般目标制定的原则是高于或等同于合资品牌标杆产品,比如70%的项目高于竞品车,20%与竞品车持平,10%的项目略低于竞品车。以最容易被关注的车身外观间隙面差为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对不同级别的车型的间隙面差进行了目标设定,如图2所示。
222评审方法。基于感知质量的评审人员以有一定开发经验的专家及资深为主,销售相关人员为辅。在竞品车评审及数据评审中,销售相关人员的评分权重高于工程师团队;而在主模型及实物整车评审中,工程师和品管专家的评分权重高于市场人员销售相关人员。评审发现的问题点实行循环管理,并统一纳入项目开发问题点清单,定时通报问题关闭情况,保证开发结束前所有问题点必须解决。
2.2.3虚拟数字样车评审。当开发项目的内外饰所有零件的3D数据制作完成,项目组需要整合相关领域来做虚拟数字样车的感知质量评审。其具体做法是,以当初设定的感知质量目标为依据,结合前期调研消费者基于感知质量的具体要求,对3D 数据进行逐一确认,发现问题点,并建立感问题点清单,将未达成目标的项目在3D数据上做修正,充分整合造型和工程问题,保证在主模型制作前能够达成感知质量的目标要求。
2.2.4造型主模型评审。造型主模型是基于3D数据的检查结果,通过油泥模型、硬质模型等阶段的造型实物,检查新项目的内外饰造型细节。通过造型主模型评审,可以直观的看出三维空间内各间隙面差、圆角、分缝等是否合理,以及整体线条是否顺畅。同时,通过光影以及角度的不同,可以类比实车效果,发现基于感知质量的问题点。对照之前的问题点清单,可以进一步直观的确认目标项目是否已经解决,如果未解决应该在此节点再次重点推进,保证最终造型发布前解决完毕。
225整车实物评审。整车实物评审主要包括试制样车评审和量产整车评审。其与造型主模型评审的最大区别是,整车实物评审要考虑制作工艺、装配误差等缺陷,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表面质量,各喷漆、电镀等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前几个阶段感知质量评审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必须在实车上才能清楚的感知到,可能会导致这个时期发现更多的感知质量问题。这个时期必须对照感知质量问题管理清单,再次核对问题点是否解决。
3结论
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显著提升,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各品牌汽车在基本性能方面越来越接近。而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汽车的感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正向开发过程中把感知质量贯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并在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感知质量的改进及控制,不仅可以制造出超越消费者期望的产品,提升汽车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提升汽车品牌实力,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应该把感知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开发目标来推进,形成企业关于感知质量管控的开发流程、解决方法、评价体系,才能显著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开荣,张琦.汽车精益集成产品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47-151.
[2]胡雪芬.汽车感知质量及数学模型解析[J].汽车工程师,2013
(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