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流派——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论是在研究的⽬的、研究的⽅向还是研究的⽅法上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随着社会传播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上的碰撞与交流,这两⼤学派在⽅法论上已经互有借鉴,但是他们在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仍然是⽔⽕不容。批判学派从宏观⼊⼿,强调⽤⼀种整体的眼光把⼤众传播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考察,尤其重视⼤众传播制度与整个社会、政治统治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他们采⽤的⽅法多为思辨的、定性的、批判的⽅法。其社会观也是坚持认为现有社会具有种种弊端,主张以激烈的社会变⾰来突破现状。他们也经常采纳多种⽅法进⾏研究,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法。批判学派反对只注重微观效果分析的经验学派,认为他们的研究⾮常肤浅,分析的只是社会的表象⽽⾮传播的本质。 批判学派的研究修正了美国传播研究的缺点,⽽且能从另⼀个⾓度对复杂的社会传播现象进⾏全⾯的考察。但其观点也经常有失偏颇。
1.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默指明学派发展⽅向:建⽴⼀种社会哲学,它不仅满⾜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分析,还应以“整个⼈类的全部物质⽂化和精神⽂化”为对象揭⽰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
阿多诺的“⽂化⼯业”理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众⽂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众媒体普及前:公共领域具有脱离国家控制和市场操纵的相对独⽴性,是介于私⼈和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在此领域内,公民可以⾃由地表达意见,对公共事物进⾏批判。(2) ⼤众媒体普及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媒的渗透不断侵⼊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与私⼈领域逐渐融合,使得公共领域民主功能下降。(3)互联⽹媒体,社会化媒体的出现:⽹络形成了⼀个相对独⽴于政治和经济控制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作⽤⼜得以重新发挥。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义:开创了传媒批判理论的先河,对传媒研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各种批判学派的传媒和⽂化研究取向。但是,他的局限性也很明显,由于对现代⼯业组织和民族-国家体制的运作抱有憎恶的⼼情,对媒介的考察存在着主观性。他们颂扬⾼雅⽂化却贬低⼤众⽂化,忽略了⼤众⽂化的积极性的⼀⾯,因⽽批判仅停留在单纯的否定性批判阶段,始终不到必然的出路。
宏观视⾓:关注社会精英如何运⽤他们的经济权⼒来控制和利⽤媒介实践
2.政治经济理论
莫斯可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红旗hs7
研究传播作为⼀种经济⼒量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权⼒机构对传播活动的作⽤的⼀门科学,它强调以⼀种“历史的”、“制度的”⽅法来研究传播现象。 三个研究切⼊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
车价大全商品化:商品化是商品的使⽤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传播与商品化的关系是:⼀,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般过程起商品化:
了推动作⽤,如传播对销售的促进。⼆,整个社会商品化的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盾也对这种社会实践产⽣了影响,也就是说传播在⼀定程度上被商品化了。关于传播的商品化有好⼏种说法:
.传播内容的商品化:传播内容制造交换价值的过程,把整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都纳⼊了商品化的轨道之中,其中涉及劳动者,消费者和资本。资 1.传播内容的商品化:
本与劳动者的关系涉及剩余价值的⽣产过程,资本与消费者的关系涉及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劳动⼒成为⼀种商品,资本通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式⽣产剩余价值扩⼤资本,⽽这种剩余价值产⽣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控制度和劳动⼒的反抗程度上(也就是阶级⽃争)。另⼀⽅⾯,资本试图通过垄断、⼴告塑造公司形象、增加产品品种等⼿段控制消费者,⽽剩余价值的实现也就取决于资本的成本(有了资本才能扩张商品形式如从报纸到电视)与消费者的反
抗程度 。
2.受众的商品化:(1)斯密塞的受众商品论:他认为⼤众媒介的构成过程就是媒介公司⽣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告商的过程。他把受
2.受众的商品化:
众,媒介,⼴告商联结在⼀种有约束⼒的相关关系中,扩展了媒介商品化的空间,是商品化不仅包括媒介公司出版报纸、制作⼴播电视节⽬、制作电影等直接过程,还把⼴告商或资本⼀般也包括进来。与传播内容商品化不同,媒介产业不是通过⽣产意识形态的产品⽽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因为他为⼴告商提供了受众。(扩展:受众是否构成我们⼀般理解的劳动?) (2)⽶汉的受众商品论关注的是受众收视率的调查。他认为关于受众的数量、组成及媒介使⽤模型等资料的报告才是媒介系统的主要商品。他还指出了商品化过程⽇趋控制论的本质。(3)费斯克发展了受众商品论的观点,提出了“电视的两种经济”理论。他认为媒介产品的销售是“两次销售”:媒介第⼀次将⼀级产品(报纸或电视节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或免费提供给受众,由此获得期望的⽐较集中的受众,从⽽”⽣产“出了⼆级商品——受众商品,然后将受众商品以
3.劳动的商品化(1)布⾥弗曼指出,劳动是由构思和执⾏的统⼀体构成的,前者包版⾯或时段的形态出售给⼴告商。 3.劳动的商品化
括预测、想象与设计⼯作的能⼒,后者是实现它的能⼒。在商品化过程中,资本将构思和执⾏分离开来,将技术和执⾏任务的原始能⼒分离开来,资本将构思能⼒集中到经营管理阶层上,另⼀⽅⾯,资本重构劳动过程,使之与⽣产点上的技术和权⼒的分配状况⼀致。(2)⽶埃格指出媒介产品的类型、企业的控制结构和劳动过程的性质之间存在着联系。他将产品分为三类。第⼀类商品特征是⽣产过程简单,很少由创造性的和⼯艺性的劳动者介⼊。第⼆类往往由艺术家独⽴复制,资本很难介⼊。第三类极容易复制,⼜需要⼀定程度的艺术贡献,⽣产过程充满⽭盾冲突。
空间化:从空间化维度出发,论述了商业媒介组织活动在地理和制度上的延伸。具体体现在:组织对⾏业的垄断程度和集中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空间化:
对地理控制范围的不断延展形成了⼀种既集中⼜⼴泛控制模式。
结构化:吉登斯认为结构⼆元性,既包括强制规则,⼜包括能动资源,结构不再是给社会⽣活套上样板的僵硬框架,它制定⾏为⼜为⾏为所重
结构化:
构。莫斯可从吉登斯关于结构⼆元性论述出发,阐释了媒介组织结构与传播参与者之间相互构建的关系——“结构化所描述的是⼀个过程,结构在这⼀过程中由⼈类能动⾏为来组建,⽽它⼜提供了组件所需的’媒介‘本⾝。”
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
乔姆斯基从基本的组织架构和组织关系层⾯解释美国媒体的⾏为表现。其观点是,⼀,除了传统功能外,美国媒体是为那些控制着它并为其提供资⾦⽀持的强⼤社会利益集团服务并代其从事宣传的。总体上来说,在权⼒杠杆为官僚机构所掌握的国家⾥,通过对媒体的政治专制辅以官⽅的审查机制进⾏考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提⽰为占统治地位的精英阶层服务的。⽽在媒体私有且不存在官⽅审查机制地国家中,⼈们却难以辨识宣传
五重过滤模式:1.媒体规模、所有权集中化、股东财富⽔平和主要⼤众传体系是如何发挥作⽤的。他提出了任何媒体在发布信息之前都会经过地五重过滤模式:
媒企业地利润取向。2.⼴告媒体作为⼤众媒体的主要收⼊来源。3.媒体对政府、企业以及这些主要信息来源和权⼒机构所资助的专家⼈⼠的信息依赖。4.新闻批评——制约媒体的⼒量。5.意识形态成为国家宗教和控制机制。⼆,他从政治经济学⾓度出发,对媒体所报道的素材及框架进⾏分析后得出了媒体在处理关于敌国、本国以及附庸国的受害者时所采取的框架是不同的:来⾃敌国的受害者会被认
为时“有价值”受害者;本国或者附庸国的受害者显然是“⽆价值”的受害者,媒体对这类受害者会采取更密集和充满愤慨的报道⽅式。
加汉姆论⽂化产业
加汉姆认为,⽂化商品的核⼼充满了⽭盾。⼀⽅⾯,⽂化产品有⼀种扩⼤市场份额的动⼒,有时这是以获得⽂化门类和观众的形式出现。另⼀⽅⾯,⽂化商品不像其他商品,它们不会再消费过程中被损坏。但这样就很难保证产品的稀缺性,稀缺性与价格息息相关。基于这⼀事实,⽂化产业的⽣产者通过多种⽅式限制接⼊,以制造稀缺,从⽽实现利润最⼤化。这种对受众最⼤化地追求导致了⽂化产业中明显的⾼度集中化、国际化。加汉姆指出,⽂化与媒体产品这种单位⽣产成本⾼,⽽批量⽣产后单位成本⼤幅下降的特点,使得媒体⽂化产业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增加受众数量来降低产品成本。这也导致了⽂化产业中三个主要结构趋势的形成:所有权集中、国际化与多样化、跨媒体所有权,这三种趋势实际上都在于尽量扩⼤受众,将风险分散。 ⽂化商品稀缺性低->⽣产者难以获利->⽣产者限制接⼊,制造稀缺->稀缺性带来了⼤量有需求的受众->⽣产者追求受众最⼤化->⽂化产业所有权集中、国际化多样化、跨媒体所有权
总的来说,政治经济学理论家保持着对宏观社会秩序和媒介精英所有权的关注,对欧洲不断加剧的媒介私有化现象以及世界范围内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化现象提出批判。
3.意识形态理论
1).葛兰西的⽂化霸权理论
意⼤利共产党创始⼈葛兰西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霸权”的概念,从⽽建⽴了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葛兰西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成“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通过“合意”或“同意”的组织化过程⽽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它将吸收政治社会⽽形成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到⼀定阶段后,已经不再使⽤武⼒来强迫⼈民接受其统治,⽽采⽤更温和的⽂化策略,通过赢得⼤众的同意来实施⾃⼰的统治)。霸权⼜分为两种类别,即相对于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和相对于市民社会
的“⽂化霸权”。
葛兰西指出具有较⾼民主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其统治⽅式不在通过“暴⼒”,⽽是通过宣传,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的领导地位,让⼴⼤⼈民接受他们⼀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达到他们统治的⽬的,这就是“⽂化霸权”。
霸权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化上的霸权,这⾥所说的⽂化是指”⼀个⼈内在⾃我的纪律,⾼等意识的达成,是⼀个⼈对⾃⼰在历史中的价值、在⽣活中的职责、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化不是⾃
发形成的,是需要⼀个⼈的⾃主智⼒反思,最开始只有少部分⼈这样做,这部分⼈是有机知识分⼦,他们促进新的⽂化霸权,还有⼀部分是传统知识分⼦,他们拥护旧的⽂化霸权。市民社会”合意“地这⼀过程实际就是两者之间不断地冲突妥协最终达到的平衡点——⽂化霸权。新的⽂化霸权形成后,社会有了⼼理准备,然后才能产⽣新的能持久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没有⽂化霸权这⼀基础的短期暴⼒⾰命形成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法长期维持的,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慌乱。在⼤众传媒时代,这种霸权社会更加明显。⼤众传媒⼀⽅⾯维护领导集团的利益,为其歌颂功德,灌输他们的政策思想;另⼀⽅⾯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所赖以⽣存的观众,⼤众传媒⼜使其他属于各个集团的、个体的观念充斥进来,使社会中的冲突与共识、统治与抗争在⽂化霸权之下进⾏最根本的运作。
评价:1.意义:葛兰西的⽂化霸权理论对⽂化研究,尤其是⼤众⽂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众⽂化提供了⼀个整合框架,开拓了⼤众⽂化领域,使我们以双重视点去看待⼤众⽂化,即既不把⼤众⽂化看作是⿇醉剂,是腐蚀愚弄⼤众的⼯具(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也不是对⼤众⽂化⼀味地欢呼欢迎(⽂化民粹主义的观点),⽽是把它看作⼀个冲突的场所,是国家意识形态与⼤众相互⽃争、相互协商和谈判的场所,这样就能更为丰富和深⼊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众⽂化,为我们理解⼤众⽂化提供了新的视⾓。 2.理论缺陷:(1)坚持领导权的阶级主体性,忽略了⾮阶级⼒量之间所展开的⽃争。(2)过分强调领导权在社会⽃争中的单⼀性。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可能存在着多样化的领导权关节点如:⼥权运动、和平运动等,⽽不是单⼀的资产阶级与⽆产阶级⽃争。
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他认为,国家权⼒的掌握不能仅仅通过统治阶级的暴⼒来获得,国家整体在⼤多数情况下必须以统治阶级为中介⽽产⽣,只有“国家机器”才能解释⽣产关系的再⽣产以及国家存在的必然性。新手司机撞飞保安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产条件的再⽣产⾄少包括两个必要条件:“劳动⼒的再⽣产;现存⽣产关系的再⽣产。”他尤其重视劳动⼒的再⽣产问题,认为后者涉及到意识形态和主体构造这个更复杂的问题。“劳动⼒的再⽣产不仅要求⼀种劳动⼒技能的再⽣产,同时,还要求⼀种对现存秩序的规则附以⼈⾝屈从的再⽣产,即⼯⼈们对统治意识形态的归顺⼼理的再⽣产,以及⼀种剥削和压迫的代理⼈恰如其分地操纵统治意识形态的能⼒的再⽣产。”从劳动⼒再⽣产⾓度考察意识形态所起的特殊功⽤,将问题推向主体的⾃我建构,推向国家机器和社会机构的教化功能问题,这些实际上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核⼼。
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政治⽆意识”所依附的真正的物质基础,是对个体进⾏体制化规训和合法化“⽣产”的领地,是⼀套看似温和却弥漫着神秘暴⼒的社会调控⼯具。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提出,在很⼤程度上打破了资产阶级法学或伦理学体系对公共/私⼈领域的区分,深刻揭⽰了公共领域对私⼈领域的渗透和作⽤,尤其强调了公共法则对私⼈领域的控制。
意义:他将结构主义即精神分析理论相融合,开创了⼤众传媒⽂本分析研究⽅法的先河;他的意识形
态机器论为⼤众传媒批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它的理论和反思有⼒的冲击⼒传统的媒介批判历六年,为现代、后现代传媒批判理论打下了基础。
微观视⾓:关注个⼈与社会团体如何运⽤媒介来创造和培育构筑我们⽇常⽣活的⽂化形态
3.⽂化研究——伯明翰学派
作为同源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派,⽂化研究学派和政治经济理论学派有很多相同关注点和假说,但也有⼀些关键的分歧,因此经常处于激烈的论战之中。政治经济学家由于对经纪机构的宏观关注,并假定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会导致⽂化上的优势地位,因⽽很难意识到⽂化层⾯的变化对经济机构的影响;⽽⽂化研究理论家则多半会忽略宏观层⾯上媒介运营的社会、政治语境,他们更关注个⼈和团体消费流⾏⽂化内容的⽅式。
现代悦动⽂化研究⽴⾜于⼤众⽂化的⽴场,反对传媒批判理论中的精英主义倾向,围绕着⽂化研究的权⼒核⼼,⽂化研究的政治性、开放性、参与性三个特性得到了学界的⼴泛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单个特征也意味着该学派完全背离了主观经验、本体和形⽽上学的批判学关注围观的派视⾓,转⽽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的和⽇常的世俗⽣活。
研究⽅法:⽂化研究学者采⽤的研究⽅法主要有⽂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前者主要是为了揭⽰⼤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宁波交警违章查询
代表⼈物:1.早期的⽂化研究先驱霍格特、威廉姆斯和汤普森等左翼批评家已经奠定了⽂化研究的实践性基调。威廉姆斯被视为⽂化研究的“开⼭⿐祖”,他的那句“⽂化即⽣活”成为了⽂化研究学者早期的纲领。2。霍尔在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时,强调⽂化对社会的建构作⽤。霍尔完成了⽂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勾连,实现了传播中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它把媒介界定为⼀种主要的⽂化和意识形态⼒量,是被⽤来确定社会关系和
政治问题,以及在⼤众传播中和再⽣产(国家)意识形态的。为此,中⼼批判那些认为媒介⽂本是意义的“透明”承载者的观点,强调对媒介⽂本进⾏语⾔和意识形态建构的分析,同时倡导积极的受众观念,强调受众在解码中的能动性。他在哈贝马斯和威廉姆斯的观点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理解为“那些提供框架让我们再现、解释、理解、澄清社会存在的某个⽅⾯的图像、概念和前提”,将流⾏⽂化视为“变化得以发⽣的基地”。他认为⾃由民主中的⼤众媒介应该扮演“多元化公共论坛”的⾓⾊,提供⼀个平台,让统治精英的权⼒受到挑战。3.霍尔的理论⽆疑是对受众的⼀次郑重授权,在不断的制码、编码中树⽴起受众的权威。既霍尔之后,费斯克提出“两种经济"理论:他从电视研究出发,运⽤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原理分析“两种经济”,即“⾦融经济”和“⽂化经济”,并对⼤众⽂化本质进⾏再剖析,强调“⽂化经济”的存在。进⼀步说明了受众所拥有的是⼀种“符号的权⼒”。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受众正在“读什么”,⽽是受众在“如何读”;需要研究的也不仅仅是⽂化商品,⽽更应该是受众使⽤⽂化商品的形式。4.霍尔更多的是从编码和⽂本⽣产者的⾓度来考察意识形态的对抗性的,他并没有完全看到解
码和⽂本接受者的主动性。莫利完成了这⼀转变,莫利正是使⽂化研究从⽂本研究向受众研究转变的关键⼈物。
评价:⽂化研究理论家的最⼤优势同时也是他们的局限,是他们直接卷⼊了各种激进的社会运动。他们不仅研究运动还亲⾃参与领导运动。然⽽积极参与容易使理论家难以客观分析这些运动和运动⽂化,但他们并不为此担⼼,甚⾄根本不相信客观性存在的可能性,并怀疑客观性在社会研究中的作⽤。
4.结构主义——符号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分析从符号学⾓度重新认识了意识形态。巴特、霍尔、费斯克等传播批判者借助符号学相关观点,从符号产⽣意义的过程重新解释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他们将意识形态视为⼀种符号建构,由⽇常符号表现出来,⽽符号的意义则是与受众发⽣互动⽽产⽣的。简单的决定论忽略了意识形态的⽇常性和复杂性,⽽结构主义-符号学却从符号建构这⼀微观之处统购了宏观的社会结构层⾯。另外,结构主义的另⼀个发展⽅向——叙事学也成了媒介叙事⽂本分析的好⼯具,他成功地解决了两⽅⾯地问题:⼀是叙事结构,它告诉我们故事地形成机制;⼆是叙事主题,它告诉我们在媒介故事中“谁在说话”。
评价:结构主义——符号学地优势在于⽂本分析或受众解读,⽽其受到的主要批评也在于此。第⼀个
批评就是符号学解读地任意性和唯⼼性(符号学⽅法是由研究者个⼈操作的,它的研究成果⽆法受到科学地客观检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第⼆个批评是它们地分析脱离了符号⽣产地社会环境,⽣硬地照搬理论框架;第三个批评认为符号学解读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地,往往忽略了受众地⽴场和观点。
电子警察违章查询网5.⼥性主义
背景:早期学术界⼀般习惯于译为“⼥权主义”,这时主要是涉及的是政治运动地范畴;后期多译为“⼥性主义”,这就进⼊了对构成社会整体地⽂化加以批判的⼥性主义批评时期。在后期,⼤量的⼥性主义批判开始关注⼤众传媒批判领域,⼥性主义传媒批判从⽽成为传媒批判理论的⼀股重要⼒量。
批判内容⾓度:作为⼀种新兴的传媒批判类别,⼥性主义传媒批判鲜明地表现出了它对⼤众传媒中展现的性别惯例地批评态度,⼥性主义者们纷纷从性别权⼒结构观点出发,对⼤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性有特殊关系的“⽂本”加以分析,从中观照出⼥性在社会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并探寻出了构成这种⽂本的内在机制。
研究⽅法:⼀般来说,传统⼥性主义主要分为三个流派:马克思主义⼥性主义,激进的⼥性主义、⾃由主义⼥性主义。随着理论进⼀步发展还可以对⼥性主义批判理论的类型加以细分,如精神分析⼥性主义、⽣态⼥性主义等。虽然类型多种多样,但普遍使⽤的研究⽅法却主要只有三种:内容分析批判
、精神分析批判以及意识形态分析。1.内容分析在⼥性主义传媒批判中运⽤最为⼴泛。在内容分析批判中,批判者注意到媒介强化了社会中的性别分⼯,主张媒介表现应反映出⼥性的实际情况,使⼥性与男性⼀样获得平等的待遇,突破性别陈规的限制。这使得内容分析批判与⾃由主义⼥性批判密切联系了起来。2.对⼥性主义传媒批判来说,精神分析法的作⽤在于,它对⽗权制社会中性和⽆意识的建构过程的分析,为⼥i想拿个主意解释媒介受众“主体”建构提供了⼀个可⾏的途径。⼀般说来,尽管精神分析学说本⾝强化了⽗权制社会中的性别规范,但它对⼥性“主体”的性和⽆意识的构建过程的分析,却可以为⼥性主义传媒批判提供在⽗权制社会中⼥性形象是如何被“建构”的⼼理分析依据。在⼥性主义传媒批判理论中,⼀般都将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精神分析电影》视为精神分析批判运⽤于⼥性主义传媒批判的经典之作。3.意识形态批判不仅⽀持了⼥性主义者“⼥⼈不是天⽣的”这⼀观点,揭⽰出所谓的⼥性⽓质、妇⼥受压制的社会地位其实是长期以来由居于统治地位的⽗权制意识形态强加的,更启发了⼥性主义批判者在解读和阐述媒介⽂本时,对媒介⽂本在表现两性在性、性别权⼒关系等⽅⾯进⾏详细的考察,从中发现了性别意识形态的表述⽅式和作⽤于受众的过程。可以说,它的出现使⼥性主义传媒批判超越了原本单⼀的量化分析的批判模式,为批判者阅读媒介⽂本的深层意义以及深⼊分析媒介与其受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思路。
6.⽂化帝国主义与媒介帝国主义
凭借⽂化优势,⼤⼒拓展和占领世界⽂化市场。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国民教育使⽂化始终居
世界领先地位,⼤⼒开拓和占领世界⽂化市场,企图将这种⼀国的⽂化优势变成世界性的⽂化优势就是⽂化帝国主义。
背景:⽂化帝国主义的话题,实际上隐含着⼀种全球化背景和意识。如果没有全球化所触发的世界历史的变⾰,⾃然就不会存在⽂化帝国主义的问题与思考。作为现象的⽂化帝国主义可以说由来已久,但真正引起⼈们的普遍关注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凸显于70年代。
特点(同媒介帝国主义):1.以强⼤的经济、资本实⼒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扩张。2.它是⼀种⽂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化价值的产品或者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化⽀配。3.由于信息产品的⽂化含量最⾼(或者说信息本来就是⽂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得到实现的。
四个重要假设:1.⽂化产品输出国被假定具有控制侵略他国的意图;2.西⽅的⽂化信息产品对本国的⽂化,规范及价值观有负⾯影响;3.输⼊国的民众不会选择性的吸收,调节和抗拒外来⽂化;4.在外来⽂化⼊侵的情况下,当地政府没有能⼒抵御⽂化⼊侵,⽽强国依仗其技术资⾦的优势,为所欲为,全然不顾输⼊国⽂化习俗,肆意破坏输⼊国的⽂化主权。
⽂化帝国主义研究核⼼:若从接受端国家社会的⾓度来框定⼤众传播的全球化过程,那么根据批判理论的观点出发,⾄少由以下四个命题要考虑:1.全球性媒介促进了依赖的关系,⽽⾮经济的成长。2.
⼤众媒介内容流动的不平衡,侵蚀了⽂化的⾃主性,抑制了⽂化的发展。3.新闻流动的不平等关系,相对增加了那些庞⼤、富有的新闻⽣产国的全球势⼒,并阻碍了适当的国家认同和⾃我形象。4.全球性的媒介流动造成了⽂化同质或⼀致化的状态,导致了⼀种⽀配性⽂化模式的出现,⽽这种⽂化模式和多数⼈民的真实经验并没有什么关系。以以上命题为研究核⼼,涌现出⼀批⽂化帝国主义批判学者,形成了传播学派批判学派的⼀个重要分⽀,代表⼈物:马特拉、腾斯托尔、斯密塞、席勒等。他们⼤多具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背景,并秉承依附理论的思想传统于批判精神,将当代世界的传播问题置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进⾏整体的关照与考察。
新媒体时代下的⽂化帝国主义: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任何⼀种新媒体的出现都可嫩改变⼈们以往的思维⽅式和交往⽅式,同时,也有可能改变不同的国家之间传媒实⼒的对⽐与博弈。以互联⽹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在发达国家看来,技术传播有助于刺激发展中国家⼈民对民主的向往和对西⽅国家的钦慕。但从另⼀个层⾯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消除原有的技术鸿沟,反⽽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信息鸿沟的扩⼤,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随之⽽来的不是发展中国家⽂化的复兴发展,⽽是新⼀轮⽂化帝国主义的侵略。1.从技术层⾯上看,新⼀轮的⽂化帝国主义将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作为载体,通过⼤众传播和⼈际传播的巧妙结合,在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上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完成⽂化产品的对外输出。通过社交媒介等平台,国与国之间的⽂化交流进⼀步向⽴体化纵深化⽅向发展。新媒体在这样经济⽂化实⼒极
端不平衡的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提供⼀个多元化⽂化交流的舞台,⽽是成为帝国主义向外进⾏传播侵蚀的触⾓。
2.从制度层⾯上⽽⾔,新媒体发端于美国,在传播制度上必然受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以及美国法律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因此,作为⼀个开放的传播平台,其⾃⾝也承载着对外传播美国⽂化价值观的使命,新媒体的开放性则成为⽂化帝国主义绕过传媒弱势国家信息监控的⼀种较为⽅便的途径。
3.从内容层⾯上看,新媒体环境下的⽂化帝国主义实质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传媒⼤国依然凭借着⾃⾝强⼤的⽂化资源开发能⼒,在新媒体领域中占据优势领先地位。综上,新媒体时代下⽂化帝国主义现象依然存在且由于技术与内容上的双重差距,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化安全问题上⾯临着⽇益艰巨的挑战。
媒介帝国主义:1969年,赫伯特·席勒出版了他的《⼤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书,揭开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序幕,被后⼈称为研究媒介帝国主义的先驱。他⼀改美国传播研究的实⽤传统,对美国资本主义传媒⽂化霸权进⾏了批判,他的研究跳开了具体传播媒介效果研究的范畴,更多的沿着依附理论的结构模式,从全球政治经济⾓度探究国家发展问题。1977年美国学者博伊德·提出媒介帝国主义这⼀概念,他认为媒介帝国主义指的是任何国家媒介的所有权、结构、发⾏或传播与内容,单独或总体的受制于他国,受制国却⽆相等的⼒量去影响对⽅。在他看来媒介帝国主义是权⼒来源不平衡造成的结果
7.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源⾃现代主义但⼜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性、同⼀性等思维⽅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传媒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传媒进⾏后现代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社会与⽂化的⾓度出发,后现代的传媒批判理论强调对现代传统理论根基的颠覆、元叙事的合法消失、⼀般准则的崩溃和价值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的⼀个重要论点是,现代性培育了很多神话或元叙事,并被他们所维系。这些故事使⼈能把那些可能会被当成神经错乱或不合逻辑的⾏为过程合理化,⽽⼤众媒介则为宣传现代的元叙事提供了重要⼿段。在许多经由媒介传播的神话中,存在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发展的必然性。每⼀个科学发现、每⼀项技术⾰新,都被看做是在通往光明美好的未来之路上⼜迈进了⼀步。如果能理性地控制发展过程,世界终将⾛向和平、繁荣、昌盛。但是,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将受到的长期影响,没有充分了解⼈类⾃⾝的局限性,这些⽬标⼜将是⼗分危险的。这些强有⼒的元叙事排斥对⾃⼰的批判,他们为⼤规模战争、种族灭绝和其他诸多暴⾏提供了借⼝和合法的理由。后现代主义认为,媒介恰恰处于现代主义迅速⽡解的中⼼。我们依赖媒介中的刺激因素帮助我们建构和理解⽇常⽣活经验,这种依赖程度⼏乎等于将我们全⽅位地置于了媒介的影响之下。现在已经出现了恶⾏循环:媒介⽣产出越来越多地信息,逐渐毁掉我们维持现实统⼀经验的能⼒;随着这种能⼒的破坏,我们对媒介的使⽤发⽣了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励媒介提供更具破坏性的内容。
评价: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批判理论⽆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更为激进,它向所有对基本原理、绝对真理和客观性的信仰发起挑战;颠覆⼀切界限。但它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了另⼀种⽣活可能性,给我们打开未来的思想之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