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600hl而哈贝马斯描述的18世纪的咖啡馆也许仍是理想之境:自由、平等、开放、包容是它的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在那里,社会分层暂时消弭,每个人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都有权力与他人对话,平等的参与公共讨论。
那么,处于东方文化中心的中国,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公共领域?如果存在,又是如何形成的?
何为公共领域
其实,它是个舶来品,最初由德裔犹太女学者汉娜·阿特伦提出,主要侧重于研究政治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而公共领域研究的集大成者当数哈贝马斯,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要素、运行机制,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
资本主义国家对公共领域的蚕食。简单地说,哈贝马斯眼中的公共领域就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介于国家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广大民众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和发表观点意见的咖啡吧、酒吧、沙龙等公共场所。
按照哈贝马斯的提法,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公共空间;二是参与者能独立地、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讨论的话题具有公共性。
公共领域与媒介有什么关系?
哈贝马斯一开始就认识到了大众媒介对于公共领域的决定性作用, 在他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 他赋予媒介当时主要是报刊非常重要的角, 认为公共领域也就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 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他甚至把政治公共领域视做一种“由大众传媒编造和传播的整合z文化”。在其著作中他说“在封建社会, 大众传媒还没有出现, 也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那时的公共领域只是代表性公共领域,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随着信息交流机制的建立, 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出现, 代表性公共领域才过渡到真正的公共领域。”
长安suv可以说,公共领域是在大众传媒作用之下才得以真正形成, 在公共领域中讨论的事情只有通过大众传媒才能够广泛传播, 为公众所知晓, 从而形成公众舆论。
《生活》周刊:报刊公共领域的雏形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观点是建立在他对欧洲国家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这样的公共领域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其扎根的历史土壤是民主社会,是市民阶级对公共权力的批判。然而,中国几千年来的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制度无法为形成哈式公共领域提供土壤,因此,中国的公共领域并非独立于政治之外,相反中国的公共领域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
的政治性质,例如《生活》周刊所构建的报刊公共领域。
《生活》周刊1925 年10 月11 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于上海,是民国时期的一份著名杂志,1926年10月起由邹韬奋接任主编。
邹韬奋没有任何党派背景,自称“以公正独立的精神,独往独来的态度,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牵掣,尽心竭力”地去办《生活》周刊,站在“正义”和“大众”的立场上,不为任何党派“培植势力”。他主张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选材要注重“有趣味有价值”。文风要“明显畅快”。先后开辟“读者信箱”“小言论”等专栏;同时重视处理读者来信,征求读者意见,开展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基本内容仍为对青年进行“事业修养”教育,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前有影响的时事和青年修养刊物。
节能惠民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迅速站到民族解放斗争的前列,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生活》周刊开始大量刊登时事政治材料,逐渐变成了新闻评述性周报,并积极发动抗日捐款、开办伤兵医院。
从创办到查封,《生活》周刊大致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中华职业教育社机关刊———都市通俗文化生活杂志———时事政治周刊。
而对公共领域建构贡献最大的当数第三个阶段,是同时关注政治和市民生活的时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报人的大众立场。是这样评价韬奋先生一生的:“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报人,只有心里装着大众,才能真正成为公共舆论的代言人,才能从大众的立场而不是政治的或者经济的立场来报道民众未知欲知的新闻事件,使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那些没有发言权的最广大人民的声音得以发出,这样的一份报刊也是为
gl350民众所信任的。服务大众的思想贯穿在整个办报过程当中,使得《生活》周刊逐渐成为大众舆论的公共领域,成为大众的报刊。
其次,洞视时局的窗口。大众是分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关心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重心话题,那哈贝马斯所希望的公共领域内大众讨论后的一致性意见是根本没办法形成的。欧洲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咖啡吧、酒吧、沙龙等公共领域,也是源于其市民较强的民主觉悟。
机车
进口高尔夫旅行版最后,读者来信的互动。公共领域的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公共意见空间的存在。报刊作为信息沟通的工具,可以成为公众提供意见表达的平台。《生活》周刊的“信箱”栏目,便是这一平台。“信箱”栏目设立后,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到1929 年6 月,增加到平均每日100多封”,到1932 年5 月,最多时竟日收千封以上,每年收到的来信总数在两三万封”。邹韬奋在编辑回复这些来信时,常常是突破读者个人的小圈子,将这些发生个人身上的小事放在时代与社会的大环境下,以通俗又有教益的语言加以讨论,如此来启发民众,引起共鸣。由于长期秉持这种服务大众的精神,“信箱”栏目才能一直关注民众的生活学习,关注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
读者来信对邹韬奋及《生活》周刊来其实是个引子,而通过它引出具有公共性的话题,在报刊上形成舆论,使报刊成为民众讨论公共议题的场所,逐渐形成报刊公共领域才是其最终目的。
总的来说,《生活》周刊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不代表任何党派发声,只为社会公众代言;同时始终秉持为民众服务的宗旨,解决民众最关切的问题;并且编者与读者间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的同时,仍能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读者以有益的建议。邹韬奋和《生活》周刊是中国近代报刊建构公共领域的首次成功尝试。
微博:构建网络公共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所产生的新型媒体改变了受传双方在信息传播中的不平等地位,公众获得了更多的话语讨论空间。微博的出现更是承载了社会对于“公共领域”的期盼。
微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个性化的传播优势,在新媒体舆论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可行性。近年来,微博多次成为重大舆情的爆发地。微博的平台特性也为这些舆情事件的产生、发酵、高潮提供了一个巨大舆论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目前两个相互独立、并行不悖的舆论场已经形成,一个是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传统官方舆论场”,一个是以微博为代表
的自下而上的“网络民间舆论场”。随着微博功能的不断完善,其公共领域职能也在不断显现。
第一,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这些公众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以及不被剥夺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权利,能够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围绕公众利益的问题展开讨论和论辩。单个的私人
能够在微博平台得以聚集,面向整个话语空间和舆论场发出自我见解和个性化表达,汇集社会公众,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社交关系壁垒,话语权得到空前释放。
第二,自由沟通、充分交流的公共媒介。单向度的、非交互式的媒介形态会导致信息闭塞和沟通缺乏,而在此基础上,就不能体现“私人”的独立性和批判的理性,从而无法形成公共领域。微博的无门槛进驻、微言传播、即时性、互动性、实时热搜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传播格局,传统媒体一家独大垄断话语权的局面被打破,开放性和双向交互性不仅满足了微博平台上私人公众的话语表达,还为公众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塑造出一个不被打扰的公共空间。
第三,作为批判力量的公众舆论。公众舆论应以一种批判的姿态影响权力机关的决策,从而推动公共事务的解决。近年来发生的“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案”“红黄蓝虐童案”等,都是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传播、扩散信息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通过民众舆论压力影响相关部门的决策,进而维护弱势体的利益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不难发现,微博已经成为实质上的舆论风暴中心和事实上中国最主流的媒体之一,推动着批判性公众舆论的形成。然而,微博在具有强大的舆论号召力的同时,也面临构建公共领
域中的一些困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