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今历史上科技成就。
1.东汉:
(1)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意义: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最早的造纸技术是西汉时期发明
(2)张衡发明地动仪(张衡不追求官位高低,官运的飞黄腾达);发明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世界公认最早地震仪器。
2.南朝; 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1000年。
3.四大发明:(宋元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
1)造纸术: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蔡侯纸)。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金刚经》:唐朝印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比欧洲早400年;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3)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火药:①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火箭、火炮”等;③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突火与今天火箭发射的共同点: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中国人却用它作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外国人用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的什么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4. 新中国成立后:
(1)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②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的地点上空实现了和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第三个成功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5年“神舟6号”发射成功,
(2)袁隆平
(1)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水稻专家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籼型杂交水稻) ,实现了水道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称为“杂交水道之父”;他培育的杂交水道被称为“东方魔稻”
(3)863计划:1986年3月,4位老科学家向中共中央写了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一封信,指出:为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向建议发展高科技,得到批示。历史上称为“863计划”。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7个领域作为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8个领域。
5.学习科学家的精神:
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重视品德修养,注重科技创新、刻苦钻研。
二.列举世界历史上科学家及主要成就。
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中“力学三定律”对自然科学贡献最大、达尔文的进化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科学家)的相对论,推动物理学革命,为和原子能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打开原子时代大门.(注意:20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100周年和逝世50周年。)
三.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电力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改良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汽车之家网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共同影响
1.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3.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不断调整;
4.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5.影响了世界工业布局,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上有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总之,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一)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原因:①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主要原因:英国商品大量输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2)首先开始:英国的棉纺织之后扩展到冶金、采矿业
(3)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图)
(4)标志性发明(最重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图)
(5)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6)对社会面貌的影响: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最著名的科学家:美国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2)代表性发明: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3)主要发明家及其成就:①爱迪生:美国的“发明大王”(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②卡尔.本茨:德国人,发明“内燃机”于1885年试制汽车——“汽车之父”;③莱特兄弟:美国人,1903年试制飞机成功;④马可尼:意大利人,发明无线电报;贝尔:电话 
(4)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5)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②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促进了运输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③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缩短人与人的距离,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6)给我们的启示:(得出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起源国家:美国;(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3)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4)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国际互联网的开通;(5)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6)基因工程中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
(7)克隆技术的利弊、如何趋利避害: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和问题,需制定法律加强管理,并严禁克隆人。
(8)特点:①涌现了大量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9)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0)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11)对我国的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12)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使人们更便利、快捷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但中学生上网须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指导,对那些破坏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网吧应坚决取缔。
13)我国如何应对: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4)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但利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比如原子能可以建核电站,也可以造。克隆技术用于医学,会造福人类,但克隆人会带来社会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