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  陈刚 著  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马克思称大众为:密集但“彼此毫不相干”的乌合之众。
大众有一下几个特征:
1.流动性:人生自由是大众出现的前提。哪里有资本,哪里就有大众。这种流动性在早期有助于大众自己的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大众迅速形成一种统一的自我意识与之认同。
2.庞杂性:大众是蔓延于都市的庞杂人。它给人的感觉首先是无法透析的模糊的一团,但是,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大众具有一种投入数的力量,他们沉默地蠕动着,吞食着一切,仿佛黑夜一样。
    同时,高密度的人使人与人之间的特质的区别消失,在都市中,个人只能是大众中的沧海一粟,即使最有个性的人在大众中的机会也只是昙花一现,在这之后他会迅速被无情地淹没在人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众是平均的和无个性的。因而,要制作满足大众的文化产品时必须考虑到这个事实,大众文化不是面向个人的,而是面向类型化的大众。
3.冷漠性。 大众虽然是人的聚集,但并不是为了共同的目的;彼此毫不相干,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常常是漠不关心的擦肩而过。与此同时,社会的监督机能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在大众的海面下,往往隐藏着最极端的特立独行。因为人们之间互不认识,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无须惭颜。因而,“大众仿佛是避难所”,它纵容了人们个性的膨胀甚至罪行的发生。“人不仅是这些逍遥法外者的最新避难所,也是那些被遗弃者的最新麻醉药”。
大众宝来怎么样
快车司机要求4.识字能力。大众一般都具有识字能力,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要求。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由于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大众传媒的民主化,在后资本主义阶段,大众已不再具有与精英相对的阶层的含义。大众被看做是都市人的平均状态,或者说常人,他们对文化的态度具有明显的崇尚世俗的消费主义的特点。
大众传媒在今天的世界中已经被神化了。它改变世界的力量远远超越了人的想象力。在许多场合,大众传媒被同神灵联系在一起:“广播就像《旧约全书》,能听到圣人教诲,却看不到他;电视就像《新约全书》,因为在电视里圣人变得栩栩如生,就像在我们中间一样。”(P9)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化、书面和印刷文化、以及电子媒介三个阶
段。
口语文化:部落文化阶段。 这种文化传播基于人先天具备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信息的传播所带来的利益。但是口语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易受到时间的侵蚀而湮灭,而且它的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
书面文化:使传播成为一种破解和使用符号的技术,这种变化是意义深远的,按照英尼斯的看法,“书面语言的出现使语言脱离了口语传统,向世俗权力转变,结果对空间关系的强调超过了时间关系。”也就是说,书面文化摆脱了方言所造成的文化隔阂,扩大了交往范围。这是国家和民族形成的基础。书面和印刷文化对部落文化的脱离。但是,只有掌握了书面文化的传播技术才能参与到传播之中,而大部分劳动者由于不具备这种技术而被排除到传播的领域之外,于是,传播成为一种权利的标志,成为一种文化的特权。书面文化导致了一个文化贵族阶层的出现。他们拥有书面文化的技术而对文化用于至高无上的控制和阐释的权力,在这种权力的长期熏陶下,他们形成了精细的文化品位和对民众的引导与批判意识,因而,精英文化的传统与书面文化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在这个期间内,民众的文化也在顽强地发展着,由于被摒弃在书面文化之外,这种文化只能借助口语文化的形式,造成了说唱艺术在民间文化的发达。
在麦克卢汉看来,新的电子媒介所形成的文化是向部落文化的回归,这是很有道理的。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文化是文化的发展经过书面文化向部落文化更高层次的复归。电子媒介,书面文化发展的高峰。声音与图像又重新被接纳到传播方式之中。同时,在电子媒介中,声音和图像不像在口语文化时期那样瞬间消失,现代的电子技术使得他们可以永久保存下去,也就是说,电子传媒是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电子椽笔方式中的融合,它使文化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得以传播,从而清除了书面文化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不论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如口语文化一样,电子媒介从传播方式上来看,对使用者没有任何非自然的要求,因而具有真正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而且,无线电波能够穿越辽阔的空间,达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这就使得电子传媒成为有史以来影响最广泛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多媒体、报刊杂志、出版发行等,虽然在大众传媒中还存在着像报刊书籍等等这样的书面文化形式,但在当代传播中他们从制作到发行都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介,比如报纸的新闻传递使用电传,报纸的图片有时候直接从电视中摄得,电子书与软片组成的电子图书馆问世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书面文化的电子化趋势,所以,大
华普海景
众传媒是以电子媒介为主的现代文化传播方式。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关键性因素。P12~13
大众传媒的平等性和广泛性使得它成为大众文化比较得心应手的利用形式。
由于电影很适于在轻歌舞和杂耍表演中插演,因而它最初只被看做与马戏杂耍并列的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在廉价的影院兴起之前,电影主要在狭小的连拱廊或歌舞杂耍大棚中放映,廉价影院的出现标志着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的独立。但廉价影院也主要位于工人区,是大众的消费场所。P13可以说,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就无法全面开展。P14
大众传媒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大众文化最终成为文化产业。大众传媒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结晶,它的工业化的实体成为大众文化的依托,使大众文化可以纳入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网络之中。而且,由于大众传媒的运转过程与工业生产相似,所以可以直接借用工业生产的管理和经营方法。这有助于文化工业的迅速成熟。大众传媒对全球的覆盖技术使得大众文化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形成全球规模的文化市场。P14
人类的文化形态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原始文化是文化的尚未分化的状态,这种文化与当时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原始文化中,还不存在文化的文野,也没有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冲突。当社会对立出现后,文化的发展就进入了古典文化的阶段。在古典文化时期,出现了属于贵族士绅的上流社会的高雅文化和属于普通民众的通俗文化的矛盾。上流阶层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形成优雅敏锐的艺术趣味和完整成熟的高雅文化的形式与规范,而通俗文化则以质朴自然见长。民间文化与这个阶段的通俗文化所指的是同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文化时期,它是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大众体的文化伴生物。在这个阶段,精英文化以对高雅文化反叛的形式承续了古典时代的文化传统,以一种极端激烈的姿态与大众文化构成尖锐的冲突。古典时期的文化是按照社会阶层划分的,而大众与精英在现代社会已不在具有社会阶层的属性,他们只代表着文化态度的差异。P16捷达车怎么样
市民文化与大众文化  :市民阶层处于社会的中间层次,对雅俗两种文化都有机会接触,自身的文化素养使他们产生通过书面文化表现中下层文化的愿望。如明清章回体小说的语言和结构形式具有明显的民间文化中说书艺术的特征,表现出当时书面语与口语文化的融合初期的特征。
上海的市民文化  市民情趣文化产品的制作  商品化和市场机制奠定了上海文化的两个基本的取向:商业化的利益驱使和世俗化的大众导向。  捧妓和捧角P19
工农兵文艺与大众文化:“工农兵文艺”虽是服务于民众的文化,具有通俗性,但它主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存在,其目的是教育民众,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工农兵文艺”都是古典文化形态的一种形式,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一种极特殊的结合。其虽然具有通俗文化的形式,但内容则是被精心组织起来的高雅文化的观念。这种文化现象带有鲜明的乌托邦彩,希望利用通俗文化的形式,使民众接受更高层次的文化熏陶,所以究其实质,它是反通俗文化的,或者说是一种伪通俗文化。因此不能把“工农兵文艺”看做是大众文化的形式。P20——采用电影进行文化宣传的目的之一
对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有的学者做了细致的区分,这些学者认为通俗文化是未被商品化的“俗民大众自为的文化,具有批判和再生的潜力”,而“大众文化乃是一种被商业机制完全掌控的消费文化”。
西方许多文化学家都对大众文化做过概括。理查德•汉密尔顿曾把大众文化的特征归纳为:普及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为年轻人的、浮化的、性感的、欺骗性
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洛文塔尔认为:“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生产过程中,个体的衰微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取代了民间艺术和雅艺术。通俗文化的产品全无任何真正的艺术特征,不过,在其诸种媒介方式中,这种文化已被证明有其自身的真正特征:标准化、俗套、保守、虚伪,是一种媚悦消费者的商品。”而台湾学者杭之曾对大众文化做过这样的描述:“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者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出来的,因而它有着标准化和拟个性化的特。——印度电影的特征化和程式化
综合看来,我们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P22~23
肥皂剧  主要通过利用电视剧的形式展示生活中荒诞滑稽但无聊的细节,成为都市人紧张枯燥生活的调剂
文化生产的另一种方式是对高雅、先锋或精英文化的再生产。
雪铁龙世嘉论坛
在长期的文化消费中,大众磨练出极好的胃口,可以消化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大众的口味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易于厌倦,不断追求新的刺激。(——美剧、韩剧之后印度、泰国等电影在中国兴起的原因之一)离合器换挡精英文化的最可悲之处,在于精英艺术家出于自己的本性所进行的不断创新恰恰暗合了他们天敌大众文化市场产品更换的规律,使得每当精英文化有所发展,大众文化的制作者就会顺理成章地把它纳入市场,填补被大众淘汰的文化产品遗留下的空缺。精英大众为了逃避大众化的结局拼命地加快创新的速度,不断地否定已成为文化产品的自己的过去,大众文化市场与之相应也加快产品更新的速度。在这场角逐中,精英文化在无尽的创新中已显颓态,有精血耗尽之象,而大众文化则乘胜不断地接收精英文化让出地盘,似乎胜券在握,胸有成竹。
大众贪得无厌的猎奇欲望
在西方的文化的文化领域,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宗教文化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的文化矛盾,这三者之间力量的对比使得当代文化的发展跌宕起伏。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在新时期以前,中国的文化是完全意识形态性的一体化整体,没有为其他类型的文化留下任何生存的空间。新时期的开始带来
了文化的转机,即一体性文化向多元文化形态的分化。首先是只是分子试图努力从一体化的文化整体中析离出来,以一种对纯粹的知识性和人文态度的追求同其他文化相区别,由于它同整个社会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暗合,迅速形成极强的文化阵势。在80年代,这种文化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学理论,仍然属于古典主义后期或现代主要阶段的文化形态,具有浓厚的乌托邦彩,根据这种文化对超越的执著特征,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精英文化。    在中国摸索社会主要市场经济道路的初始阶段,既没有市场,也没有大众。即使大众逐渐形成,他们也是出于社会底层,无法掌握文化的话语权。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大众文化发展的难度。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