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0-07-22
作者简介:王丽帆,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
第九代索纳塔———以微博平台为例
王丽帆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01331)
摘 要:网络舆论是网络时代特有的公共舆论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舆论对人们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加大,与人们的生活日益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不仅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众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舆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重点围绕李普曼的舆论观,对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形成的条件要素、环境变化等进行论述,并以微博平台作为具体案例对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公众舆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公众舆论主要具有批判性、公开性、非理性等特点。
奇瑞qq关键词:新媒体;公众舆论;微博平台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30-04一汽大众迈腾召回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产生了很多新兴媒介,同时也展现出了互联网的众多优势。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各类自媒体平台也在不断涌现,智能手机和移动客户端的迭代演进,促使目前所处的时代逐渐变成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下新兴媒体的主要特点是先进化、数字化、自动化,同时也拥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这些特征在开放交互的互联网环境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如今,新媒体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人们的社会参与方式也逐渐被改变,公众对社会的认识和感知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基于此背景,网络平台在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讨论机会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不仅如此,网络平台更是为大众舆论的表达提供了更广泛、便捷、即时、隐秘的渠道和路径。为了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公众舆论的特点,本文首先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的产生、理论来源,以及发展演变等进行简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并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网络公众舆论的传播特点。
一、李普曼“拟态环境”视角下公众舆论的形成
美国学者李普曼最早引入了“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全景式描述,也因此开启了“议程设
置”的早期思想。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一书中认为,如今的社会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人们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无法对外部环境、外界事物进行全面的关注。而且对于一些超出自身感受范围的事,很多人只能借助不同的“新闻媒体平台”来进行了解。因而,公众的行为不单单只是对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反应,也会由于媒介的
“拟态环境”而产生反应[2]
。在《公众舆论》一书中,
2020年高速公路什么时候开始收费问题的基础就是“舆论如何产生”,而外部环境和舆论的产生则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分析人们如何了解外部环境,以及怎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李普曼站在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了研究,区分了社会环境、媒体平台所制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他认为与舆论有联系的环境需要借助不同渠道才能折射出来。如果环境复杂、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那么就不能在“虚拟世界”里得
到现实世界的真相。
在李普曼看来,要想达到宣传的目的,就需要在公众和事件之间设置一些障碍。在公众创造出自身认为合理的虚拟环境之前,要使其和事实真相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公众在接近自身所看到的事物时容
易形成错误理解,而且也无法完全解除误解[2]。所以他提出拟态环境是为了满足舆论发展需求,按照合理的舆论方向,媒体会设置一个拟态环境,防止人们被错误舆论所影响,而产生误解。拟态环境并非现实社会在镜子中的体现,而是借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优化,将选择和加工后的所谓“真相”展现给公众。
李普曼认为,普通公众均属于“局外人”,因为舆论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不具备客观性,所以不如精英、知识分子那样有掌控事物的能力。这样一来,公众在控制舆论的导向时往往会产生偏差。然而,李普曼认为公众的舆论属于真实存在的,并非虚拟的,其能对舆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若单单只考虑专家学者的意见,就可能产生专制的社会制度。因而一些社会人士的参与则能够极大地改善精英专家们的工作,促使专家们能够及时出自身存在的问题[3]。人们借助媒介的“拟态环境”来获得消息,使其并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此外,由于目前的舆论领袖对社会舆论产生的影响也较大,所以人们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很有可能会被掩盖,公众容易被舆论领袖所引导和影响,因而会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使得社会舆论不能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李普曼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大部分的社会舆论在产生时,都会通过多元化渠道折射出外部环境,由此而影响人们所接触的外部环境[2]。所以在拟态环境下,不但人们自身有了一定的限制,同时也有来自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产生了非理性的公民,自然也无法形成正确的舆论。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公众舆论的形成
在社会舆论的发酵过程中,公共领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一书中提到,“公共领域”指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区域,一些和公众舆论相接近的事物会由此而产生。人们能够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对事物进行讨论、分析,也可以对关系到人们利益的事物自由地发表看法。在一些大型的公众队伍中,讨论与交流需要用特殊的方式来进行,同时也要对信息的接受者产生一定影响[4]。如今,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就是这样一种公共领域的媒介。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新媒体使得网络公共领域变得越来越开放、隐蔽和便捷,所以网络公众舆论产生的条件也更为成熟。在网络公众舆论中,人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设置讨论话题,对各种话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产生建设性的意见[5]。在网络公共领域范围里,人们对同一话题展开讨论和热议,有些网民的意见在讨论过程中会逐渐趋同,最终产生体现民意的社会舆论,笔者从中大致总结出网络公众舆论产生的三个重要时期,下文将展开论述。
1.潜伏期。该阶段的关键在于集结社会公共事件相关话题,此话题是在热点事件、政府决策、敏感话题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现实性极为显著。尽管实际的社会事件状况在该阶段表现得并不明朗,但是对于此类事件网民们的参与兴趣却开始变得浓厚起来,只是意见倾向的统一性尚且偏低。
2.高潮期。在实际的社会事件轮廓逐步清晰的同时,共享平台中的议题也随之稳定。在激烈的争论过后,网民们对社会事件逐步形成一致的看法,网络公众舆论也由此到达高潮阶段。事件之后的发展
都会受到网民共同意见的影响。网络意见领袖在该时期的作用也会非常关键。
3.消退期。当民众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实际情况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时,这些社会事件将会逐步被民众忽视,公众舆论也将步入消散期。网民在此阶段对事件的关注度会大幅减弱,把关注点放到其它事件上。
三、微博成为网络公众舆论的重要集散地
微博舆论之所以影响力如此大,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公众情绪的一种直接体现。微博属于人际化、多向性的传播平台,与传统媒体不同,其利用指数式的关系传播可使得公众情绪短时间内得以最大程度地传播。使用微博平台开展网络社交的体不断增多,人们也更加热衷于利用微博来表达自身的看法,与他人共同讨论社会事件。公众利用微博表达个人情绪,成
防盗系统为新闻传播的助力,也促进公众意见的传播,引起相关部门对事件的重视,从而落实治理行为。事实上,新时期下公众情绪已成为诸多领域舆论预判及治理的关键依据[6]。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政治生态语境也由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众对自身意见的表达也愈发重视,也越来越懂得如何维护个人权利。在时代转型的大背景下,公众舆论的监督作用也日益加大,其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大多时候都只是一个
空泛的概念,公众舆论若想切实富有意义和内涵,则离不开网络舆论平台的生成。笔者在深入剖析微博舆论后发现,其与传统媒体时代的舆论相比生成路径、产生价值的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公众情绪的表达会极大地影响舆论走向,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监督官方对事件的治理。
从大众传播的历程来看,可以发现微博实际上具有大众传媒的基本特点和属性,尽管微博已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一员,但其还并未被明确纳入大众传媒体系。不可否认的是,微博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传统大众媒体难以与其抗衡,因此必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微博虽然在大众传播史的发展中只属于一个小小的片段,但其却会在极长时间内带来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微博舆论相较于传统媒体,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情绪化的表达,甚至可以说微博已将单一的传播格局转变成一种自上而下、双向选择的传播过程。
四、以“微博”为主的网络公众舆论平台的传播特点
1.批判性特点
在公共舆论的各项功能中,最为关键的必然是批判性,其基本指向也紧密围绕着政治内容。我国古代政治主要包含舆论及清议两种批判形式,多数人都认为清议属于舆论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参与清议的人几乎为官员或知识分子,而参与舆论的则基本为普通民众,因此把清议归为舆论的一部分明显不具有合理性。以往的政治体制都将集权放在重要位置,统治者完全主导舆论的走向,所以传统舆论仅有
微小的表达空间。但在网络媒体日益发展的当代,舆论表达空间在不断拓展。而微博舆论具备的批判性功能与哈贝马斯所构想的公众舆论的批判功能也较为相近,哈贝马斯认为,公众舆论密切关乎政治正当性,正确利用公共舆论有利于促进政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公开性特点
微博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用户准入门槛较低,用户数量庞大,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受众面。微博的注册没有任何限制,只要将简单的个人信息填写完毕即可成功注册,成为微博平台的一员。微博平台如同一个“网络广场”,每一位微博用户既可以关注自己认识的人,也可以关注无任何交集的陌生人,扩大了个人的社交范围。个人动态的发布往往也是处于一种公开状态,能被熟识或不熟识的所浏览,因此加快了新闻话题的传播和讨论。微博平台可实现实时分享与互动,所以在传播时更可实时传达最新的思想,民众的信息接收速度也大幅提升。此外,微博用户可自由表达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受众已加入信息生产行列,再也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探讨微博热门话题也更加接近“观点的自由市场”。微博将“把关人”的功能削弱,信息不仅可来源于官方机构,也可来源于普通民众,民众还可结合自身的喜好编排信息,将信息上传至微博,从而实现信息传播。微博对信息的把关相对较弱,信息传播管理环境过于宽松,导致很多不良信息在平台中肆意传播。一旦有公共事件发生,微博用户传播的积极性也将更高,所以公共事件在微博平台的讨论也愈加激烈,使其成为民众发表个人意见的中心平台。
3.非理性特点
公众舆论较为注重理性的讨论,且基本上都是面对面进行。而微博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网络民众的情绪化表达为主,大部分都为匿名形式,也正因如此,微博平台才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聚集地。哈贝马斯认为,公众只有在公开地讨论中才能完成相应的政治参与行为。尽管微博舆论当中包含了批判功能,但产生公众舆论的先决条件其并不具备。理性的网络公众舆论平台的形成离不开理性的公众讨论,此外还应构建相应的体制,完善公众对公共权力实践的监督。但目前微博舆论基本上都是非理性化的,舆论中不乏有谣言、侮辱、谩骂等内容。学者哈贝马斯提出,在政治
参与及舆论讨论的过程中,公众都必须要以理性讨论为前提。虽然对于公众的主要阶层构成,哈贝马斯并未明确提及,但可以确定的是能够进行理性讨论的体基本上都是素质较高,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精英人。相比之下,虽然微博舆论构成的公共空间已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批评性功能,但并未明确限制参与者的身份范围,理性讨论及批评方式两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4.意见领袖的影响
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曾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其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的过程必然为媒介-意见领袖-受众。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同时,网民也逐步青睐于利用微博发表自己的意见,将信息与他人共享,也因此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微博意见领袖主要以网络“大V”
为主,其来自于政府、影视、文学、金融等各个领域,这些网络“大V”拥有庞大的粉丝体,其发布的相关信息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引发较大的粉丝效应。社会公共事件的舆情演变多由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所引导,其权威性及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微博平台中的网民实际上并不属于一个集体,但一旦发生公共事件,网民不仅可以各抒己见,也可接收他人的反馈,大家在网络这个平台中共同讨论公共事件。所以,微博意见领袖以及其他网民发表的意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思想,这种表达话语权分散的局面,可赋予网民相应的自由言论权,但同样也会使得个体意见变成体意见,从而影响公共事件的发展。
广州汽车网五、结 语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同时,信息传播的范围会逐渐得到拓宽,信息传播的速度也会变得愈加快速。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却给人们在获取信息时的选择判断带来相应的挑战,要在短时间内寻所需信息变得极为不易,人们难以准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同时关键信息很容易被忽略。所以,网络公众舆论必须要朝正确的方向引导,把媒介议程设置的正面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网络公众舆论若要切实成为可能,那么参与讨论的公众必须是理性且不带有成见的,此时公众需公正、理性地表达意见,需正确判断事实,这对网络公众整体有较高的要求。媒介发生改变后,舆论发生的主客体条件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提高了微博平台形成网络公众舆论的可能性。公众舆论在发展过程中易受到谣言冲击,也因此发展难度加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正确引导网络公众舆论,强化监管,创设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促使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公众舆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HowardHFrederick.Globalcommunication&interna tionalrelations[M].Tokyo:Shohakusha,1996:11.[2]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2-33+12-
14+57-58.
[3] 陈晓东.李普曼的消极公众观———“公众”和“公众舆论”理性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
(13):17-18.
[4] (美)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级社会的类型[M].上海:学林
出版社,1999.
[5] 冯珊.网络公共领域中微博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J].视听,2018(10):129-130.
[6] 韩露.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的表达与治理———评《微博情绪表达与舆论治理研究》[J].传媒,2018
(24):101-102.
[7] 李明德,杨琳,李沙,史惠斌.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理性表达的影响因素、社会价值和实现路径分析
[J].情报杂志,2017,36(9):146-152.
[8] 陈龙.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J].国际新闻界,2009(8):76-80.
[9] 姜红.舆论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读李普曼《公众舆论》笔记[J].新闻记者,2006(2):84-85.[10]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40.
[责任编辑:武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