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
利用
1.大力推进绿发展。
健全绿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清洁生产产业,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管理,打造一批绿转型升级示范标杆企业,提高制造业绿工厂占比。构建市场导向的绿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循环、治污减排、监测监控等核心环保技术工艺、成套装备、材料药剂的研发与产业化。完善绿金融政策,发展绿信贷、绿债券等金融产品。广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共享的能源体系。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新增燃煤项目建设,
推进分散燃煤锅(窑)炉和其他工业燃煤设施淘汰改造。强化天然气储备与保障,有序推进镇村用气,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力度。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奖补政策,力争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显著提高充换电服务便利性。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大行业高能耗企业退出力度。稳步推进园区集中供热、特定区域集中供冷、超低能耗建筑、高效节能家电等应用。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行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履约评价和土地退出等机制,确保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稳步下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水平,推进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建设。加快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固体废物的处置能力,实施闭环管理,建设“无废城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鼓励共享经济、租赁服务、二手交易等商业模式,提高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无废城市”建设
2.强化生态系统保护。
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健全生态系统,提升河流、湖泊等生态涵养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完善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科学划定河道湖泊空间和水域岸线、水土保持等各类涉水空间范围,加强水域空间保护。畅通骨干
河网体系,实施中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活水工程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形成互联互通绿生态水网。优化海洋开发保护,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提高人工岸线利用效率,加强自然岸线保护。加强海陆发展统筹,高品质建设生态海岸带。增强湿地等生态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耕地保护,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加快平原绿化扩面提质。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建设独具江南水乡特质的平原地区森林城市典范,打造沿江、沿河、沿山、沿湖、沿湾等美丽走廊。提升林木和绿地覆盖率,推进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景观道路、景观河道、环村林规划建设和立体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推进全域彩化和靓化,加大彩叶树种和花卉、灌木种植力度,
构建独具特的花卉苗木种植品系。结合河道、湖泊、路桥、遗迹、街区等布局建设一批层次分明、彩丰富的精致花镜。3.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明显改善水环境。深化“五水共治”,打好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和工业园区截污纳管,改造提升污水收集管网体系,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再生水利用率。推进河(湖)
长制提档升级,打造以水系为载体的秀水生态链。科学划定和优化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城市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加强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完善污染监测体系,强化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等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进清洁化畜禽养殖生产,推广生态化种植模式。
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持续推进“五气共治”,全面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深化工业废气治理,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涉气排放企业清单,加快转移搬迁、清理退出。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臭气异味整治,确保生产工艺全密闭、臭气异味全收集。加强扬尘治理,建立和实施统一规范的扬尘污染控制标准,严格建筑、交通、水利等项目施工扬尘监管。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加强移动源尾气治理和机动车环保管理。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提升水路、铁路货运比例。提升应
对重污染天气能力,加强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科学确定应急减排清单和管控措施。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完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建立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推进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造纸、铅蓄电池制造、有金属矿采选、有金属冶炼和危险废物经营等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建立健全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开展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和“低散乱”行业整治,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开展农用地土壤超标点位“对账销号”行动,落实加密监测超标点位、有效截控污染来源、严格管控超标农产品等措施。
4.健全生态文明机制。
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法治体系、能力保障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完善助力绿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以跨界水源地保护、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重点时段生态环境联动执法监管,健全区域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加快环太湖流域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嘉兴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