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前端感知设计方案
一、感知布局设计
1.超限检测区选点原则
不停车超限检测区选址不宜设在平、纵曲线半径较小、视距不良和长下坡等路段。通俗来讲即路面应平直,无纵向坡道,无横向倾斜。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点:
(1)重点布设在省市界入口,加强对运输通道以及超限超载严重路段的监控;同时考虑对重大桥梁、多条国省道交汇点等重点路段和节点的控制;
(2)考虑土地、资金、环境等制约因素,尽量节约资源,集约建设,综合利用。 要充分考虑与收费站、养护工区、服务区等现有公路养护管理设施及公安卡口相结合, 提高设施、设备等的共享利用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方便工作协同。
(3)选点布局与治超执法需求相匹配、与周边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协调,通过科学分析、优化选点、合理布局,尽可能以最少的数量规模控制最大的区域
(4)既要着眼于当前辖区公路网络格局和交通流运行特征,又要考虑未来路网形态变化和交通流分布变化的影响。
(5)称重区应该远离需要加速、减速或驾驶员变道的区域以保证车辆匀速行驶(比如信号灯交叉口,收费站等),此外,还要远离可能造成司机换挡的区域,比如 匝道等。
同时,为了保证建设点位的线形指标,应遵守ASTM E131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Weigh-In-Motion(WIM)Systems with User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的相关规定要求,技术要求如下:
(1)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中心线的转弯半径应≥1.7km。
(2)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纵向坡度应≤2%。
(3)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横向坡度值i应满足1%≤i≤2%。
(4)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150m引导路段范围内应无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5)不停车称重检测区设置位置与同一路段上公路隧道进出口距离不宜小于2km,不得小于1km。
(6)考虑与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互补,如可以考虑部署在交警卡口附近,对于后期通过遮挡号牌逃避检测车辆可有效遏制,将来要实现同交警的联动或联合执法也方便。
(7)信息发布屏安装在称重区域后方200米处,能实现明显的超限提醒作用。
(8)避开岔路口、行人密集区、红绿灯路口等易造成拥堵路段,降低非正常行驶发生的概率。
2.布设方式设计
称重检测区建成效果图
信息发布系统的LED屏为距离称重区域中心位置约200米位置布设;
交通指示牌的布局根据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计规范和要求。
二、亿维锐创动态称重子系统
1.功能
动态称重系统由称重传感器、异常行驶检测传感器、地感线圈和车检器、交通信息采集主机、称重仪表、交通信息处理工作站、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和采集软件组成,通过精密称重算法计算轴数、轴重、轮重、总重的数据,可以瞬间“捕捉”到超限车辆,同时联合抓拍系统的信息,匹配成完整的车辆过车信息并对应存储。
系统完成对被检测车辆主要数据的检测、处理、计算、通信及其它辅助设备的控制、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声光报警等方式提示违法车辆司机。
动态称重检测区域对传感器进行合理布局,包括对称重传感器、异常行驶检测传感器、地感
线圈等器件的在路面全覆盖排布,检测车辆重量的同时,能够分析出车辆异常行驶的行为。如下图所示:
1.1动态称重系统具下基本要求:
(1)动态称重设备允许货运车辆通过不停车检测区域的速度范围为0.5~100km/h。
(2)系统测量车货总重量的称重最大允许误差在首次检验和后续检验以及在使用中检验达到JJG 907-200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中准确度等级5的规定和要求。
整车总重量动态称重最大允许误差
车标志识别图片大全图片
整车总重量
运行速度范围
准确度等级
车辆整车总重量约定真值的百分比
不小于0.5~100km/h
首次检验和后续检验
使用中检验
5
≤±2.5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