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党史博采 / 2018.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①
的目标要求。对于该目标要求的理解,需要厘清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和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治理”一词在现代内涵中的核心,即打破传统国家权力的一元化模式和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方向,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在这一点上,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表现为:其一,明确社会问题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其二,加强社会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其三,促进社会协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
②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取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阐释了社会治理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仅相辅相成,并凸显了深刻的价值取向,对于全面理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具有重大意义。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党和国家的系统领导,协调各方积极参与,以维护社会治理方向的正确性;需要各级政府的依法治理,改变“人治”的思维方式,并接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需要治理手段多样化,充分形成合理有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化解社会矛盾;需要从最基层实现网格化、服务化治理平台,从源头形成综合服务平台。要实现治理方式的系统化、法治化、综合化、源头化,③需要党和政府调动社会各体充分参与的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
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梁 烯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3)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提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的目标。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也将成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即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主要任务。对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解需要把握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关
现代是哪个国家的系,明确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主要目标,并根据当前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性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目标;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梁烯(1992-),男,汉族,江西吉安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4-0038-02
积极性,倾听各方的声音,并在各方协调有序的互动中形成法治、规范的行为和治理模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自由包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即打破政府的垄断和一元化倾向,通过制度设计,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创造力,实现个人和组织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具体而言,在处理好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实现政社分开、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功能等措施,减少政府对社会各方的过多干预,并为社会组织个人的发展提供自由、完善的平台和制度,实现政府从前台把控到后台监管的职能重心转移。
3、创新解决社会矛盾体制——公平正义。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一大表现,即因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贫
富差距拉大导致的社会冲突愈发复杂和剧烈。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共同愿景,但和谐社会的建设,绝不是政府压制下的社会服从和片面同一,而是切实了解并尊重各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平等协商和合法程序真正提高公共利益和各方满意度。在决策前后实现充分听证和公开,拓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推动化解矛盾综合协调机制,让政府成为实现公平正义的践行者,才能真正使政府治理服务于人民,多元参与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有序。社会治理现代化,亟需形成科学完善的监管和防控体系,以维护社会最基本的安全和稳定需求。在深刻总结曾经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经验教训的过程中,着力完善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各种灾害预警和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实现网络化治理。政府在发挥基础建设和主导作用的同时,通过完善
2018.04 / 党史博采研究综述
社会信用体系等培育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个人和组织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内活动,减少社会风险事件的发生。⑤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当前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主要源于政府自身,在国家治理视阈下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和政府仍需起到主导作用,并身体力行。
(一)打破官本位体制,尊重社会主体的地位
官本位本质上是政府基于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而形成的官僚等级普遍化、政府和社会凭借官职等级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状态。政府对于社会资源的长期控制,可以塑造社会,迫使社会不得不遵从政府的行政模式和命令决策,从而使社会各体的自身发展受到极大的扭曲。⑥在政府管控一切,对社会领域横加干涉的前提下,实现多主体的社会治理只能是空想。党和政府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多样化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现实,减少对各种资源的直接控制,给予社会主体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并保障他们基本的治理参与权利和地位,打破政府高高在上的姿态。
(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中央地方职权与责任相匹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政格局总体稳定;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这个目标,要构建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关系,并根据各地实际相对调整,适度增加中央的财政责任。⑦中央在下放财政、资源的同时,强化对于地方政府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管,通过制度设计将政府官员利益与社会公共服务合理挂钩,促使财政和资源真正用于社会治理与创新。⑧
(三)依靠法治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规范良性互动
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充分科学调研形成各层次的立法建议,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另一方面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握合法性原则,在决策前严格按照已有的制度和程序,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对于权力配置、职能享有、责任承担、实施程序等重要领域同歩建立、遵照规范的法制保障机制,并在与社会主体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把握诚信原则和相对稳定原则,因政府过失造成损失的要合理补偿,在治理方式上注重培育尊重法律制度的良好氛围,而不是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朝令夕改,以单纯维稳、打压作为治理手段。政府的法治思维是提高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⑨
(四)完善社会治理的系统体制建设
其一,完善社会政策体系,包括社会政策的公共需求调查、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减少政府决策随意性和因政策失误而造成的巨大成本⑩;其二,构建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畅通公民的维权渠道,完善相应的权利救济机制,尤其是信访和行政审议制度的绩效目标调整;其三,创新社区治理体系,要根据社区和居民的公共需求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形成政府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并推动社区网格化建设,实现从单一的风险防控功能向综合服务载体转变。
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从管理向治理的变迁,不是社会主体被动、象征性
的配合,不是单纯的管理方式的完善,更不是为维护所谓的
社会稳定而提出的权宜之计,而是价值理念从政府本位向社
会本位的转移,人民众真正得到发展自由的过程。政府与
社会虽属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行为逻辑,但应在诸多范围内
形成对彼此的承认与尊重,而不是一方控制甚至同化另一方
的状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政府与社会每个成员不断反思和践行。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
网,2013年11月16日.
②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1-2.
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
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
网,2013年11月16日.
⑤郭风英.国家治理进程中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建构[J].新疆社科论坛,2014(5):2.
⑥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2014(2):9-10.
⑦郑毅.作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基础的“委托——代理”
理论[J].云南大学学报,2015(1):11-12.
⑧关爽.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发
展模式与逻辑[D].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系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6月:第106页.
⑨朱景文.社会治理体系的法制化:趋势、问题和反思[J].
社会学评论,2014(3):8.
⑩蓝志勇.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战略路径[J].国家行政
学院学报,2016(1):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
华网,2013年11月16日.
[2]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3.
[4]郭风英.国家治理进程中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建构[J].新疆社科论坛,2014(5).
[5]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2014(2).
[6]郑毅.作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基础的“委托——代理”
理论[J].云南大学学报,2015(1).
[7]关爽.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
发展模式与逻辑[D].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系博士学位论文,2015
年6月.
[8]朱景文.社会治理体系的法制化:趋势、问题和反思[J].
社会学评论,2014(3).
[9]蓝志勇.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战略路径[J].国家行政
学院学报,2016(1).■
3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