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
瓶颈与对策
魏喜武郝莹莹薛霞
(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2O18OO)
摘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是新形势下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上海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积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打造富有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
关键词: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联合体创新生态
中图分类号:F273.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1)06-0017-007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破局之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强则创新强、经济强、国家强。迅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新形势下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上海正处于全面深入实施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和全球产业集聚高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建阶段。新的形势对上海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需要在
“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勇于承担赢得全球科技竞争的“急先锋”角,不断提升上海创新能级,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上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现状调查
围绕上海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重点调研了企业目前主要的技术创新方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困难、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不利因素以及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应该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情况。
在调查对象方面,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是上海最具创新活力的体之一,也是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主体!具有很好的研究代表性!因此!
我们选择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在调
基金项目: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上海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编号19692101000);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引领态势研究—
—基于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景气调查"(编号176****3100)。
作者简介:魏喜武,管理学博士,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郝莹莹,理学博士,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薛霞,法学博士,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17
查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调查两种方式,此外还进行了部分文献调研。根据统计抽样原则,选择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送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调查样本的行业分布单位:%
行业占比
新能源  2.0
高端装备8.4
生物医药7.4
新一代信息技术33.7
新能源汽车  2.0
新材料  5.4
节能环保  5.0
其他36.1
表2调查样本的企业性质单位:%
小型汽车网上自主编号申请企业性质占比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9
民营企业75.2
外资企业119
其他  5.0
表3调查样本的企业规模单位:%
企业规模占比
小型企业32.2
中型企业51.0
大型企业16.8
(一)企业目前主要的技术创新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自主创新”是企业最主要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此项的企业占比为80%,这意味着上海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高。有9%的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方式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有6.7%的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方式是“集成创新”,另外有2.4%和19%的企业分别选择“引进国内技术”和“引进国外技术”两个选项(图1)。
图1企业目前主要的技术创新方式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
调查结果显示,“市场需求”是企业自主创新
最主要的动力,选择此项的企业占比超过80%,表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
关注的焦点。“同行业竞争”(13.8%)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选择“政策激励”的企业占比仅为3.8%,意味着政策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推动作用相对较小,这一点值得重点关注。而“国际竞争”(1.4%)的影响相对更小,这或与新冠疫情下国际合作减少有关,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恢复和不断扩大,预计国际竞争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会逐步加大(图2)。
图2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
(三)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研发费用投入太高”(586%)和“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52.9%)是目前企业自主创新遇到的主要困难,选择这两项的企业占比均超过50%。有41%的企业认为“自主创新的转化成本太高”,企业保持稳定更重要*有27.6%的企业认为自主创新“风险太大,担心收不
18
回成本”。另外,部分企业认为“企业融资困难”
(23.3%),“缺乏技术研发的装备和条件”"81%)、“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向不明确”
(10.5%)也是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困难。在实地访谈调查中,有部分企业认为技术产业信息渠道较少,不了解相关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也是主要
困难之一(图3)。
(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不利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2.9%)的企业认为
“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不顺利”是目前企业提升自
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外部不利因素。有36.2%的企业选择“相关政策不足或落实不到位”,这意味着虽然政策供给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但如果政策缺位,仍会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部分企业更加关注企业外部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认为“营商环境不友好”(31.9%)、“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功能发挥不足”(30%)、“社会创新文化氛围不够”(23.3%)、“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17.1%)是影响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不利因素。少量企业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外部不利因素(3.8%),主要包括市场与客户接受程度较低以及经济大环境相对较差等。访谈调查发现,部分企业认为区域间创新人才竞争激烈导致人才流失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图4)。
图3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困难
其他
社会创新文化氛围不够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功能发挥不足
营商环境不友好
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不顺利
相关政策不足或落实不到位
52.9
010.020.030.040.050.060.0
比例/%
图4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不利因素
(五)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应主动发挥作用
我们还对企业希望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希望政府“做好创新服务”(78.1%),同时希望政府“完善金融服务体系”(42.4%)、“建立完善多层次中介服务体系”(40.5%)以及“帮助搭建科技合作平台”(37.6%),这意味着企业对更高
19
质量服务的需求较为旺盛。有381%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并落实各项创新扶持政策”,表明创
新政策仍然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还有部分企业(24.8%)更加关注知识产权,希望政府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图5)。
保护知识产权
帮助搭建科技合作平台
建立完善多层次中介服务体系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做好创新服务
出台并落实各项创新扶持政策
其他
比例/%
图5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应发挥的作用
在实地访谈调查中,部分企业希望政府帮助企业开展终端客户的市场推广,助推客户接受新产品*降低企业用人成本,适当降低普通科技人员落户条件。但也有少量企业认为企业发展是自己的事情,希望政府在做好创新服务的同时,对企业不要介入过多。
二、上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
瓶颈及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现场访谈以及文献调研等多种方式对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上海企业整体自主创新水平较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上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面临5个方面的瓶颈。
(一)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
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是制约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的一个主要瓶颈。近年来,上海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性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着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在芯片制造领域,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但目前中芯国际公司也只能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与台积电等技术更先进的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在被中国科技部列为首位的“卡脖子”技术—
—光刻机领域,上海仅有博康集团这一家中高端光刻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且与国际最先进的荷兰ASML公司的光刻机相比,加工精度代差明显&
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会卡住高新产业发展的脖子,企业会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而束缚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海在某些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有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某些领域起步较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起来并不迫切需要,且部分技术也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得到,因此自主研发相对缓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放缓,很多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限制,发展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另一个原因与关键核心技术本身的特征有关。关键核心技术一般具有难度大、研发投入大、风险高、研发周期长、利润回收慢等特征,这使得企业不愿意或者即使愿意也很难独立承担起这样的研发工作。正如问卷调查结果所示,企业担心研发费用投入太高会影响短期利润和持续发展,这也导致企业在核心技术投入上踌躇犹豫,进而导致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停滞不前。
(二)企业整体创新实力分布不均衡
20
上海企业整体创新实力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梯级差异较大,较低水平创新占主体,高水平创新相对较少,这可能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失利风险。导致企业整体创新实力分布不均衡的一个原因是创新资源配置上的不足与失衡。与国外某些发达地区相比,上海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总体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企业处于相对较低梯级的创新水平,这种情况下,还有部分创新资源又过度集中在少数企业,导致创新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失衡。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即使在创新资源过度地集中于少数企业的情况下,上海仍然缺少世界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均不在上海。需要进一步研究创新政策,如何在加大创新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
导致企业整体创新实力分布不均衡的另一个原因与企业个体差异有关,不同企业的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战略等各有不同,由此而导致发展结果存在差异。当然,由于处于高创新梯级的企业相对较少,那么即使在处于不同创新梯级企业之间存在这样的差异,这一差异对企业总体创新实力分布不均衡的影响也可能不是特别显著。对于多数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的企业来说,未来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修炼内功,协同外部创新环境的改善,逐步提升创新梯级,争取有更多企业进入到高梯级创新水平行列,进而改变创新实力分布不均衡的状态。
(三)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不足
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制约上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区域间创新人才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国际上一些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动的限制!上海在高层次
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与深圳、苏州、杭州等城市相比,政策的力度和丰富性相对不足。部分创新人才流动到长三角地区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其主要原因是房价引起的人力成本问题、职业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酬待遇、产业匹配度以及外迁城市的政策优惠等。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选择此选项的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占比超过70%,这说明小型企业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缺失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小型企业在资源占有、政策偏好以及发展能力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差距较大,无法在竞争中引进或留住高层次创新人才。另外!除了高层次的技术研发人才供给不足之外
缺乏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企业家也是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
创新管理是企业能否更好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创新管理的水平决定着上海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企业的访谈结果显示,目前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各项能力提高较快,但同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在创新战略方面,被调查企业认为战略制定缺乏多方面利益相关者参与是创新战略方面最大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战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不协调、战略制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战略制定方法不科学以及战略制定偏离国家产业导向等问题。二是在研发管理方面,缺乏
专业化的研发管理人才和对研发管理投入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运用知识产权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是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此
外还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不熟悉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及无法到合适的中介机构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政府相关政策服务只是外力,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创新管理能力相对薄弱是制约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短板,需要引起重视。
(五)创新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上海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高成本问题阻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成本、人力成本都相对较高,同时还面临社保缴费基数高及个税税负高等其他方面的成本问题。成本居高不下,会侵蚀企业的利润,对企业持续发展不利。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成本问题!这将进
一步降低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从而阻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融资难是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自主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