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点访谈》栏目自1994年4月1日开播以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节目的定位也为中国的广播电视业注入了新风。其批判性、监督性以及党性,虽然开播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依旧为受众所津津乐道,同时也被广电行业所肯定以及不断发扬。
关键词:焦点访谈;节目;定位
《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黄金节目,收视率一直在全国居于高位,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也赢得了大多数受众的信赖。其主要定位为一档社会综合类舆论监督节目,洞察机制的缺失,行政人员的贪污受贿,社会的人情冷暖,承担起一个媒介应尽的社会责任。《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焦点访谈》开播伊始,初步的定位可以概括成四句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明确了选题的范围和报道的形式,极大丰富了电视报道的题材,开拓了新的电视报道体裁。
《焦点访谈》的特定位,在于它批评社会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的舆论监督类节目,这类节目切中时弊,赢得观众认可,成为《焦点访谈》的主打产品,这也正是它的节目特所在。《焦点访谈》寻求到准确的栏目特定位:舆论监督。这个定位既有民意基础,又有政治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失范行为、腐败现象发生,各个阶层的众自然对此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发言权,非常希望到一个公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地方,《焦点访谈》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众这一愿望。如果一概否定对社会上消极因素和负面问题的揭露与批判,那么众将很难相信你的正面宣传,社会上的丑恶行径因缺少新闻舆论的监督而愈加有恃无恐、胆大妄为。《焦点访谈》作为一档政治舆论监督节目,其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曝光,一向不遮不掩,其开播十五年来,揭露了成千上万个违法犯罪事实,为净化社会环境,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推动舆论民主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节目按照业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正面报道、中性报道、舆论监督类报道、专题类报道以及国际问题报道,而其中又以舆论监督报道为主。从开播以来,《焦点访谈》已经曝光了一系列社会违法现象,多年来,其记者队伍也走南闯北,深入虎穴,蹲守现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来拍摄短短的一个镜头,这些努力换来了业界的一致认可,也赢得了观众的极大赞许与信任。比如近期刚刚播出的一期《焦点访谈》中,其对建成不到五年时间里,山东省烟台市汽车东站就成了一座危楼,被百
姓称为”楼垮垮”这个事件进行了曝光。其记者对该站的建设、监理、验收等环节进行了调查,揭露了烟台市交通局、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等部门的违法行为。
同时,《焦点访谈》还定位为一档党和政府”喉舌”的节目,其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符合国家建设的主旋律,打恶除黑,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了使节目既能揭露社会的黑暗,又要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做好”喉舌”工作,其选题工作也就显得分外重要,不仅要切合时代潮流,反映人们所普遍关心并感兴趣的话题、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话题,也要充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不偏离大方向,绝不能忽略正面报道,把握好度。《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在其后的一次制片人座谈会上,孙玉胜进一步谈到:”汽车节目电视制作人员要树立明确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这种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就是节目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形象的说法是’喉舌意识’。再明确的说法是,只能帮忙,不能添乱’。”也就是说,节目还是应该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正面宣传中保持自己舆论监督的特。《焦点访谈》的每一期节目显然都经过精心策划,认真选题,洞悉社会趋势以
及热点话题后再展开一系列调查采访制作等工作。从2009年6月7日的《焦点访谈之八努力保高考》来看,其选题首先表现在积极主动的与中央的中心工作相配合,也就是说当好”耳目”,做好舆情监测。这就是需要策划者及时、敏锐、准确地判断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须加以解决的矛盾,根据中央的政策精神,揭示问题,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节目编辑人员具有吃透政策的深厚功底,同时还要求在选题的策划过程中,必须做到所提出的问题有前瞻性,所选个案具有典型性,还表现在做好”喉舌”,为中央工作提供舆论支持上。这期节目选取了北京和广州两个考场为报道地点,在严防甲型h1n1流感时期,教育和卫生部门为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做了哪些防范,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哪些有利于考生的措施,考场的工作人员又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这些报道也就同时起到了检测和喉舌作用,其既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又是对政府工作的一次宣传。
对于市场受众定位,《焦点访谈》的内容决定了其定位极广,从一般百姓到高层政府官员,节目内容都会引起他们的关心,甚至直接关切到自身的利益。从地理上来看,其定位为应为全国性的,没有地理差别,内容遍及全国各省市县区;在年龄上来说,该节目的年龄跨度也很广,从小学生到耄耋老人都会成为忠实观众。所以,《焦点访谈》作为全国性新闻监督节目,其受众范围极广,影响极大。
《焦点访谈》作为央视金牌栏目,其在定位、选题、结构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节目也必然会有所不足,比如由于体制的原因,节目在考虑到党的政策方针的同时,就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事件的发布以及相关评论的发表;如果过分主旋律,则严重影响人们对于节目的关注程度。所以,节目在内容取舍上存在巨大的矛盾性,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极高的业务水平。
《焦点访谈》如果能够克服一些自身的矛盾性,一直坚持自己犀利敏锐的风格,那么节目必定前途光明,更加受到受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文明.新闻评论的电视化传播:焦点访谈解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郭镇之.聚焦《焦点访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
[3]梁建增.见证《焦点访谈》.文津出版社 2004年版.
[4]baike.baidu/view/43125.htm
作者简介:王碧薇(198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本科新闻系学生,主要研究新闻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