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应该休矣
黑龙江省从2004年推广乙醇汽油,封闭垄断式的经营。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加油站只卖乙醇汽油而普通汽油没了踪影。一些文件、报纸把乙醇汽油说得如何如何好。在电视上还弄来几个“托”,瞪着眼睛在那信口胡说,搞得现身说法是那么苍白、枯燥,毫无根据的也是硬说乙醇汽油如何如何好用。总之,是一片叫好声,很难听到其它声音。
虽说后来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说法:“既费油,又没劲”。“动力小和耗费大。”“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耐烧,同样的数量没有普通汽油跑的远。”但这些说法比起文件上、报纸上、电视上的叫好声显得是那么微弱。
我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节油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三十多年过去了,只要是有可比性的运输,我都进行原始记录,以便日后遇到技术问题能拿出第一手数据。就是依据这些数据,我试验了那些年代里出现的各种所谓的“节油装置”及驾驶方法,关于这些“节油装置”及驾驶方法的效果如何,我是心知肚明的。平时对一些有关节油的信息也格外关注。所以,一直是那些年代里的县、市节油标兵。试想啊:油箱加满的同类型车,装载了同样重量的货物,行驶了同样的里程,来到加油站一加油,加油量却大不相同。别人加油100升满箱,我却只加85升就满箱了。
于是这就有了由衷的喜悦,这喜悦既有精神上的慰藉,又有了物质上的实惠。同样,乙醇汽油性能到底如何,对节油工作的精通程度虽说不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最简单、最直观的对比实验还是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的
一、乙醇汽油的问题
乙醇汽油到底好不好用,在此不用长篇大论地从化学燃烧理论及发动机构造原理去进行过多的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看下面的对比使用记录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乙醇汽油的第1个问题是“烧的多
虎林市水泥厂至密山市珠山煤矿,往返260公里,东风EQF140货车,装载10吨原煤,消耗普通90#汽油62升左右,百车公里耗油23、85升,十多年来一直稳定如此。
    可是在被迫不情愿,毫无选择的情况下,换用乙醇汽油后,就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同样的运输条件下,消耗乙醇汽油67升,百车公里耗油25、77升,一直使用到我退休,基本就是这么个数据。再明显不过了,使用乙醇汽油比普通90#汽油多消耗8%,(有的司机说多
耗10%)。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多消耗8%—10%是一个什么样概念呢?那就是混入普通汽油中10%的乙醇是多此一举的。不混入这10%的乙醇,汽车同样可以跑相同的里程,根本就没有起到缓解汽油紧张局面的作用。使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多消耗8%—10%,这是不可原谅的致命问题所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只要有这一条致命问题,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什么“缓解能源危机、环保、促进农业发展”等等溢美之词都应该就此打住。
有报载:“我国在汽油中添加10%的变性燃料乙醇,则可替代430万吨等量的汽油”。在目前的化学燃烧理论及发动机结构没有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前,我认为用430 万吨乙醇替代等量的汽油只能是一种没有起码常识的良好愿望
                  乙醇汽油的第2个问题是“车没劲
那就是在行驶中急加油汽车有轻微“后坐”现象及重载爬坡降低半个档,但凡有驾驶经验的人都会有同感。至于动力损失多少,因没有测功装置说不准。但以我三十多年的驾驶经验来判断,重载爬坡降低半个档,相当于动力损失至少6%以上。
乙醇汽油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我曾走访过五十年代就开车的一些老人,他们在六十年代初使用过乙醇汽油。谈起当年的情况,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的感受与相隔40多年后我的感受是那么惊人的一致:“烧的多,车没劲”。科学的原理不会因年代不同而改变。乙醇热值低于汽油 ,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必然也低于汽油。将热值低的乙醇混入热值高的汽油,肯定会增加汽车的燃料消耗和降低动力性能。试想一下:把湿柴火混入到干柴火中去,这火还能烧的旺吗?乙醇在其中是做着负功,起着“扯后腿”的作用,而不是1+1=2简单的叠加。没有它比有它更好,正所谓“有它五八,没它四十多”。应该让乙醇到真正能发挥它的作用那些地方去。所以说使用乙醇汽油的必然结果肯定是“烧的多,车没劲”,在货车上使用尤为明显。
那为什么在货车上使用乙醇汽油“烧的多,车没劲”现象明显呢?这就是货车的升功率小(EQF140的升功率为24、90马力/升),动力指标偏低,对燃料的热值特性很敏感。而轿车的升功率比较大(一般在50马力/升—70马力/升或更高),动力指标高。“车没劲”没有货车明显,但“烧的多”和货车一样明显。大排量轿车发动机的高动力性能掩盖了乙醇汽油的先天不足。所以,我也曾询问过一些开出租车的司机,这些出租车的排量小,升功率相对于大排量的轿车要低,他们也都有“烧的多,车没劲”的感觉。
                  乙醇汽油的第3个问题是“出故障”
气温在零上30度以上时,连续不熄火行车,油路无故障产生。可如果熄火停车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再重新启动发动机,因为停车后机罩内气温大幅度上升,油路就产生气阻,既常说的“真空”。必须将汽油泵降温后,再泵油才能启动着发动机。
我驾驶的EQF140汽车十多年来,使用普通汽油从没有发生过油路气阻现象。别人驾驶的EQF140汽车也没听说有油路气阻现象。可换用乙醇汽油后就发生了气阻,只要气温在零上30度以上,这种现象肯定会发生,非常准。要知道,在机罩内那么高的气温下,给汽油泵降温,那可是相当辛苦的差事,很遭罪的。
看来,我的这些感受印证了网上那些微弱的声音。遗憾的是这些微弱的声音没能挡住乙醇汽油的大面积推广。
二、大量生产乙醇有必要吗?划算吗
仅从发动机排放这一小链条来看,乙醇汽油好于普通汽油,这倒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是在现发动机结构下“烧的多,车没劲,出故障”条件下实现的。在汽油中加入体积10%的乙醇,环保指标好转是很微不足道、很有限的。况且乙醇原料的从种一直到收,再到工厂化生产,在
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既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势必又会产生许多新的污染来。推广乙醇汽油(我认为是伪产品)是否划算呢?还有道理吗?很值得充分论证!
所以,有报载认为:从整个社会大生产的链条来看,制造乙醇是赔本买卖。除了新的污染存在,从能量交换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通过农作物制取乙醇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要大于乙醇作为燃料所释放的能量。”“利用谷类制取乙醇需要付出比这些乙醇燃料释放出的能量多29%的能量投入;对于由草类制取乙醇,需要付出45%的额外能量;如果利用木头等材料制取乙醇,则需要付出57%的额外能量“。这样看来,推广乙醇作为燃料肯定是不划算的。只不过是这些说法没能那么具体、直观地体现出来。从我掌握的知识来看,我是相当地同意上述看法的:生产乙醇,得不偿失。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粮食出现了一些阶段性剩余,粮库里有了一些陈粮。用这些陈粮来制造乙醇,虽说要消耗的能量比乙醇燃料释放出的能量多29%,但总比陈粮烂掉还是强一些。但规模不宜过大,那点陈粮怎么能支撑起庞大的汽油替代品产业呢(且不说汽油替代品性能如何)?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以及适宜生长林草的土地面积都无法与美国、巴西这样的国家相比,粮食安全将长期是第一位的大事情。
用已经不能食用的陈化粮生产乙醇是陈化粮的出路之一,实属无奈之举,这没什么可说的。陈化粮囤聚在粮库里,国家财政有负担;而用陈化粮生产乙醇,国家同样还要对生产企业给予补贴,也许比粮库里的陈化粮补贴更多。但总之是不能让陈化粮白白烂掉。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生产出来的乙醇又有什么用呢?最起码把乙醇掺入汽油中是在那白白地糟蹋财富,我觉得真是不可理解,简直就是荒唐之举。“物尽其用”绝非等同滥用。事实上把乙醇混入汽油中,已影响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的性能相比,那是一目了然的。乙醇汽油的推广实际上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天文数字的资源浪费。问题的关键是,不论是为了消化陈化粮而生产乙醇,还是为了所谓的缓解石油紧张用新粮及其他农林产品生产乙醇,乙醇根本就没有达到政策制定者和“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好。因为乙醇本身的性能决定了它不可能达到那样好的地步,这是在“用事实说话”。没有这些成本高昂而性能低下的乙醇,汽车同样可以行驶那么多的里程,而且使用性能不受影响。
、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
以往搞节油试验的总原则是:在略降低汽车的设计指标,而不降低汽车在经常使用条件下的性能,进而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乙醇汽油推广也应参照上述原则。而乙醇汽油在使用中却
正相反,是降低汽车在经常使用条件下的性能(重载爬坡降半个档)而又多消耗8—10%的燃油。
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搞封闭搞垄断经营肯定是不得人心的,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要求。一种产品究竟如何,消费者不会全听宣传也不会不听宣传,谁也不是傻子,最起码他可以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吗。你既然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产品,还怕消费者不买账吗?用不着还搞个省政府令,又建立乙醇汽油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好东西、硬往外送”。应该相信消费者还是有最基本的鉴别能力的,乙醇汽油又不是有着多么高的科技含量,鉴别它是否好用并不需要多么精深的专业知识。就像报载的:“有些没有完全封闭的试点地区,曾出现过消费者宁肯舍近求远,排长队加普通汽油,也不愿加近在咫尺的乙醇汽油的现象”。是的,如果有选择的话,包括那些“托”们,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他也不会去加乙醇汽油,因为事情在那明摆着
                黑龙江省虎林市建设局住宅楼4单元401
                                范国利
                            2006712
                    再论乙醇汽油应该休矣
我对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评价: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祸国殃民的一场闹剧、悲剧,荒唐至极!不知这场闹剧、悲剧还要上演多长时间才能收场!这种愚蠢可笑又可悲的闹剧、悲剧在当今中国居然上演了十多年,很大程度上是对“乙醇汽油”说不的人“人微言轻”,没能引起经济决策层的重视与考虑;如果是一些“权高位重”的人发表同样的见解,我想情况肯定不一样,或许这场闹剧、悲剧早就收场了。真是悲哀呀!
2004 ,我对乙醇汽油的性能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所以就投稿《中国汽车报》,对“乙醇汽油”说不。这与当时的所谓主流论调是南辕北辙、截然不同的。可想而知,对我这种唱反调的文章,报纸没有登。既然报纸不登,2006年我把《乙醇汽油应该休矣》贴在网上,马上引起不少的支持。可我以及支持者毕竟都是“人微言轻”,所发表的言论并没有引起经济决策层注意,一晃七年过去了,乙醇汽油这种伪科学、伪命题、伪产品还在继续着,再写此文,继续表达看法。
我从1972 末学习驾驶汽车至今已有40汽车节油产品年了,始终对汽车节油工作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近乎于痴迷。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在实践中学。40年的驾驶经历,也可以说是潜心琢磨研究“汽车节油与提高动力“的40年。为此,我试验了我所能弄到的作用于汽车供油系统、点火系统上的 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节油装置;各种驾驶方法对比;提高压缩比,重新匹配化油器;配气相位角度调整等等,只要一听到有新的节油或提高动力的方法,只要条件允许,我都要亲自试一试,看看其效果到底如何。可以想象,40年来,进行了无数次的摸索、试验,什么装置可用,什么方法可行,我还是心里有数的。结合运输生产,只要是有可比性的条件,我都做好记录,以便做对比。这种对比试验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在相同的运输条件下,不同方法的耗油记录及动力表现;二是与同事们在相同的运输条件下,各自的耗油记录及动力表现。特别是那些线路里程、货物品种、载重量等长期不变的活,这种活一干就是十多年,使我有充分的时间琢磨、研究、试验汽车节油与动力上的问题。比如说:从密山市珠山煤矿往虎林市水泥厂运煤,载重10吨,往返260公里,通过摸索、试验,,普通90#汽油消耗62升左右,百车公里耗油2385升,而且动力表现强劲。多年来一直稳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