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建机制,组建专项工作组,由两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业务处室(局)、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并确定1名日常工作联络员。
(二)主要职责。贯彻落实《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建设规划》,结合职能职责,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相关司(局)对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落实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协调推进合作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等;及时按要求向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计划、总结等相关材料。
(三)建立重大事项会商机制。按照“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可采取调研座谈、互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等支持政策,相互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协调解决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等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设立联合推进办公室
四川现代(一)领导小组下设联合推进办公室。联合推进办公室分别设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四川
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办公室主任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人兼任,两省市农业农村部门落实专人,负责联合推进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二)主要职责。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推进会议方案,做好会议筹备工作;按照领导小组要求,承办川渝毗邻区(市、县)重大专项规划或方案的批复等工作;开展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绩效考核工作;按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等有关单位要求,及时报送工作计划、总结、宣传等材料;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建立务实高效的沟通会商机制。根据具体工作需要,且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可采取干部互派、集中办公、互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起草重要文件等材料,相互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强重要成效和典型做法的宣传推广
各专项工作组及时报送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的重要成效和典型做法,联合推进办公室加强典型梳理和总结,通过适当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建设规划》重点任务,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建设走深走实,特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成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撂荒地整治成果,推动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扩面增量,试点推进“千年良田”工程建设,抓好冬水田开发利用和“鱼米之乡”建设,开展“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粮油园区建设,开展粮油绿高质
高效示范创建,扩大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效益保险覆盖面。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粮油处、农田建设处、耕地质量处、乡村产业处、渔业处、计财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农田建设管理处、渔业渔政管理处、特产业发展处、计划投资财务处)
(二)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保持生猪生产稳定,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模式,带动小农户科学养猪,优化区域内养殖和屠宰产能布局。推广生猪活体贷、生猪圈舍抵押贷。大力完
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化川渝两地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大力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加快推进P3实验室建设。(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畜牧处、兽医处、乡村产业处、计财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饲料兽药处、计划投资财务处)
(三)打造优质高效现代特产业集。加快建设优质蔬菜、柑橘(柠檬)、蚕桑、水产、茶叶、中药材等产业集,推进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禽兔产业发展。实施山地肉牛产业集和肉牛肉羊增量提质项目。打造生猪、肉牛及肉羊全产业链。重点支持泸州与荣昌永川江津,内江资阳遂宁与荣昌潼南大足,长寿与广安,达州与开州梁平垫江等交界地带共建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022年川渝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产量保持稳中略增。(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产业处、加工处、对外合作处、渔业处、畜牧处、经作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特产业发展处、渔业渔政处、交流合作处、畜牧兽医局)
(四)打造成渝都市现代高效特农业示范区。推动《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
落地落实,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都市现代高效特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深化都市圈农产品保供合作,加快推进成都益民集团安岳保供基地、什邡蔬菜保供基地、重庆主城都市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产业处、粮油处、经作处、畜牧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特产业发展处、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畜牧兽医局、科技教育处、交流合作处)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一)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共建内荣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体方案》落地见效。加快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及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争创一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加快建设畜牧科技城及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内江、自贡、巴中、万州等区域分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继续建设西南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推动研发适合川渝丘陵山区的轻简化、智能化、复合型农机装备。大力推进数字“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打通数据瓶颈和“信息孤岛”,实现川渝农业农村
开展示范推广。组建4个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科教处、信息化处、农机化处、畜牧处、兽医处、加工处、计财处、乡村产业处、发展规划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
技教育处、农业机械化处、畜牧兽医局、计划投资财务处、市场与信息化处、特产业发展处、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
(二)建设西南特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区域性畜禽基因库。深入推进种质资源普查保护与利用,持续实施科企联合攻关,推进国家级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南繁基地建设,扶优种业企业,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四川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用,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重庆市国家重点区域畜禽基因库和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出台《四川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和《重庆市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重庆区域性生猪种业创新基地建设,支持成都和绵阳分别创建区域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和畜禽种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业处、畜牧处、粮油处、经作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科技教育处、畜牧兽医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特产业处)
三、大力拓展农产品市场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强化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建设追溯示范企业或农安智能化监管示范点300家(个)以上。认定登记绿、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300个以上。支持10个市县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提升建设,鼓励品牌企业在川渝开设专营店、实体店。加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建设,持续推进农产品网销行动。“巴味渝珍”授权产品稳定在650个左右。依托线上线下各类展示展销平台,加强“天府龙芽”“天府菜油”“涪陵榨菜”“
三峡柑橘”等品牌宣传推介。(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安监处、乡村产业处、市场品牌处、信息化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处、特产业发展处、市场与信息化处)
(二)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上下游衔接、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高效运行的农产品仓储保鲜体系,川渝两地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改扩)建设施1000个以上,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累计达到6000个。培育认定重庆市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达450户。(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场品牌处、加工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特产业发展处)
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建设
(三)扩大农业开放合作。认定重庆市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5个。做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实施好中国-FAO南南合作乌干达三期项目,开展好成都市青白江区等13个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政策创设试点试验,支持四川楚瓦什农业园等6个农业合作示范区提档升级,指导国际辣椒联盟(WCA)重庆办事处开展交流合作,实施中新(重庆)农业“双百”合作计划。联合举办中国天府(四川)田园农业博览会和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活动,在农博会期间设立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高峰论坛。(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对外合作处、市场品牌处、发展规划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特产业发展处、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建设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推动落实《“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建设资阳、大足、潼南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先行区,试点建设一批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在乡村治理中全面推广运用清单制,做好全国乡村旅游试点示范,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协作,创建第三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成开放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推进成渝农耕文明交流展示。(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处、乡村产业处、合作经济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宜居乡村建设协调处、特产业发展处、乡村治理指导处)
(二)共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协同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引领成渝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大足安岳、荣昌隆昌、梁平开江成渝现代高效特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建设。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合广长环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毗邻区(市、县)探索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规划建设。(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展规划处、乡村产业处、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处、科教处、粮油处、渔业处、经作处、计财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宜居乡村建设协调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渔业渔政管理处、特产业发展处、计划投资财务处)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升级,加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
持续开展示范社建设。指导合作社依法办社,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丰富合作社办社模式。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培训高素质农民,推进手机“新农具”应用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出台《重庆市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加快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中国农服”平台。在梁平、永川、忠县、垫江4个区县开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设第二批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市、区),评定省级示范服务组织。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持续搭建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乡村产业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特产业发展处、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发展处)
(四)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拓展国家级改革试验区试验任务,开展首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扩面深化,指导巴南、合川、铜梁、荣昌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试验工作。积极推进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持续推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指导成都农交所稳步推进在广安、巴中等其他市(州)设立运营农村产权交易分支机构。推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与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加强合作,共建成渝农业资源资产信息共享平台。深化农村承包地管理与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合作经济处、政策改革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村改革处、宅基地管理处、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
(五)接续推进周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农领〔2021〕9号)、《中共重庆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委农办〔2021〕123号)贯彻落实,督促脱贫地区实施特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财政投入,川渝确保将产业发展作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重点,四川各地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占比不得低于50%,且不低于2021年的资金占比;重庆确保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57.5%。加强金融服务,重庆市脱贫区县100万元以下的担保项目,继续执行政府性担保机构担保费率不超过1.5%政策。重庆市过渡期继续安排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600亩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产业技术顾问制度,实现脱贫地区主导产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培优壮大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完善产业发展与脱贫户利益联结机制,防范产业发展风险。(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其他各有关处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计划(下转第9页)
行业指导
育种,才能从源头上保护好我国珍贵的农业种子基因资源不流失,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才能应对国际生物技术品种垄断、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环境污染和提高粮食单产等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科学规范的生物育种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能够为生物育种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当前,我国生物育种实现了总体跨越,部分生物育种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生物育种研发大国,一批自主克隆的重要性状基因应用于育种,生物技术品种遗传转化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完备的生物育种产业化体系和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国产抗虫棉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水稻在美国获准上市,耐除草剂大豆在阿根廷获准种植;优质功能稻、抗旱节水小麦、抗旱玉米、抗虫大豆、耐盐碱棉花、抗蓝耳病猪等生物育种取得重要进展。育成新型抗虫棉188个,国内市场份额占99%以上,创造经济效益500亿元。我国自主研发的3个生物技术玉米和2个大豆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当前,尽管还会听到一些怀疑或反对生物育种的声音,但生物育种创造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经过20多年产业化和科学知识普及,社会对生物育种及安全性的科学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生物育种及产品。对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应该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科学事实和真相是揭示生物育种安全的唯一途径。有些人出于对安全的顾虑而对生物育种产品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异议者或反对者对生物育种科学知识并不懂,他们往往受有些媒体的不实报道、妖魔化转基因言论等负面信息影响而“人云亦云”。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新媒体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快、直接、传播内容真假好坏并存、混杂难辨”。因此,关于生物育种问题,公众只有坚持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才能了解真相和事实。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品种都是经过逾10多年严格食用和环境安全评价获得国家安全证书
的作物品种。人类生物育种产业化20多年的历史表明,凡是获得安全证书的生物技术作物都是安全的,都可以放心食用。
从全球生物育种产业化历史看,生物育种在经历了技术成熟期和产业发展期之后,当前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新机遇期。经过20多年的生物育种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科学普及,当前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因此,要抢抓当前全球农业科技革命的新机遇,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避免重蹈一些重大研究领域“起步早、进步慢、差距大”的覆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失去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
(作者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投资财务处,其他各有关处室)
五、推进长江上游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农业农村污染跨界协同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中央督察涉农环保问题整改为契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始终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行食用农产
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生态处、安监处、粮油处、畜牧处、渔业处、耕地质量处、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畜牧兽医局、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处、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渔业渔政管理处、省水产局、综合执法监督局)
(二)加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农牧业协调发展。巩固提升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退捕渔民生计保障。大力开发利用成渝毗邻地区丰富的大水面资源和冷水资源,共同建设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带。深入开展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开展渔资打假暨放心渔资下乡活动。(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渔业处、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综合执法监督局)
(三)加强农业执法合作。健全完善川渝两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跨部门跨区域的案件线索移交、复杂案件联合协同办案、区域协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川渝两地农业综合执法协调配合,针对长江禁捕、品种权保护、农资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要案联合执法行动。大力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和示范创建工作,联合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才交流计划。加快川渝两地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责任单位:重庆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种业处、渔业处、安监处、粮油处、兽医处、信息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种业发展处、渔业渔政管理处、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处、畜牧兽医局、市场与信息化处)
(上接第7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