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休闲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编号:XXTYCY2020C02)作者简介:
赵可悦 李洪玲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谢玉萍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部分人开始偏向于选用旅游的这一休闲方法,推动了国家旅游业的向前发展。结合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文化资源,拓展旅游文化要素。文章从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路径,希望能够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路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民族旅游业开始获得大力发展,并且开始不断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进去,让民族体育资源备受重视,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变成发展趋势,四川省地域资源丰富,其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的有机
结合,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为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带来重要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的意义
(一)减少消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地域内包含具有地方特的民族体育项目,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民族地区逐步削弱了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始消失不见。大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运用口传身教的方式实现传承的,随着传承人的逐步减少,消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多。为了良好的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良好整合,减少消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旅游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体育旅游开始变成体育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大重要构成部分。体育旅游开始变成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方法,民族体育旅游开始变成民族地区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表现出不断向前发展的态势。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旅游的包装后,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能够开办具备民族特的体育竞赛,创建特村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刺激消费,拉动消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交通设施与基础设施,为地方居民增加收入,推动了民族地域经济发展进程。
(三)保护与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资源融合,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能够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类型作为发展旅游的资源库,为国内外游客带来比较强的吸引力。现如今,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含赛马、摔跤等项目。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地区组织民族体育运动会、节庆活动等,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二、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的影响因素
(一)资金因素
四川省经济虽然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其经济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非常突出的矛盾,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实力薄弱,国民经济发展也面临比较大的不良因素,与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对比,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悬殊,政府投入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方面的资金少,旅游发展环境优势并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招商引资的效果,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速度。(二)设备欠缺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配置配套设备,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具备针对性与特殊性的效果,体育产业要做好配套。可从实际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设备缺乏,新的设备很难满足旅游发展要求,传统设备也得不到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场地十分有限,缺乏器材,交通落后,严重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三)宣传不够
四川省民族保持淳朴的民风,大多数地区始终将传统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发展不先进,人们思想传统,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意识不强。根本未能采用宣传的手段,促使人们转变观念,也未能真正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这就造成无法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全面认识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内容,吸引不了旅游者的兴趣,更不能助力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进程。(四)品牌因素
四川省由于没有接受到长期政策支持,少数民族无法得到理想的统筹、写作发展。当前的体育旅游项目也只是停留在搭建简易舞台、单一的表演项目上,游客很难融入进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有力的宣传。民族不具备创新能力,很难准确认识体育旅游品牌,在进行产品设计中存在较为显著的雷同现象,项目深度不足。(五)人才因素
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中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水平较低,教育方面倾斜度不高。在地方民族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
体育表演中,所参演的人员大部分是村寨中的青少年,由于他们并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只是了解体育文化,不精通精髓,直接对游客的体育旅游满意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三、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路径
(一)加大投入,强化融合意识
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始变成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一大焦点,受到四川省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主要指导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管理部门的责任感,体育与旅游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制定出科学的体育旅游发展方案,做好监督控制,完善政策的保障系统,提出优惠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做好体育旅游行业人才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主动鼓励各大高校、科研所增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力度,解决其中问题,把重点放到开发旅游市场、完善场地器材、深化体育文化内涵方面,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理论更具指导性效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沟通协作,提高旅游引力
构建起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的文化空间,要良好有效协调好文化资源所有者、旅游服务者、政府与开发企业之间的关系,构建融合的文化空间,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所有者为核心,地方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开发企业负责进行资源开发,不同主体发挥不同的作用,保证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四川省地方政府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资源之间的融合投入充足的资金,大力开发这方面的资源,给予政策与制度保证,完善基础设备,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有者需要与市场规律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打造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表现种类,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社会和经济效益,将地方居民与政府进行联系,建立起沟通协作的制度,旅游服务这要做好对文化空间产品的销售工作,掌握游客的需求,从而在这个基础上,丰富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加强旅游的吸引力。
(三)广泛宣传,扩大旅游客源
四川省民族地区要充分运用优势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开始变成民族地区的重要选择。大部分民族地方开始通过组织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当作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方法,主动宣传、推广,加强旅游内涵与层次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此外,还能发挥出网络的作用,或者是通过电视、海报等多重方法实施宣传,尤其要强化与旅游网站之间的合作力度,采用、微博、抖音等平台呈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宣传与推广充满地方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进而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度。
(四)打造品牌,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文化,旅游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一大载体。从地理环境角度来分析,少数民族聚集在边关地区,风景优美,体育活动丰富、体育服饰多彩。因而,在民族集聚的地方,要对旅游与体育几何的模式实施大力推广,利用政府引导的方法,挖掘出传统民族体育的经济价值,综合民俗风情、节日习惯,采用多种方法实施表演,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通过建设体
育市场品牌,
发挥出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为经济建设带来贡献,促使当地经济繁荣发展,为助力文化资源增值带来重要作用。
(五)系统开发,构建旅游网络
四川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作为四川省文化的一大分支,游客的旅游体验从空间范围上来讲,不能单纯局限在体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需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创建更大的文化发展空间,强化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让文化空间产品类型越来越多,创造出更大的游客体验范围。从地方旅游开发角度来说,联动发展多种旅游资源不可或缺;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角度来说,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资源无法充分满足游客体验的问题。特别是在交通落后、自然风光不完整,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民族地区,把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资源融合起来,联动开发。面对旅游业已经相对发展程度的地方,能够运用“一票制”的方式,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其他资源联系起来,一同作为旅游资源实现开发目的,让游客体验时,通过一次性付费,体验到更多的风景。
(六)重视人才,提高旅游质量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缺少不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与经营人才作为关键性影响因素,我国体
育旅游人才数量不足,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经济发展的区域,目前只有几个高校培养体育旅游的专业化人才,人才少造成总体服务体系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限制了体育旅游的健康良好发展。教育部把民族传统体育设置为一个专业,要结合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出社会专业人才,构建起高素质体育旅游从业团队,确保体育旅游长久发展。此外,还能充分运用四川省民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基地与培训网络,更好地培养出大批人才,提高旅游质量。
总之,旅游业发展前景广,将体育文化与旅游进行融合,获得相互推进的作用,构建起供应的格局,才能真正挖掘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面对新形势背景,四川省民族地区要做好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坚持市场导向作用,从地方特体育文化出发,培养高素质人才,到科学的融合路径,助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松蓓,贾茜茜,赵月杨.四川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育人路径研究——以四川旅游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为例[J].中华武术,2021(01):82–85.
[2]赵西巧,郑斌.民族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33):186–188.
[3]王洪珅,韩玉姬,韦晓康,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发展中的问题及纾困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0):145–156.
[4]李晨曦,余明荣,殷明越,等.“精准扶贫”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互动机制研究——以四川凉山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1):63–64.
[5]刘海东.四川藏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及利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8):55–56.
11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