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与配件
0引言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创新能
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不断
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汽车专业人才,
但是在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中,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的缺口始终非常大。在这个背景下,全国约有140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三年制高职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以满足我国汽车
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实施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许多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
高职院校均根据自身情况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工学结合”来提高
四川现代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
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1“四段式”工学交替的内容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英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工学交替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
础上,从“八五”和“九五”期间试点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经久不衰。这主要是因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了市场需求,特别是其以职业为导向的理念大大促进了高等职
业教育的发展[2]。所谓工学交替,“工”
是指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中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学”是指在校内进行课堂授
课或实训教学。“交替”是指校内教学与企业内的生产性实
践活动轮流替换进行,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学交替实质上是一种现代职
业教育制度,是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与学校本位学历教育的紧密结合,是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其核心要素与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3]。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采用
的是“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1+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把高职三年六个学期划分为“1+0.5+1+0.5”四个阶段,第一个“1”是指第一学年,
也就是第一、二学期,
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堂或实训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第一个“0.5”是指第三学期,安排学生集中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
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第二个“1”是指第四、五学期,
学生进行校内专项技能和拓展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专项技
能、专业核心能力;第二个“0.5”是指第六学期,学生在企
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为毕业
后参加工作做最后的准备,由此形成“四段式”工学交替人
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
育人,全面锻炼学生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
完善与企业搭建的实践体系。
2“四段式”工学交替的实践与成效
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与中嘉汽车制造(成
都)有限公司、
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川内整车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了学校与企业、
专业与产业、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共
同实施“1+0.5+1+0.5”的“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到目前为止,“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汽车
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已经实施了六年。
下面具体介绍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效。
新生进校后,第一学年安排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文
化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德育教育课,
以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因学生刚进入大学,还需时间去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和学习特点,再加上课堂授课和实训教学的任务较重,所以在第一学年
不适合安排工学交替实习。第一学年结束后,
学生已经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对汽车结构的组成、机械原理、工程识图、普通生产工具的操作使用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
解。这对学生熟悉生产环境,
快速进入角,具备生产岗位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们在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到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或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工学交替实习期间学生在企业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参与真实生产,这些
岗位包括汽车覆盖件冲压、白车身焊装、车身涂装、总装、
物流和质量检验等,
并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在这些岗位间进行轮岗,
使学生有机会在尽可能多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技能水平。在工学交替实习中,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生产实践
有机的结合起来,既锻炼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又开阔了眼
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知识的理解,
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简介:李健(1982-),男,山东青岛人,工学硕士,助教,主要
研究方向为车身焊接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
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等。
“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李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国内高职院校“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实践情况,分析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工学交替;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人才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 (2021)05-0230-02
·230·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企业会向实习学生按月发放略低于正式员工的实习工资,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学生的经济来源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另外,有几门校内专业实训课还可以在工学交替实习过程中同步进行,如汽车构造与拆装实训、电器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焊接实训和汽车装配与调试综合实训等。这样可以突破学校场地和设备的限制,有效地提升了实训条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期间,学院还会安排一至两名本专业的青年教师常驻企业,与学生同住在职工宿舍,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每日巡查指导,保持与学生的紧密联系,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妥善解决,有问题及时反馈,起到学校和企业间纽带的作用。实习指导教师既要处理好学生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又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生活问题、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还要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工学交替的实习报告、实习总结等各项资料,并按照学院规定完成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的各项考核。学生工学交替实习的最终成绩要做到公平公正,特别是对于在不同企业参加实习的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打分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最终打分时可采用先按照日常表现打分,再进行分数合理折算的方法,确保实习成绩的公平性和真实性。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实习指导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熟悉整车制造企业最新的生产设备,学习行业前沿的制造工艺、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等专业知识。这些工作内容都将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逐渐成为本专业的教学骨干。教师还可以将学习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到以后的校内教学中,使教学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四、第五学期,学生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与产品检验、发动机铸造工艺与装备调试、汽车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汽车装调与检验等专业核心课程,这些专业核心课与学生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相衔接,学生可以将工学交替中学到的知识、获得的经验和感悟与专业课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第六学期,学生再次离校到企业进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在工学交替期间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优先与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签约,获得正式的工作合同,轻松解决了就业问题。
3“四段式”工学交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课堂教学时间缩短
第三学期的工学交替实习和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加起来一共有一年的时间。而高职学制三年,这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仅有两年,专业课教学时间由于工学交替实习而被压缩,这导致在校内的每个学期要学习的专业课门数较多,学生课业压力较大,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选择两门非核心专业课,如汽车专业英语、工厂现场管理等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实习期间的休息时间自主学习,任课教师在线指导答疑。这样一
方面使专业课学习有一定的连续性,不至于被工学交替实习完全打断,延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不需要在工学交替结束返校后重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另一方面使课堂教学时间压缩较大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3.2学生不适应环境的转换
工学交替实习使学生所处的环境从相对舒适的课堂转换到紧张繁忙的生产车间,环境的突然转换难免使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并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这就需要驻厂指导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迅速适应新环境,进入新角,顺利完成工学交替的实习任务,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遵守纪律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3兼顾三方利益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合作企业和学生三方的通力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持续顺利的运行。如果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那工学交替就难以持续运行下去。任何一种类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如何平衡三方的利益,想方设法达到“三赢”的效果,如学生在适当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下工作,学生实习的岗位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还有就是劳动报酬要适中,提高学生参与工学交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参与实施工学交替的
企业来说,要让他们能够得到切实的实惠,如优先签约优秀毕业生、降低生产成本、政府税收优惠等,而不只是简单的义务培训学生的校外基地,从而提高企业参与工学交替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也要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工作,使安排工学交替的初衷能够真正被学生和学生家长理解和接受,这样学校才有继续开展工学交替的决心和信心。总之,只有兼顾三方利益,工作交替才能够实现良性循环,长期稳定地运行下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结语
职业教育可以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所以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4]。这反映了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职业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俞慧刚,徐公芳,陈旭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84-188.
[3]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4-15.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