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现代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刘欣 吕吟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10期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下的21世纪,现代舞正逐渐被各国接受并承认为国家或地区的“现代”文化体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向西方现代舞敞开了怀抱,同时也给予西部现代舞发展的机遇和特殊的关注。文章全面分析西部地区现代舞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特点,探寻西部地区现代舞发展的最佳模式与对策。
        【关键词】西部 现代舞 现状与对策
        一、新世纪之交现代舞发展趋势
        现代舞(Modern Dance)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在工业高度发展、主流舞蹈古典芭蕾在题材与表现形式越来越僵化,无法胜任反映社会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功能的背景下建立发展
起来的新兴舞蹈形式。现代舞作为舞蹈的一个种类,与其他舞蹈种类一样,是一种以身体语言“说话”,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表现艺术。由于身体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产物,舞蹈的身体都集中体现着某种国家的、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的、阶级的、文化习俗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电话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在全球金融、贸易、国际旅游业等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间的各种文化的融合及创新不断涌现,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也日渐明显。新世纪之交,现代舞形成了向世界各地蔓延的态势,逐渐被各国接受并承认为国家或地区的“现代”文化体现。
        中国西部包括四川、云南、青海、广西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①,地域广博,历史悠久。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十二五”规划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和进一步加速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推动下,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文化贸易的新态势下,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日益关注与重视。现代舞关注现实的本质、灵活机动的原则和入乡随俗的特点与西部地区开放新领域和文化建设的思想是统一的,条件是契合一致的。同时,现代舞科学的训练与创作方法、创新而与时俱进的艺术特征,必将发展出既属于世界又属于我国西部自己的语言,成为西部地区与外部沟通的最佳舞蹈形式,也将会成为西部各省市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和传统文化保护与
传承的有力手段。
        二、西部地区现代舞发展现状分析
        相对西部其他地区,笔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为快速的西南地区进行了调查,希望用以管窥豹的方式对西部地区现代舞的研究提供一些实际依据。首先,由于高校是文化的发散地,高校除了培养人才的任务以外,还肩负着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知识)的职能。同时,高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对新鲜事物和多元文化有好奇心,身体与心智相对青少年较为成熟,能对外来事物认知的同时进行甄别、吸收和创新。所以,笔者特向西南地区11所高校(四川理工大学传媒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阿坝师专、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财大和蝶舞艺校)的教师、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69份,有效问卷数量在90%以上。其次,对社会人的调查及问卷发放主要集中在工作时间之余聚集在广场休闲健身的人,调查总人数达2000余人,发放问卷976份,有效率为85%。最后,笔者为了解现代舞专业在西部地区发展的状况,针对西部地区的现代舞蹈专业团体的发展状况也做了资料的收集、调查和分析。从调查和问卷的分析来看,西南地区的现代舞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四川现代
        (一)大众认知度低
        笔者通过问询和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西南地区大众对现代舞的认知度较低。调查分析显示,对现代舞感兴趣的仅占42%左右,接近50%的大众态度为一般。大多数人表示因为没接触过任何与现代舞相关事物,不清楚现代舞是什么样式的舞蹈,有一些众更是把现代舞与流行舞(如街舞、迪斯科)混为一谈。笔者在平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对现代舞一知半解的舞蹈同行也不在少数。可见,不认识、不了解使现代舞的价值与魅力无法为人所知,也造成了一些误会及隔阂。但值得庆幸的是大众对待现代舞的态度是很包容的,如果有机会学习现代舞,60%以上的大众表示愿意去了解和学习现代舞。
        (二)高校现代舞教学困难与问题并存
        相对大众因认知不足而导致的对现代舞不关心的情况,被调查的11所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对现代舞课程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占到24.1%,较感兴趣的占40.9%,而不感兴趣者只有不到4%的比例,学生的兴趣对现代舞课程更好地融入到舞蹈高等教育中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现代舞课程学习到新的舞蹈理念,以及编排的创意(图1)。
        虽然学生对现代舞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从面对高校学生和教师发放的问卷中仍能清楚地发现高校现代舞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各大高校对现代舞教学的重视不足。11所高校中没有一所高校设立现代舞专业,52.6%的高校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即使将现代舞作为基础课程的几所学校,现代舞课程也最多开设一学年。其次,师资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西部多数开设了现代舞课程的高校仅配备了一至两名现代舞教师,其中接受过专业现代舞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更是少之又少。由于教师组织结构的专业性欠缺,例如部分“非现代舞”专业教师承担现代舞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教师自身的现代舞专业知识的缺乏必将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另外,许多高校,特别是综合类学院的舞蹈系,招收的学生舞蹈专业水平有限,现代舞课时量少,加上学生就业渠道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所以某些学校名为“现代舞”的课程,教学内容实则已非现代舞。如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的李老师在接受笔者的电话访谈中表示,他们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在经过几个年级的教学实践后做出了现代舞课程内容调整的决定。即在现代舞课上教授爵士或舞蹈啦啦操等内容。
        (三)专业舞团的建立与发展状况
        在舞蹈艺术化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的现代舞团体和独立个体现代舞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遍布神州大地。西部地区也在经济文化大发展形势的影响下,先后建立起两个专业现代舞团。虽然两个现代舞团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建立已经标志着西部现代舞发展的新突破,舞团的发展经历也为西部现代舞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7年10月,西部地区第一个现代舞团——四川现代舞团成立。舞团于2008年3月25日在成都第一次华丽亮相——演出的舞蹈作品由法国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四川现代舞团编导和演员共同创作演绎。遗憾的是,由于四川现代舞团编导与演员多为学中国舞出身,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舞专业学习,他们在现代舞理念和技术,以及现代舞编创能力方面有所缺失,使西部第一个专业现代舞团在离开外部支持(北京现代舞团)后便从中国现代舞舞台上黯然落幕。在西部地区第一个现代舞团悄然隐去后时隔三年的2011年,中国又一个职业现代舞团在西部地区诞生,它就是广西南宁的谷舞点典舞蹈中心。谷舞点典舞蹈中心与四川现代舞团团员的组成不同,它是由南宁两年轻现代舞者创立的民间现代舞社团谷舞社和点典走廊合并而成,两个现代舞社团在近10年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得到当地文化部门的认可,蜕变为货真价实的拥有全职专业舞者的舞蹈团。
        三、西部地区现代舞发展建议与对策
        (一)融西部地区文化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曾有外国记者提问北京奥组委文化官员,北京除了京剧、相声等传统文化艺术外,有什么艺术是能够反映现代的北京呢?这个问题让北京的文化官员们意识到我们展示给世界的不能仅仅是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还需要让全世界看到现代的北京、当下发展中的北京。什么是最佳的表现形式呢?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现代舞蹈家沈伟在他2004年的作品《连接转换》基础上改编的艳惊全球的舞蹈《画卷》给了我们答案。《画卷》是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上篇《灿烂文明》的第一篇章,其把舞蹈、绘画、山水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的现代舞作品。编舞沈伟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画卷》中舞步和身躯动作在西方现代舞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戏剧、杂技和武术的元素②。可以说,《画卷》是用西方观众熟悉的现代舞表演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是具有中国特的现代舞。笔者认为,奥运会上现代舞《画卷》的成功给西部文化发展带来了可借鉴的新启示——创造与发展融入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西部现代舞蹈才是使现代舞在西部生根发芽的最佳方法。
        西部地区各省市、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一,各地区政府文化部门应根据所处地区社
会发展情况、经济文化需求,以及现有的现代舞资源和现存问题来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规划。确立各地区现代舞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明确发展定位、实施对策,使其能尽快进入到文化建设的总规划中,并给予关注与支持,促进其加快发展,成为文化新亮点。云南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和广西谷舞点典舞蹈中心的运营,正是现代舞在西部融合发展的两种成功典型模式。其一是运用现代观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借鉴与运用现代舞理念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进行了创新性与舞台化舞蹈改编,打造了《云南映象》品牌,在演出市场口碑、经济效益双丰收后,陆续推出演出音像制品(DVD)和以“云南映象”为商标的系列产品,以及凸显云南风格和《云南映象》文化价值的主题文化社区,从而形成以《云南映象》为品牌、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模式;其二,专业舞团带动当地现代文化发展。广西南宁谷舞点典舞蹈中心成为全职专业舞团之后,不但每个月定期演出和推出新作,更为当地的年轻人开设培训班和工作坊、积极与传媒沟通、保持与企业联系,通过公益性和商业性的活动,把现代舞的讯息传播出去。而最重要的是,这些现代舞活动是属于广西南宁的,代表了这个城市自己发展出来的文化,是任何外来的演出团队所无法代替的。
        (二)树专业品牌,促民间社团多元化发展
        林怀明、曹诚渊、黎海宁、舒巧等中国现代舞蹈家们,在上世纪80—90年代西方现代舞后现代主义风潮的影响下,对舞蹈的探究点从内容回归到舞蹈本身,即对舞蹈动态、节奏、空间样式、动态中力量的运用以及舞蹈视觉的探索,并思考如何体现和提升舞蹈艺术形象的文化意蕴。这样的思考与实践,使得他们的创作领域扩宽,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在文化内涵方面更具包容量,作品因此带有更普遍的人类文化共性而超越了国家、地域背景。他们带领着各自的舞团不断探索创新,树立起具有代表性的舞团品牌,在国内、国际舞坛都享有盛誉。进入21世纪,新一代的舞者在高科技的喧嚣中成长起来,新的思维和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使新生代的现代舞走向更为艺术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因此,国内除了依附于国家文化机构的舞团(如北京现代舞团)和正规注册独立经营的商业舞团(如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③,非专业、非盈利性质的艺术团体和小剧场形式在城市中也非常活跃。据调查,现在我国仅北京就有此类型的舞蹈工作室数十间,如,以舞蹈、戏剧包括与各类视觉艺术交融的剧场方式,表达和当代现实生活有关的故事和经验的,由文慧和吴文光创办的非盈利性演出创作团体——生活舞蹈工作室;由个人资助的、对肢体力量与空间探索的陶身体剧场;以身体运用的理念贯穿到即兴及编舞中,并同时进行接触即兴方面探索的侯莹当代舞蹈工作室,等等。
        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应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现代舞发展的成功模式:专业舞团与民间社团互促共存。即,以专业舞团的文化内涵创地方品牌,以创新性的多元化内容形式发展民间现代舞团体。首先,西部各省市政府文化部门应扶持专业过硬、资金稳定、经营规范、能胜任策划组织舞蹈类国际性交流研讨活动、对当地及周边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现代舞团。其次,以专业舞团为标杆和聚集地,为民间舞团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支持与鼓励年轻舞者利用现代舞蹈艺术开放的观念,以各自的多元的形式树立“本土”化标识,以更为多元和平易近人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共鸣。再次,积极探索现代舞理念在众中普及的方法。除了专业舞团和民间现代舞社团进社区、进校园,免费演出推广,开设讲座及培训班等公益性活动对现代舞专业进行有效的传播以外,应利用多方资源,将现代舞理念融入生活各领域。如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引进国内外高质量的现代舞演出;将现代舞身体训练、创编方法与街舞、国标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不同舞蹈门类,或健美操、武术动作等体育类项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