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节庆产业及节庆经济的思考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节庆活动蓬勃发展,节庆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在国民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逐渐成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等重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兴产业。本文主要研究对我国当前节庆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实现节庆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与特化。
关键词:节庆;旅游节庆;节庆产业;节庆经济
随着节庆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以办节的形式推介具有地方特的产品、经济与整体形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这种“以节招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张开来,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的广大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节庆活动的数量多达8000多个,2010年新增各类节庆2000多个。节庆对于各个节庆城市的经济推动作用也越来越被人所看重,节庆活动所带动的节庆经济,作为传统节庆的延伸和创新的派生物,近几年也正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着它的含金量。节庆产业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是城市地位的象征,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集中表现,同时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一.节庆与节庆产业
1、节庆产业概况
节庆的内涵比较丰富,是“节日庆典”的简称。指某地区或某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竞技、体育比赛、风俗习惯、风情风貌、地理优势、气侯优势、经济品牌、历史遗址、革命胜地、文物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地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民族节日、宗教节日以及在新时期举办的各种节日,即现代节庆活动。
本文中所研究的节庆指现代节庆,如内蒙古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大连国际服装节、中国长春电影节、哈尔滨冰灯节、南京雨花石艺术节、浙江钱塘江国际观潮节、中国豆腐文化节、福建湄州妈祖文化旅游节、潍坊风筝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洛阳牡丹花会等经济性节庆。节庆活动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并链生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延伸效应,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体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创意和商业文化的综合性经济活动,一门形成一门黏合性极强的产业——节庆产业。
2、现代节庆的分类
目前,对于我国节庆活动的类型划分,业界尚无统一的标准。吉文桥根据节庆活动的主题,将现代节庆分为七类:以地方工业性产品为特的节庆、以地方物产为特的节庆、以地方自然景观为特的节庆、以地方人文景观为特的节庆、以地方历史文化背景为特的节庆、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特的节庆、以休闲娱乐活动为特的节庆(吉文桥,2003),较形象,但是仍不能包括所有的现代节庆活动。
根据《2009中国节庆产业发展报告及2010发展趋势》,依节庆的主题,我国现代节庆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十类:
表Ⅰ现代节庆的基本类型
3.我国节庆产业发展现状
节庆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30年来,节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涌现出一批诸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宁波国际服装节、浏阳国际花炮节等优秀节庆品牌,成为一个地方的经济标签和文化标识。2000年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节庆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十年,特别是随着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和广州亚运会的胜利举办,2010年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节庆与特殊事件产业的盛世之年。近年中国节庆活动呈现以下特征:节庆数量持续增长,质量参差不齐。据统计,2009年我国各类节庆活动达8000之多,2010年我国新增各类节庆2000余个,其中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节庆活动就多达300之多。当然节庆活动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全国几乎形成了一种无县(市)无节庆的“热”,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状况,特别是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节庆屈指可数,绝大部分节庆活动规模小、档次低,不仅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浪费了各种社会资源。
定位重复,活动缺乏创新。我国很多节庆活动的举办者为了经济利益,加入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一些模特大赛、演唱会、健美赛等与主题相关性不大的活动常常喧宾夺主,反而忽略了节庆的文化内涵。而且活动的主题定位重复,节庆活动中大量使用“旅游节”、“艺术节”、“服装节”、“美食节”、“啤酒节”等名称,以啤酒节为例,有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成功在先,先后又有了大连国际啤酒节、北京啤酒节等。这种
现象在节庆旅游中叶相当普遍。唯有不断地创新,同时挖掘本土的文化内涵,使节庆链接起相关产业,形成品牌经济,才能实现节庆产业的持续发展。
节庆活动过多过滥,精品节庆少。在中国多达万余的节庆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仅有大连国际服装节、哈尔滨冰灯节、上海旅游节、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武当国际武术节等20来个。“旅游节”、“艺术节”、“服装节”、“美食节”、“啤酒节”等泛滥。节庆产业是一项新兴的综合性服务业,其经济的乘数效应为1:9。唯有走品牌化、特化、国际化的道路,打造精品节庆,各地的节庆活动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市场化不够完全,政府干预过多。我国的节庆活动的运作模式近年来逐渐由之前的政府主办发展成为政企合作模式,政府的角在节庆活动中渐渐淡化,但是政府对节庆产业仍干预过多,目前大多数的节庆活动仍由政府部门牵头主办,按行政方式运作,而且许多地域举办节庆活动,“政绩工程”的彩更浓。节庆产业市场化运作还不成熟,大多数城市节庆产业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节庆产业市场化不够,应尽快实现节庆产业的市场化,这样才
能促进节庆经济的繁荣与可持续性。
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宏观层面的最直接表现是没有建立统一的节庆主管部门,对处于阶段性发展过程中的节庆经济进行统一管理、科学指导、有序协调、联合部署,以规避现阶段节庆经济发展过程中
出现的由于盲目性和雷同性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各地区也缺少行业协会进行区域节庆经济力量的整合及为成长中的节庆活动提供专业咨询,可以为节庆提供专业策划、行销的机构队伍还没有壮大到可以扮演产业智库的角,一句话,行业合力的形成还有待时日。
二、节庆经济
随着节庆活动的繁荣,节庆活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同时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连动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节庆活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各个节庆城市的经济推动作用也越来越被人所看重。
关于节庆经济,目前业界尚无明确的定义,专门对经济经济进行研究的文献也较少,但有专门从产业角度研现代究节庆的机构。本文的根据节庆产业的发展和其经济效益,将节庆经济定义为: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庆典、演艺、洽谈会、展览、节庆、赛事等活动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带动交通、通讯、旅游、餐饮、住宿、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的具有较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的综合经济,即节庆经济。本文提到的节庆产业不包括会展业,节庆产业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文化创意和商业文化活动的综合体现,而会展业务专业性更强,更体现商业交易,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节庆经济包括三部分:一是节庆活动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节庆活动接待游客的门票收入、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收入等。以2010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啤酒城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30万人次,消费啤酒1007吨,
同时还有20项参与性强的活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不言而喻。二是节庆活动带动的节庆产业链的发展。节庆活动的举办相应带来交通、通讯、旅游、餐饮、住宿、物流、购物、广告、娱乐等行业的发等相关行业发展,具有1:9的产业带动系数,能有效地激活举办地各行各业的消费需求增长。青岛啤酒节期间,全市范围内的星级酒店、商务酒店、青年旅馆都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客房入住率一度达到100%。节日期间聚集了巨大的客流和商机,对青岛市的经济贡献明显超过两个“黄金周”。三是节庆产业的长远经济辐射效益。由于节庆产业举办城市要进行跨时空的宣传、组织工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从而形成了以节庆产业为核心的“同心圆”式经济圈(柯华林等,2009),使生产、消费各要素在一定时空内得以有序、高效、持续
地流动,达到最佳经济配置状态。节庆经济活动结束后仍带着惯性拉动经济,搞活经贸活动,直接促进招商引资,带动经济投资增长。
毫无疑问,节庆产业目前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很多产业的黏合剂,其自身发展可带动一系列前、后向关联服务产业的共同繁荣。同时节庆活动具有文化现象载体与经济内容载体的双重功能(石玉凤,单博诚;2001)。作为一种高增长的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王廉等,2008),节庆产业将是以后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节庆经济将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三、我国节庆产业与节庆经济发展对策
随着上海世博的顺利召开会和广州亚运化的成功举办,我国2010年成为中国特殊事件与节庆产业的盛世之年。然而要实现我国节庆产业的持续性,形成完整的节庆产业链,我国节庆产业必须走节庆的品牌化、国际化、个性化、市场化等战略,充分挖掘节庆的文化内涵、准文化营销高度,凸显节庆的文化性、特性与创新性。
转变政府市角,推进节庆市场化。节庆市场化需要政府在节庆活动中转变角。节庆经济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要增强其“裁判员”的执法角,为节庆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竞争的外部环境,借助产业政策来调整节庆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宏观强调空,规范行业管理,建立专门的节庆审批部门。大力推进节庆市场化,开放办节,吸引企业和众的踊跃参与。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品牌培育。随着节庆产业的发展步入竞争全球化、知识经济化、需求个性化、游戏规则化、消费感性化时代,节庆产业的未来竞争无疑将更多地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培育节庆品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完整的节庆评价体系筛选出比较有潜力的节庆项目。其次,重视节庆活动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持,通过扩大节庆的知名度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第三,通过良好的服务塑造旅游者对节庆品牌的忠诚度。靠长久良好的服务带来良好的口碑,并通过更多的服务来增强品牌的效益度。
汽车文化节创新运作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庆活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关键,而节庆活动的创新是一个
系统工程,包括主题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多个方面。首先是主题的创新,现代节庆的主题创新一定要结合当地历史、资源、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因素,只有建立在区域特基础上形成的现代节庆创意,才能为持续发展拓宽空间。其次,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准确把握节庆文化的个性,打造核心价值,体现创新实践的针对性。再次,灵活有效的机制对促进节庆活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最后,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形式上创新是增强吸引力的重要的一环,要紧跟时代,分析消费者喜好,不断创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