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精品网
一、课程情况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机械基础是我校汽车制造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无论是“共平台多途径”,还是“平台+模块+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机械基础都发挥了专业基础平台的重要所用,为6个汽车类专业学生提供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必要机械常识。如图所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两个省重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其中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新理念,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以实用、好用、能用为准则,辅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自学,采用“模块—项目—任务”三级设置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引领学习者沿“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习准备—任务实施—知识链接—效果测评”等环节,整合汽车机械的结构原理和使用规律,使学生体会到专业基
础知识学得会、用得到、展得开、有趣味。
2.课程设计思路:
科学定位,以思维导图理清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连接拓展关系;
任务驱动,以典型任务案例引导学生实现“做中学”式行动导向学习;
内容广泛,以专业活页选修内容实现“通、实、易”+“新、拓、踪”;
形式多样,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媒介使学生易学,乐学,善学;
(三)课程设计
二、建设目标
1.课程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课程为项目践行“三教”改革,重新构建知识内容和结构,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专业共享基础课程平台,满足企业、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最终建成“专业内共享、行业特鲜明、信息技术新颖、实现德技并修”的线上精品课程,达到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目标,从而为中职阶段汽车类相关专业提供内容详尽、结构合理、资源多样、优质共享的汽车机械技术学习领域课程。
三、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主要解决该课程在建立精品课之后存在的五个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知识脱节;
2.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理论式讲解难以匹配职业教育特点;
3.教学评价滞后,单维度试卷评价阻碍师生及时有效沟通;
4.教学情景不实,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未形成课程共同体;
5.课程思政生硬,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设计融合;
为此,课程拟重点建设以下五方面:
1.更新梳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求,开发活页式
教材和课程知识网络结构图,教材“知识链接”栏目导入新工艺新技术,在平台普适课程基础上增加方向选修内容;
2.丰富开发教学资源,补充完善课程资源库,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手段,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方案,使专业知识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3.发挥信息平台的优势,建立多维度立体型评价模式,利用后台数据分析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跟进
反馈扬长补短,鼓励倡导主动性、个性化、创新性学习;
4.补充完善配套实训室的软硬件资源,利用实操设备与演示/仿真视频的互补,提高情境化教学质量,达成理实一体化教学;
5.广泛收集具有专业特征的思政元素与工匠故事,搭建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案例,达成德技并修的目标;
四、建设措施
(一)建设举措
1.汇集教学资源:整合新内容、新技术、新标准、教学课件、情景案例、作业题库、多媒体素材等资源。
2.开展教学研究:开展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专题研究,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评价方案。
3.学习先进经验:与高校开展联动交流,对优秀线上课程观摩分析,邀请专家指导课程建设。
4.争取平台媒介:在省级以上平台开设课程,保证定期维护更新,与学生及时互动反馈,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
(二)进度安排
2021年11月-2022年2月申报精品课程
2022年3月-2022年6月修订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
2022年7月-2022年12月开发教材、教学设计,丰富配套教学资源
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集课程评价、教学实施典型课例
2023年7月-2023年12月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经费预算:2022年申报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资金20万,拟用于该课程资源开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设立精品课程管理小组,从立项、中检、验收等环节加强指导和监督。
2.机制保障:制订在线课程管理办法,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双头并举。
3.资金保障:争取政府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协调统筹校内经费保障项目资金充足。
(四)预期效益或标志性成果
1.活页式立体化教材1本;
2.配套线上教学资源库1个;
3.课程标准、实验室建设方案、综合性教学评价指标1套;
4.公开发表课程实施状况报告或论文1篇;
(五)辐射带动:争取将该课程打造成具有省内示范引领、满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