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之前端模块
作者:刘立涛 曹金鹏 公海星
来源:《时代汽车》2016汽车前保险杠年第01
        要:本文主要针对汽车前端模块化问题,提出了在模块化中使用塑料前端框架Carrier),降低车身重量的方案。文中重点以某车型前端框架设计为例,介绍前端框架的设计及 CAE分析成果。以期能够起到降低车身前端
        重量,达到平台化应用的目的。关键词:轻量化;前端框架;CAE分析
        1 概述
        1.1 开发背景
        汽车的电动化,轻量化以及智能化是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三个重要方向,节能、安全、环保是汽车产业发展永恒的三大主题。据预测,到 2020年我国汽车将突破 1.5亿辆,年耗油量将突破 2.5亿 t [1]。工信部乘用车百公里 6.9升的第三阶段油耗限值标准于 2014 1 1日起全面实施,到 2020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将降至每百公里 5升,油耗标准日趋严苛 [2]。因此,轻
量化是未来技术发展走向之一,市场影响举足轻重。
        汽车轻量化的指导思想是在确保稳定提升性能的基础上,节能化设计各总成零部件,持续优化车型谱,其主要途径有 3个方面 [5],分别是:
        1)汽车主流规格车型持续优化,降低耗材用量。
        2)采用先进轻质材料。
        3)优化结构设计。
        以汽车前端模块( Front End Module FEM)为例,其由多个部件的总成 [4]构成,包括前向照明系统、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空调冷凝器、格栅口加固板、吸撞缓冲区、带有装饰面板的保险杠、车前盖锁闭系统、雨刷喷水瓶,以及各种电子组件和线路布置等,具有组件多、重量重的缺点 [6]。对此,在前端中引入轻质材料如塑料进行减重效果明显。然而直接采用以塑代钢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因为塑料结构很难达到与金属前端相同级别的刚度、强度和抗冲击性能,难以保证前端模块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以塑代钢必须以合理的结构设计、安装定位方案的应用作为支撑。近年来,兴起的模块化的设计和组装带来了汽车前端设计新的契机,也为汽车轻量化进一步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
        经调研,自主品牌现有车型尚未采用前端模块。本文拟在未来开发车型中推荐使用塑料前端框架,以达到车身轻量化,供货模块化,生产平台化的目标。
        1.2 开发目标
        本文以某车型前端模块中前端框架的预研成果为基础,以 PP+LGF30代替传统材料,依托设计、 CAE分析等手段探讨在前端框架轻量化技术。本文所述项目的实施目标为:在某车型上使用前端模块,利用塑料前端框架,达到车身前端轻量化及平台化的目标,其中,前端框架减重目标 3kg-5kg,减重率约 35%,平台化目标为在不大规模变动前端框架的基础上,能够在某及后续车型上共用一款前端框架。
        如表 1所示,使用前端模块,有望从重量、工艺、成本、供货模式等方面对车身前端进行改善。其中前端框架能够减少零件数量约 21个,减少钣金件数量,减重约 35%,减少总装线工位约 11个,同时减少总装工序数量、零件数量、模具数量等,改善物流供货模式,减少物流运输费用。
        1.3 项目实施方法描述
        在某项目预研中,涉及前端框架的调研及设计工作,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对调研和设计
        2 前端框架设计
        2.1 边界输入及材料选择
        由于前端框架是前端模块总成的主要支撑部件,其具有环境件多、变形量大、力学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在设计前期,需要整车厂输入设计所需的边界数据,如表 2所示。
        依据具体项目不同,所需边界数据可能会有所变化。
        为达到轻量化目标,本项目采用以塑代钢的方法降低前端框架的重量,同时,为保证其力学性能不受影响,采用 PP+LGF30为塑件材质进行设计。
        2.2 前端框架造型设计
        前端模块的整体定位对于框架的设计至关重要,包括集成部件、在整车组装工序中的序列等。
        3.2 最大下坠量及应力分析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