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喷漆项目实训手册
项目二 底材处理
项目说明
1.概述
底材处理又称表面预处理,是汽车涂装工艺的第一步,应根据被涂物的用途、材质、要求及表面状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底材处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涂层的质量。 经过处理的底材,使其表面无油、无锈、无其他污物,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能使涂料牢固地附着在底材上面。
2. 底材处理的步骤
1)清洁
当维修车辆进入维修场地前,需用高压水对整个车体上附着的污渍、泥土进行彻底的清洁。 进入涂漆维修工位后,需用除油剂对维修区进行再次清洁,以去除车身上的硅、油、蜡、沥青及塑料件上脱模剂等残留物。
2)面漆类型评估
待清洁后,需对维修车辆面漆的类型进行准确的评估。 采用合理的方法评估面漆层是素漆还是银粉漆、珍珠漆等。 如果是素漆,还需判断是单工序素漆还是双工序素漆;是热固性漆膜还是热塑性漆膜。
检查原漆膜是热塑型漆膜还是热固型漆膜,检查方法是使用干净的白布,沾湿硝基稀释剂擦拭损伤部位的漆膜,如果漆膜掉或擦拭后出现比较严重的失光,则说明旧漆膜可能采用的是硝基漆或热塑性丙烯酸涂料等溶剂挥发型涂料,或者是采用了氧化聚合型或双组分聚合型,但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条件原因聚合反应进行得不够充分,导致还可以溶解。 为避免将来喷涂时出现咬底等缺陷,对于以上情况的漆膜可以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打磨去除至裸金属;二是打磨后喷涂隔离性较强的中涂底漆。
图2-1
3) 损伤评估
在实际作业中损伤评估的方法主要有:用目视进行评估、用触摸进行评估、用直尺进行评估。
目视进行评估:目测评估在实际维修过程中较为常见,其方法是在光源下用眼睛侧面观察漆面,利用漆面上的反光即可发现很小的变形。 但当损伤区经钣金作业已去除损伤区涂层后,或光源不足的地方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触摸进行评估:触摸评估可在任何车身表面上进行评估。 评估者可戴上棉纱手套,从多个方向用手触摸工件,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上,用手去感觉损伤范围的大小。通过触感感觉到不平表面的范围。且在评估过程中还能感知损伤处凹陷的深浅。
用直尺进行评估:将直尺置于钢板表面,比较未损伤部位和损伤部位与直尺之间的间隙。
4)去除损伤涂层
当确定损伤区范围后,就必须将损伤范围内的涂层全部去除,如有锈迹也应全部去除。 去除损伤区涂层和锈迹的方法有很多,实际作业多用打磨机去除,速度快、效率高。虽然有些损伤涂层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损伤、开裂,更没有剥落,但内部涂层有开裂或剥落的可能,如不完全去除,漆面修复后会造成漆膜缺陷。
5)打磨羽状边
在清除损伤区漆膜后,在原子灰刮涂之前需产生一个宽的、平滑的边缘,以增加附着力,此时可以将涂膜边缘打磨,形成一个缓和的斜坡,这个斜坡就是羽状边。 通常羽状边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羽状边区域和磨毛区域。规范的羽状边,要求打磨后过渡平顺,无台阶(用手触
摸底材和涂层,不能明显的感触到有台阶),磨毛区范围合理(便于原子灰的刮涂、打磨)。
6)防锈处理
2手汽车 防锈处理作为底材处理最后一道工序非常关键。 新车在生产线上喷涂时,为防止金属表面腐蚀,提高附着力,需进行防锈处理。 在修补时,也不能在裸露的钢板表面直接喷漆,也须进行防锈处理。 目前汽车修补漆作业中常用的防锈处理是采用施涂环氧底漆和侵蚀底漆。 环氧底漆不但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且能提供较高附着力,方便下道原子灰施工或中涂底漆喷涂,而施涂侵蚀底漆后便不可进行原子灰施工。 其施工可采用喷涂或刷涂两种方式,一般较小面积时可采用刷涂,如面积较大或者整板施涂时可采用喷涂(采用1. 3 口径的面漆喷)的方法。 环氧底漆施工只要求一个连续的薄层即可,只需15 ~ 20μm,无须喷涂太厚,以免增加涂料消耗及漆层闪干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3.原子灰概述
与原厂涂装工艺(OEM) 相比,原子灰施工是汽车修补漆工艺中特有的一道工序。经过钣金修复的车身表面需要形成可以进行涂装的表面,最为有效、经济的方法就是对损伤区进行原子灰刮涂及打磨,使损伤区完全恢复损伤前形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