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赛车可怕得令人难以想象。对顶尖车手们来说,一条湿滑赛道往往带来最高级别的挑战。因此,湿道赛车好手被人们称为“雨霸”,如上世纪30年代的鲁道夫·卡拉西奥拉和21世纪车王迈克尔·舒马赫,而某些湿道赛车片段,包括斯特宁·莫斯1961年在老纽博格林赛道及塞纳1993年在多灵顿公园的表现,则成了赛车史上永恒瞬间。
湿滑赛道让顶尖车手有机会证明他们为何与众不同,充分展示自己的非凡天赋以及勇气。
某些赛车手能够轻松驾驭干燥赛道,但在湿滑赛道却表现欠佳。1967年世界冠军丹尼·赫尔姆就是其中之一,他讨厌湿道。2008年英国大奖赛,菲利普·马萨驾驶的法拉利在银石赛道5次打滑,而在此前的日本大奖赛中,马萨一直在无线电里“尖叫”──随着赛道积水越来越多,他呼吁终止比赛──直到朱尔斯·比安奇的赛车与救援车相撞。
当比赛被雨水打断后重新开始时,赛车手们纷纷通过无线电告知车队工程师,情况已经改善,自己渴望上路。即便是在雨天,如果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绝大多数车手仍会选择比赛。
比安奇的F1生涯刚刚开始,但其他赛车手清楚,同样的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一名车手身上。在祝福比安奇的同时,有车手表达出对这种看似随机事故的隐忧。“你的朋友在日本命悬一线,可你想不通整件事情背后的原因f1汽车赛”,杰恩·维尔格尼在天空电视台的节目中倾诉。这位红牛二队车手虽然对比安奇撞车事故耿耿于怀,但与同行们一样,他最终还得参赛。
人们为何如此关注一场致命事故?老一代车手或许很难理解。1955年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法国车手皮耶·列文驾驶的奔驰赛车在与对手碰撞之后失控,撞击路旁土坡,燃烧着的车体碎片射入路边的观众席,造成83名观众和车手当场死亡,但比赛仍然继续进行。1961年F1意大利蒙扎站,沃尔夫冈·屈普茨因撞车逝世,并导致15名观众死亡,但比赛未被叫停。雷格·墨索、彼得·柯林斯、克里斯·布里斯托、洛伦佐·班蒂尼、罗杰·威廉姆森和汤姆·普利斯等F1车手在比赛中因事故死亡,同样无法让赛会亮出终止比赛的红旗。
几乎所有事故都包含一些未知或无法预料的元素,而F1的做法是分析每一件相对独立的
个例,并基于此提升其安全标准。
1967年班蒂尼在摩纳哥遭遇事故丧生,事后F1宣布禁止高度易燃的稻草出现在赛道旁,尽可能减轻撞车事故的后续影响。1970年,乔臣·林特在蒙扎赛道遭遇致命车祸,自那以后,F1严禁未完成安全设备布置的车手进入赛道。1976年尼基·劳达在纽博格林意外撞车但大难不死,该赛道随后被F1排除在赛程之外。1994年塞纳在伊莫拉站逝世,促使F1改善赛道的外围防护设施……
比安奇撞车事故则让人们认识到,让救援吊车驶入赛道存在安全隐患──即便赛会挥舞黄旗,要求其他赛车在经过事发场所时减速。事故发生前,救援吊车正在移走索伯车队苏蒂尔的赛车,而已失控的比安奇赛车不幸与救援车相撞。如果其驶入缓冲区,撞上缓冲屏障甚或另一辆赛车,都不至于酿成后果如此严重的事故。汽车公司设计赛车会考虑尽可能减小相撞风险,但底盘高、外壳坚硬的吊车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摩纳哥赌坊广场等赛段,赛会使用工业起重机移动赛道上的赛车。但有观察人士指出,工业起重机的使用成本比吊车要高得多,赛事主办方需向F1掌门人伯尼·埃克莱斯顿支付巨额费用,且赞助和转播收入也会被盘剥,因而有可能不愿意进行此项投资。
F1已经赚得盆满钵溢,是反省自我的时候了。承担赛事安全相关的经费和组织责任,而非将皮球踢给当地的赛事主办方,如此一来,大奖赛车手也就清楚该向哪家机构抱怨或申诉了。
英国车手汉密尔顿通过BBC体育专栏,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9岁那年,作为一名卡丁车赛车手,汉密尔顿曾亲眼看到队友在赛道上丧生。“一个和我关系要好的朋友从此永别赛车”,汉密尔顿写道,“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记得赛前曾与他在赛道旁玩耍,嘻嘻哈哈,但没过多久,我不得不参加他的葬礼……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参加葬礼”。
“厄运降临在人们身上”,他继续说,“可地球不会停止转动,这真的让人伤心。但我一直都希望成为一名F1赛车手,这理想从未动摇”。
正如汉密尔顿所说,地球永远不会停止转动。人们希望F1尽可能提升比赛的安全性,降低比安奇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概率,但风险不可能完全消失──于F1赛事而言,它与魅力是双胞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