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点滴
(1)北大的独特魅力:课堂的散漫,教学的严正,学术的容忍
“北大人”独特的性格特点:散漫,求真,容忍
(2)这种站起来提问或反驳的举动,有时还会有不礼貌的。如有那么一次,是关于佛学某问题的讨论会,胡适发言比较长,正在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姓韩的同学气冲冲地站起来说:“胡先生,你不要讲了,你说的都是外行话。”胡说:“我这方面确是很不行。不过,叫我讲完了可以吗?”在场的人都说,当然要讲完。因为这是红楼的传统,坚持己见,也容许别人坚持己见。根究起来,韩君的主张是外道,所以被否决
作者笔下充满感情的形象。对于校长、名师、青年学生、校外评论的人,作者都以朴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赋予同样感情。作者饶有兴趣地谈论教师间和师生间的一些学习和生活趣事,但是并没有厚此薄彼,他并没有站在某一方的立场,没有对名师仰视,也没有对其他人贬低,而是以同样饱满的情感回忆这些曾经发生在身边的可爱人的可爱事。甚至对校外人士的评论,也平实地陈述,然后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述说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师生间涉及某学术问题时坚持己见互不相让,作者也以饱含的情感不失偏颇地表现师生的形象。
(3)读红楼点滴
奔腾音响红楼点滴,即北大的二三事。作者以北大为中心的旧人旧事、生活点滴表现了北大的一代学风,更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和对旧人旧事旧情的无限美好的回忆,是一篇感情充沛的记事抒情散文。
《红楼点滴》层次结构简单分明。点滴一谈课堂的散漫,二谈教学的严正,三谈学术的容忍。然后又分别从各方面说明各层次所表现的主题。课堂的随随便便,先说不应该上课而上课的情况,再说该上课而不上课的情况;教学的严正,先谈教师之间如此,师生之间也如此;学术容忍通过一件件事例说明红楼的容忍风气的根深蒂固。
作者叙事与说理相结合。在层次递进过程中,又分别对事件进行因果分析。如课堂散漫,不该上课而上课的情况出于几方面的因缘和合;该上课而不上课的情况
出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原因。在层次说理过程中,又分别举事例进行说明分析。如教学的严正,“忠于己信,当仁不让”的红楼精神,“坚持己见,也容许别人坚持己见”的红楼传统,“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各不相绕”的红楼容忍风气。
《红楼点滴》笔下从满感情的形象。校长、名师、青年学生、校外评论的人,作者都以朴实、实事求是、客观地赋予同样感情充沛的人物形象。作者饶以兴趣的谈论教师间和师生间的一些学习和生活趣事,
但是并没有厚此薄彼,他并没有站在某一方的立场,没有对名师仰视,也没有对其他人的贬低,而是以同样饱满的情感回忆这些曾经发生在身边的可爱人的可爱事。甚至对校外人士的评论,也平实的陈述,然后以自己的亲生体验述说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描写梁思成北大讲学课讲完谈论有关考试的事时,“问话”、“恍然大悟”、“笑了”、“大揖”就赋予了丰富的形象。再如林公译“照例是喝完半瓶葡萄酒”、“红着面孔走上讲台”、“张口第一句就责骂胡适怎样不通”、“气坏了”、“气消了”、“他像满足了”,特别是他被问及学期所开什么课和被解聘时表现出的形象尤其突出。还有师生间涉及某学术问题时坚持己见互不相让,作者也以饱含的情感不失偏颇的变现师生二人的形象。钱玄同先生判卷的生动形象等等。
最后,《红楼点滴》朴实、简单、近于笑谈的语言特。它是一篇随笔,所以在语言的用法上,以简单直白来陈述平铺。随便却也不失风雅,平淡却不失生动。“买硬席票而坐软席车,于是都踊跃地来旁听”、“这类不上课的人,上课时间多半在图书馆,目的是过屠门而大嚼”、“唾面自干”、“杠子”、“木戳”等通俗直白的语言,更切近于生活也更平易近人。“听讲的人报之以微笑,而散”、“(补考)评分,写六十,打折扣,自不及格(再补,再补又六十)”句式简单却富于生动。
张中行先生,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补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红楼点滴》是真实而感人的篇章。其笔法淡淡,像是在欣赏,又像是在回味。对人物的素描,对往事的净悟,不偏不倚的静观同时也折射出他的为人:以平常之心待人,以平和的目光爱人,又以学者式的视角思索人。其文味淳、情真、意深,读后又余音不绝之感。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1.翻译。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
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也。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人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久想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竟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
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一直到傍晚,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再三请求。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叙述受到接待的情况。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相
公又偶而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
对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快地跑过去,就象后面也人追逐似的。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阔吧!
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让您轻易地抛弃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2.作者在本文中描写了哪几种人的丑行?
答:一写门人的有恃无恐,对进谒之人极尽刁难。只有“袖金以私之”,方予以通禀,否则,“故不入”(故意为难不让你进门);若进谒者再来,不仅“怒”而且斥,并再得赠金。即使宰相接见了,也须“揖门者”(向门人行礼),可见相府的门人,实则是狗仗人势之徒,由此也可窥见到相府之门风。
二写相公之骄狂,贪污受贿,滥施淫威。进谒之人难得一见。虽站立一日,也可弃之不顾。见,则南面而视,以逞其威。欲得“寿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固不受”,虚伪之状可掬。
三写进谒者寡廉鲜耻,为谋官、保官,得一两句赞词,而甘受欺辱。或“日夕策马”,“或甘言媚词,作妇人状”,或“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也不离去;或“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而不敢不去;或“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或“惊走匍匐阶下”;或“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这里有情节起伏波折,有细节的精彩描写,也有漫画式的简笔勾勒。如此这般,多种手法配合运用,就将进谒者大俗、大媚的奴才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了。
3. 文章中中对进谒者形象的刻画运用了哪几种写法?
“客(干谒者)”这个形象凄凉昏木,娇人瞒上,是一个不惜一切往上爬的小人。作者着重刻画了他的媚相、狂相。
“相公(权者)”气焰赫赫,贪污纳贿却又骄横虚伪,他是黑暗势力的代表。着重刻画他的傲相、伪态。
“守门人(门者)”狐假虎威,,是一个贯会仗势诈钱的狗腿。着重刻画他的刁、奸。
贝多芬百年祭作者:萧伯纳
课后习题:
一、文章是为了纪念贝多芬的,去大量的写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结合文章说一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1:对比使人物更加鲜明
音乐的特点和成就也只能放在整个音乐史上并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才能看得更加的准确。
答案2:贝多芬百年祭贝多芬性格的独特在文中是通过与其他音乐家尤其莫扎特等人的对比突现出来的。这种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另外其音乐特点与音乐成就也只有放在整个音乐史上并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才能看得更加准确。
2.这篇散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既有磅礴的气势,又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以下列句子为例: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
这个长句既是对贝多芬形象的生动描写,又是对他性格的概括总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他有一种不听话的轧路机的风度;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