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欧阳元生 蔡纯一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素有火车头产业之称,可带动机械、电子、塑胶、石化、玻璃及油漆等产业的全面发展,其发达程度通常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低的标志。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空间广阔。但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产销量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量零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据有关部门研究,一台整车生产和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常规比为11.3,而目前国内此比例仅为10.10.2,可见,我国汽车零部件业基础依然十分薄弱。此外,随着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汽车电子占整车的比例逐年增高。据相关权威部门预测,到2010年汽车电子占整车产值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0%上升到40%。可见,汽车零部件产业特别是汽车电子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台商对大陆投资布局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台湾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正在着力拓展大陆市场。厦门应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分析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的原因和趋势,创造条件,吸引台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厦门,迅速做大台商在厦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
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构筑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贡献。
台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台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
历经50多年的发展,台湾汽车产业已具有良好的基础,是亚洲汽车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地区之一。目前台湾拥有裕隆、中华、国瑞、福特六和等汽车组装厂商11家,汽车零部件厂商2300多家,共同组成台湾多层次的汽车产业合作体系。近年来,台湾汽车销量每年维持在40多万辆,汽车市场已趋于成熟,其中台湾当地产车市场份额占90%左右(见下表)。2004年台湾汽车生产量为43万辆,较2003年增长11.4%,其中小客车占69.6%;全年汽车销售量超过48万辆,汽车业产值规模突破新台币2000亿元。
在整车生产的带动下,台湾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少量多样、弹性制造的专业细化分工模式,零部件研发力量和品质已具国际竞争力。2002年开始台湾汽车零部件产值超出整车产值,2004年零部件业产值达新台币2400亿元,其中外销金额达新台币1273亿元。由于岛内汽车
市场规模有限,台湾汽车零部件大多销往北美、欧洲及中国大陆等地,主要外销产品有钣金件、轮圈、车身、引擎与煞车零件以及碰撞零件(如保险杆、车灯等等,并以供应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为主,目前占据了全球85%90%的售后服务市场份额。
2004年台湾汽车市场主要分布情况表
市场占有率(%
30.49
21.81
16.31
福特六和
16.07
4.39
集中度
89.07
2、台湾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与台湾汽车产能相比,台湾岛内汽车需求量已趋于饱和,远不能适应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和
产能要求,行业获利空间十分有限。在产业技术层面上,由传统机电技术向信息、通讯及网络等电子科技升级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特别在加入WTO后,汽车关税逐年降低及自制率的取消,更使台湾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成本及技术压力。
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大陆低成本的优势及巨大潜在市场促使台湾整车业与零部件业纷纷布局中国大陆。根据台湾汽车同业公会统计,目前台湾汽车零部件业有超过200家厂商在大陆投资,主要分布在福建、两广和江苏等地,约占82%。台湾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东阳、大亿、江申、和大、源恒、堤维西、永彰、江兴、瑞利等都已在大陆投资设厂,并逐渐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商。因此,从台湾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在面临内需市场饱和与严峻的成本压力下,寻求外销及产业外移已成为企业的首选之路,特别是拓展大陆市场,利用大陆的市场规模、人力成本、原材料和基础研究等优势已成为台湾汽车零部件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此外,汽车电子产业在台湾正日益兴起。由于看好汽车电子业的前景,目前已有许多台湾IT业者陆续投入汽车电子的研发,如鸿海、广达、华硕、仁宝和光宝等台湾重要信息电子厂商均已开始着眼于全球特别是大陆汽车市场,积极投入汽车电子行业。得益于台湾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未来台湾的重要支柱产业。
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的基础
1、厦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厦门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以金龙客车为主线、具有一定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能力的生产体系。2004年厦门拥有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40家,总资产36.3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9.66亿元,从业人员1.1万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5.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1.2亿元,创利税4.39亿元。2005年,在汽业制造行业一片低迷的情况下,金龙汽车大型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3%,中型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4%,销售收入创下28亿元的新高,稳居全国大中型客车市场的龙头地位,产品也成功打入了欧洲、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海外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同时,厦门汽车工业城已在兴建中,根据规划,厦门汽车工业城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占地面积约171万平方米,由整车制造区、零部件制造区、物流区和研发行政中心等4个功能区组成;二期规划占地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初步规划由大型装载机、公交车整车、重卡整车及其延伸产品、零部件产品、汽车相关产业等项目组成。建成后的厦门汽车工业城将以金龙汽车旗下的大金龙为龙头,引进客车配件生产企业,带动厦门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形
成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
2、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的条件
厦门对台独特优势明显,是台商投资大陆最早、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具有良好的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基础。厦门投资环境良好,各种配套服务日臻完善。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厦门将继续发挥扩大对台工作前沿作用,促进两岸经济密切融合。
从产业角度而言,厦门与台湾汽车产业有较强的互补性。目前厦门客车产品中有近80%属于转移价值,是通过外购零部件组装而成,且其产业链、采购体系大多在省外或国外,导致企业成本增加。通过吸引台湾优秀的零部件企业到厦门投资建厂,为厦门汽车产业提供上游配套,将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厦门汽车工业。
此外,根据厦门市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厦门将以金龙客车为龙头,依托汽车工业城建设,引进汽车电子、模具制造等汽车配套项目,加快客车制造产业集的形成。而且厦门已向国家商务部提出申请,将有望成为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可以预见,厦门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正是由于看好厦门汽车产业发展前景,目前台湾一些汽配厂商如台湾江申工业等已纷纷入驻厦门汽车工业城。
3、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
中华汽车配件1)客车产业规模效应较小。尽管目前厦门客车在同行业中已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客车相对来讲整体规模不大,规模效应不明显,对汽车零部件业的带动效应有限。
2)缺乏汽车产业公共平台。我国客车行业分属交通、公交、机械等不同行业,对产品的开发和引进存在较大差异,零部件之间缺乏协调、配套和通用性。因此一个为企业提供公共信息,基础技术研究和市场推广等服务的汽车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厦门尚缺少此类公共平台。
3)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从目前情况看,厦门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汽车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相关职业培训教育缺乏。
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根椐《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台湾产业转移趋势及厦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厦门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总目标,继续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将利用台资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造紧密结合;注重研究台资变化的新动态,抓住机遇,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台湾产业的战略转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以零部件为发展重点,引导台资、外资进入厦门,在支撑厦门客车整车发展的同时,尽快在国内形成零部件的产业集优势;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推进以台商投资区为重点的引资载体建设,拓宽投资领域,提高利用台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