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在中国
1. 简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西方国家开始放松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允许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于私人股权基金。到了80年代,私人股权基金逐渐发展为一个成熟产业。随着90年代网络革命的兴起,私人股权基金进入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创业投资的高峰期,成就了英特尔(Intel)、网景(Netscape)、雅虎(Yahoo!)、亚马逊(Amazon)等网络巨头,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也从中获得巨大成功。
也是在这一时期,全球私人股权基金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是风险投资基金, 以“科技风险投资”的名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前期投资。该时期的投资主要集中于IT行业和互联网,曾先后两次掀起投资高潮。第一次是在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太平洋优联、华登风险投资基金、华诚资产等全球著名风险投资公司进入中国。但该时期同样也是欧美本土网络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风险投资机构在本国就能到大量好项目,因此投资中国的项目较少,数额也不大。
风险投资第二次大规模涌入中国市场是在1999年。19998月,国务院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该决定成为吸引外国创业投资再次大规模进入的强烈信号。随后,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华登国际、赛博基金、霸菱投资、苏伊士亚洲和上实所罗门等国际著名的专业风险投资商纷纷进入中国。按时间先后顺序,风险投资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案例包括:
1999中华汽车配件年1月,摩托罗拉、英特尔向深圳盛润公司联合投资500万美元;
19992月,华登国际投资、高盛集团、华晶网路基金、软银及新加坡政府向新浪网联合投资2500万美元;
20001月,软银向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
20009月,IDGPeninsul Capital等机构向百度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
200011月,上实科技基金、凯雷投资、软库、IDG向携程旅行网投资1200万美元;
200012月,霸菱等投资机构向掌中万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
2001年底开始,美国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风险投资者因而遭受巨大损失,很多风险投资撤出中国,中国的私人股权市场也陷入低谷。
经过短时期调整,从 2004年前后起,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又进入复苏阶段,并形成一股新的投资热潮,这一热潮持续至今。这一时期的投资,除了延续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热外,还出现了收购基金等新的投资方式。而且收购基金正日益在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和投资收益等方面超过风险投资,成为中国私人股权市场上的主要投资方式.
2.外资主要机构介绍
1993 年起,摩根士丹利的直接投资部门就在亚洲地区积极从事私募股权的投资业务,是业内成功的直接投资机构之一,其投资的企业有:eAccess(日本)、HTL International(新加坡)、Landmark ITMC(韩国)、蒙牛乳业(中国)、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中国)等。其中,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对蒙牛乳业和安徽海螺的投资是摩根士丹利在大中华地区进行的两宗大型投资案,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摩根士丹利私人股权亚洲基金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 L.P. Fund)成立于20075月,是由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募集的专门针对亚太地区投资的私募股权基
金,隶属于摩根士丹利机构证券业务的直接投资部。其投资者包括全球各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摩根士丹利本身)以及拥有卓越财富的个人投资者,基金总额达5.15亿美元。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
美国新桥投资(Newbridge Capital LLC1994由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和美国布兰投资公司(Blum Capital Partners)发起设立,是一家聚焦于亚洲的投资公司。公司管理着近23亿美元的资本。新桥公司是中国首家并购国内银行的外资公司,同时也开启了外资并购中国上市金融企业的帷幕。
霸菱亚洲(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 Group1998年在中国香港成立,该公司原属荷兰国际集团(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 N.V.ING),于2004年完成管理层收购后脱离 ING。该公司旗下三支基金管理资本合计约1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亚洲地区的通讯、信息技术和服务业。自其成立以来,总投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年回报率超过20%。截至20076月,霸菱亚洲已在中国内陆投资18个项目,总值超过1.37亿美元。
英联投资(Actis Capital LLP前身是一家英国政府的投资机构——英联邦投资集团(CDC Capital Partners)。于1999年进入中国,2000年在北京成立办事处,目前管理着2.26亿美元的基金。该公司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融资成立商联-英联中国投资基金和英联中国投资基金II,主要投资于医药保健品、日常消费品、电子通讯产品和汽车零配件等4个行业,投资总额超过1.09亿美元,其投资项目包括中海油、厦门进雄、蒙牛乳业、中国枸杞、国人通信、宁夏红、禹华通信、无锡尚德等国内知名企业。
CCMP亚洲投资基金(CCMP Capital Asia)创建于1999年,公司前身是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J.P. Morgan Partners Asia),即摩根大通集团的私人股权投资部门。2005年,该基金从摩根大通集团中独立出来,并更名为CCMP亚洲投资基金。CCMP 亚洲投资基金主要在五大区域进行投资:大中华地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达27亿美元,主要投资人包括摩根大通集团旗下的全球基金、美欧著名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亚洲富有家族的资金等。
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1999年入股上海银行(原上海商业银行),这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宗面向国内商业银行的大规模国际股权投资。迄今为止,
该公司持股的中国商业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南京市商业银行等。此外,IFC也向非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除新奥燃气、安徽海螺外,IFC还于20076月携同荷兰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是由新加坡财政部投资司于l974年组建而成的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是新加坡最大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200410月,淡马锡拆资1亿美元购得中国首家私营银行——民生银行4.55%的股权。20058月,其通过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AFH)投资31亿美元,获得中国银行10%的股权,这是淡马锡迄今为止在中国规模最大的直接投资项目。同年9月,AFH又以14.66亿美元购得建设银行5.1%的股权。
凯雷投资集团(The Carlyle Group是一家管理着350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性私人资本公司。该集团旗下有三只亚洲基金——凯洲亚洲合伙人(Carlyle Asia Partners)、凯雷亚洲创投I(Carlyle Asia Venture Partners I) 和凯雷亚洲创投II (Carlyle Asia Venture Partners I),三只基金总额超过10亿美元,投资于泛亚太地区。20044月,凯雷在上海开设办事处,自此正式开始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运作。
花旗集团下属的亚太投资有限公司(Citigroup Venture Capital InternationalCVCI
这是在2005年成立的、管理资产达到16亿美元的私人股权基金。CVCI200511月斥资2500万美元入股中国最大的民营担保集团——中科智控股集团,这是CVCI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随后,CVCI又相继投资于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蓝韵医疗、中国气体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
20094月,资产规模达400亿美元的全球性PE安佰深(Apax Partners)在上海成立了在内地的首家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