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市场”在哪里?
  现在,中国的三四级市场被誉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尤其年初一号文件提出“建材下乡”的意见,更是掀起了一场“下乡”热。然而,对“三四级市场”的定调却一直是模糊的,中国287个地级以及以上的城市中哪些是三、四级城市,三、四级市场与三、四级城市是否相通?
  很多企业认为,中国的二级城市就是除了“北、上、广、深”之外的所有省会以及几个副省级城市,三级城市就是除“一、二级城市”之外的所有地级市,四级城市便是广大的县级市。
  一些调研机构为此做出了专门的调查定义,提出按照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教育卫生、城市环境、城市交通、生产水平、消费水平、渠道发育程度,根据不同比重相加,对城市进行量化评分,评判城市市场水平。由此,来判断到底哪些是三四级城市。
  其中,某调研机构算出了独有的“城市IQ指数”,即将城市市场的分数称为城市的IQ指数,将100分定义为全国总体水平,为中等发达水平,高于100分的为发达地区,而低于100分的为欠发达地区。
  在此标准上,这一指数将全国287个地级以及以上的地级市分成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城市4个、二级城市57个、三级城市137个、四级城市36个、5级城市53个。很多省会城市并没有全部被划入二级城市中,如西宁、银川、海口等,而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则进入了二级城市行列,如东莞的市场IQ得分超过天津、重庆成为二级城市的第一。
  准确来说,三四级市场涵盖了三四级城市,以及农村县、镇、乡级市场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特性
  不同于一二级市场消费者体数量的有限、对品牌的深入了解程度以及各品牌的竞争激烈化,三四级市场整体容量大、竞争相对较弱、毛利率较高,据了解,三四级市场对陶瓷的需求量上千亿。
  三四级消费者由于购买力有限、赚钱不易,在挑选产品时,要比一二级市场的消费者更重视“性价比”,同时由于信息的短缺和不对称,他们不太相信广告,但更相信舆论领袖的意见。对购买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周围消费者的口碑效应以及终端销售顾问的推荐,他们对品牌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常常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只认牌子一根筋;一种是只认价格,谁低买谁的。
  在三四级市场刚形成的初期,其消费者心理主要是注重产品效果、对其认可的品牌相对忠诚、相信权威、喜欢实惠、投入谨慎、爱跟风,但同时对一些有明星代言价格又不高的产品会很盲目冲动的进行选择。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越来越多外出一二线城市务工
的新生代们带回的消费理念,在享受高性价的同时,也追求着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三四级市场的大众化消费时代
当一二级市场开始进入更加细分市场、个性化的时代,当越来越多针对一二级市场的品牌更注重寻市场蓝海的时候,“三四级市场还是大众化消费的时代。”大众化时代的顾客是温饱型的消费者,他们更注重的是性价比,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对于满足温饱型的三四级市场来说,这个市场并不是一个一二级市场消费过剩品或者劣质品的倾销之地。不能简单将一些品质不过关的产品带进三四级市场,这样只会令品牌受损,再无翻身可能。
什么牌子电动车最好
对于一二线品牌来说,要进入三四级市场精耕细作深入下去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除了自身定位决定了其目标消费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型城市的中高端人;另外,已经成熟的全国经销网络想进入外围市场在人力、售后、服务等资源跟不上;同时,一二线品牌的产品结构与三四级市场的产品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前者讲究美观、大方、技术、性能和质量,而后者则讲究实用、实惠。
  新兴产区的区域品牌在产品结构、地缘方面、成本价格来说比一二线品牌更有竞争优势,当区域品牌在产品质量以及花上得到很好解决后,一二线品牌所具备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品牌进化:从口碑到推广
  尽管在三四级市场形成初期,其消费习惯是希望实惠、高性价比,并没有什么品牌认知度,但辩证法
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三四级市场在成长,不仅容量,更是消费者日益成熟的消费心理。
  随着信息社会日益频繁、便捷的信息交流,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在一二线城市接受新事物,从性价比到需要满足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心理,三四级市场的消费习惯也在悄然改变着。
  每到周末或者三四级城镇特有的消费高峰春节等时节,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宣传方式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无论是大喇叭的广播,还是用电动车搭载着流动广告的巡游,都在说明,品牌的塑造以及知名度的打造开始走向用传播推广的方式进行。
  路牌广告、本地电视台宣传、墙体广告等各种载体的应用,人工流动宣传以及各类声势浩大的促销活动,保持长时间的曝光率都会令品牌的印象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针对当地人举办的一些公关公益活动等等,都是品牌形象的积累。市场环境的改变,品牌打造的方式也应该相应改变,先人一步才能抢占先机。
  作为三四级市场
主体的人,其消费习惯、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在改变着,相应的品牌塑造与积淀
的方式也应相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