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87
卢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 300204
汽车的摘要: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增大,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尾气。低碳化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研发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通过数据和图表分析了其推广的必要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必要性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所规定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既能够节约能源的消耗量,又可以减少尾气中CO2及有毒气体的排放量,被认为是解决当今能源及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被认为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各种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则],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同月,[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定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等13个城市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对公共服
务新能源汽车进行补助,这个是我国第一个直接补助新能源汽车的政策。2010年5月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导入私人购车补助。2012年6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提出了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的发展目标。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汽车厂家的研发,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2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量分别达到了1.25万辆和1.28万辆。
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中科院指出汽车排放的委屈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北京市的22.2%的“PM2.5”都是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汽车保有量急速增加,低公害无公害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急迫。
(一) CO2的削减。石油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动力车能够有效减少CO2的排放,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等在行走时CO2的排放量几乎为零。在低碳化背景下,各国对汽车的CO2排出量
也是有限制的。EU的CO2排放标准目标是2013年达到130g以内,日本也设定了每公里排放在130g以内的标准。在国际化的今天, CO2排放量的限制对中国汽车的出口有很大影响。
(二) 削减有毒气体排放。根据《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2)》公布数据,2011年全国机动车的尾气总排放量为4607.9吨,比2010年增加3.5%。从2011年机动车尾气的具体分担率(图1),可以看出其中汽车为机动车有毒汽车排放的主要原因,CO,HC的排出量超过70%,占NOx、PM排放量的90%以上。
(三)节能。汽油车每行驶1千米需要投入一次能源2.7MJ,混合动力车需要1.7MJ,电动汽车只需要0.49MJ(图2),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原油燃料需求也在增多,去年油价连涨,国内石油价格1升突破了8元。由于原油价格的高涨,汽油车的燃油成本会增大,节能汽车的研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
(四)产业升级。现在,世界各国的汽车厂家都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的各个汽车厂家也在积极的加入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传统的汽油车不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差距不是很大,甚至有个别技术处于世界顶尖地位。而且,与传统汽油车先比,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比较少,也更容易掌握核心技术。例如,电池研发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我国可以利用人才优势,如果掌握了先进的电池制造技术就等于主导了新能源汽车。所以,有很多专家指出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三、总结
本文考察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并从节能减排等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性。现阶段,
有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不是很了解,通过本文的介绍,促进消费者正确看待新能源汽车,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改革委员会.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2007年第72号公告
[2]环境保护部. 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2年12月
[3]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2012-2020年).2012年7月
[4]李大元.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第2期
[5]湛泳 夏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汽车消费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卢静(1987年8月),女,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
学日本经济方向,硕士研究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