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巾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6期J.N O RT H W ES 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 n d S o ci al Science) No.6.2012
论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刘淑欣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自然、社会、精神是在哲学层面上审视人性的三个维度。基于人的自然生存困境追求真,基于人的社会生存困境追求善,基于人的精神生存困境追求美,这是文学对真、善、美三个方面价值追求的深层依据。无论在共时性横轴还是在历时性的纵轴上,自然、社会、精神的三个维度是审视人性和文学的视角或者工具。从这三重视角下望去,可以看到由丰富扣复杂的人性交织而成的无限宽阔的视野、在文学人物形象的研究中,无论是“二元性格组合”还是“圆形”“扁形”人物形象的概括,都可以在自然、社会、精神三重存在交织而成的视野中给予新的理解和阐释。
[关建词]文学;人性;哲学;形象;主题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12)06—0108—04
一、存在·需要·本质
“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在相当广大的范同上被认可。文学立足于个体的生命感受,表现对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一方面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与人的本性密切相关。注重再现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注重表现的作品为我们揭示了人的心灵历程。在语言构成的文学世界里,人鲜活而生动的生存状貌历久弥新。亚里士多德曾说“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意思是说,与历史相比较而言,文学更深刻地触及到了人的生存本质。诗或文学的哲学意味,首先应该理解为文学传达了人存在的哲学意义。文学的不朽魅力、跨越时空的价值就在于其对人性的揭示。人的生存状态变幻万千,在哲学层面上如何对人的生存本质进行概括?
千百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认识,然而人性让我们有说不完的困惑。古希腊的斯芬克斯之谜把人生解释为一个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路、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过程。哲学家们对人有多种描述,直立行走的动物、使用T具的动物、使用语言的动物、符号的动物、理性的存在者,等等几十种定义。然而,时至近代“我们所能够得到的仍然不过是关于人类本性的一幅非常残缺不全的图画,一具无头断肢的躯干而已”㈠。这实在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人的生存状况是复杂多样的;其次,生活之路在一代一代人脚下无限延伸,人性和人生的变化难以一言以蔽之,在认识论上看来,本体最难看清的是自身。当然,无论认识自己有多难,人必定不可能停止对自身的认识。在今天即便是几乎一切关于事物的普遍原理都被怀疑,人们依然坚持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l大l为人类世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都和人的本质问题紧密相连,人的真正本性是人的全部价值理性的基础。
19世纪初的生命哲学家批评了早先思辨唯心主义哲学无视人类现实历史境遇的偏颇,强调感性生
[收稿日期】2012-05—20
[作者简介]刘淑欣(1954一),女,北京人,副教授,研究力‘向为文学基本理论和影视大众文化。
一108—
命及其历史境遇,“在确立了生命的本体论地位以后,认识论上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真理、价值、意义都是根据生命的活动来设定的”r。据此我们可以在人的存在状况或说人的活动中寻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说:“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I o明确提到存在即是本质。存在决定需要,需要即是本质,那么人的本质即可从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j个角度的需要来认识。我们说人的需要,首先是作为自然存在的“自然的人”的生存需要,其次是作为社会存在的“社会的人”的社会需要,再次是作为“精神存在”的精神需要。那么,我们可以在人的自然、社会、精神生存这j重需要中探寻人的本性、本质“。
二、在三重属性交织的视野中看人性的万花筒
既然人的本质可以从三重属性来把握,我们一定可以从这三霞角度审视文学人物形象。对文学中人物形象哲学意义的讨论由来已久。苏格拉底曾建}义从许多人身上选取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创造优美形象,福特斯
这包含了艺术中的人物或形象具有量的普遍性和质的必然性的理解。别林斯基说,典型人物是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其中蕴涵了人生或人性中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这都可以看作是在哲学内涵上讨沦人物性格。在我国,周米祥先生提I叶{用辩证法的观点J叶J典型形象中六对范畴,“我们不把艺术典型规定为共性和个性这样一对范畴,而是从这对范畴出发,把它逐一地展开,发展成为个别与一般、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性和现实性、相对和绝对这样六对范畴。通过这六对范畴把艺术典型的本质特征一一地揭示出来。这六对范畴的关系,是从抽象到具体,从贫乏到丰富的过程。”。5,这种哲学性内柜琦的研究,使人物形象研究逐步深化。然而,文学人物性格的生动、复杂和丰饶,使人们的研究不lq-官E止于哲学层面。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从人物性格的形式特点研究文学人物,他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的人物”和“阈的人物”两种。所谓“扁的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漫l画人物,是按简单的意念或特性,以单纯的形式塑造m来的。福斯特认为,“扁的人物”常常具有喜剧效果,容易辨认并为渎者所记忆。所谓“圆的人物”是复杂多面的人物,不能进行简单化的概括,“网的人物”在美学成就I二更胜一筹。福斯特还认为,一部构思复杂的小说同时需要“网的人物”和“扁的人物”?这一说法已为学界广泛接受。福特斯着眼于从人物形象的外在感性样貌捕述其复杂或单纯的构成法则。事实上,文学人物形象的简单和复杂归根到底是由于其中蕴涵的人性属性的复杂或者简单。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6}提出并论证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指出性格运动是一种双向逆反运动,这被视为文学人物形象研究中的人性理论基本框架,为人物性格分析建立了理论模型。本文则认为,刘再复先生所说的二元属性来源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人性之所以具有多级二元属性,根本原因
在于人的三重存在的纠结。或者说,必须从i重结构的角度才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二元划分的基础,人是自然存在、衬:会存在、精神存在的复合体,在不同的个体生命之中,这=t重存在以任何一重存在为元,另J'b-<;重存在共同构成相对立的另一元,于是就有了以下_二种结构模式:第一,以人的自然属性为一元,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为另--.s1],即构成所谓兽性与人性的冲突;第二,以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为一元,人的社会属性为另一元,即构成所谓个体与丰十-会的冲突;第j,以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为一元,人的精神属性为另一元,即构成所谓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冲突。于是,兽性与人性的冲突、个体与社会的冲突、现实与超越的冲突是人类所不能摆脱的宿命一。
三、共时性审视:三重基本属性和复杂的人物形象
从共时性的角度看,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作为_二=重存在,因而具有i重属性:、人有自然属性便有自然的人格,有社会的、精神的属性,便有社会、精神的人格。单纯的自然属性和单纯的社会属性乃至单纯的精神属性,都算不得完整的人性,甚至可以说都是某种内在缺陷。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到个性身上,i重属性绝不是按照比例配伍}}{来的,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况?“人之为A.n勺l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_8J。现实世界的人性T.变万化,义学世界的人物千姿百态:有自然属
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如古代神话、史诗乃至悲剧中的人物,这些形象表现了人的自然天性,表现人和物
质外力以及不可操纵的命运的搏斗。古希腊留传下来的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藏族和蒙古族史诗《传》和《江格尔》,汉民族神话中的《羿射九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都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完美表现。有社会属性特别显著的人物形象,如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卡列宁(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沙威警长(雨果:《悲惨世界》)、娜拉的丈夫(易I-生:《玩偶之家》)以及司汤达《红与黑》中的德·瑞纳市长,或是枯燥无聊的官僚,或是没有精神生活的市侩。《红楼梦》中的贾政、王夫人等也是单丽的“名教中人”。这些人物的特性和他们所产生的那个社会紧紧相连,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力量。有精神属性特别突出的人物形象,如但丁《神曲》中的尤里斯、歌德《浮士德》中的浮士德、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温赛特笔下的克里斯汀、《红与黑》中的于连和德·瑞纳夫人,因其灵魂中丰富的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纠结,加之与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使得他们的痛苦深重而令人同情。在高尔斯华绥的著名小说《苹果树》中,梅根主要代表着肉体的自然存在,斯苔拉主要代表着社会的存在,弗兰克代表着自然、社会、精神的i重存在;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更倾向于精神性,而薛宝钗更倾向于社会性。刘再复曾说过,贾宝玉与林黛玉是“性情中人”,贾母、宝钗、风、贾政、王夫人、袭人等是“名教中人”,性情——自然属性突出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特点;rfri名教是来自社会需求的社会属性,则是贾政等人的突出特点。在小说《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代表着自然存在、精神存在的统一,段小楼主要体现了社会的存在,菊
,flll体现了自然和社会双重存在的统一。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冲突,往往体现了三种属性的冲突。在高尔斯华绥的小说《苹果树》中,弗兰克
代表着自然、社会、精神的三重存在,相比而言,梅根主要是作为肉体自然的存在,斯苔拉主要作为社会的存在。在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代表的是自然兽性的一面,苔丝体现了音然善良的一面,而安吉的离去似乎代表了社会价值的一面,即世俗社会或男权社会关于女子道德贞操的偏见将其控制了。三重存在的纠结与冲突越是激烈,人物性格就越具有魅力。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聂赫留朵夫,《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贾宝玉是挣扎于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以及精神存在三重困境之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称其为精神之子的人物形象,一IL,灵中有无限的渴望与追求,精神上有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从横轴或说共时性的角度看,人的自然、社会、精神每一重生存困境中又包含着诸多的具体内容。人的自然生存困境有“有限和无限‘肉体和灵魂’一‘偶然和必然”等诸多矛盾与斗争;人的社会生存困境有基于主客关系的社会身份认同问题,有等级制度、金钱关系、性别政治等一系列矛盾;更何况人的精神世界的无限丰富与复杂。人的这三重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冲突,产生出千种恩怨、万般纠葛,不可重复。同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历经千年演奏出万千变化的旋律,是因为每个时代都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痴心女子负一IL,汉”,从人的i重属性的角度看,个中原因却是全然不同的。在自然关系之下,是两性差异使然,例如《美狄亚》中的伊阿宋。在社会关系之中,可能是金钱关系的介入,如《白痴》中的公爵和罗果仁、
《包法利夫人》中的赖昂和鲁道夫;可能是权力关系的运作,如于连和德·瑞纳市长夫人;可能是文化冲突的余绪,如弗兰克和梅根;可能是道德观念的影响,如《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安玑·克莱、我国唐代《
崔莺莺》传奇中的张生。至于涉及到其中个体的精神冲突,更是爱与欲、情与理、理想与现实、以及人性诸多弱点的交织。自然、社会、精神的三重需要和i重存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显现方式,此强彼弱或此弱彼强。因此,即使是“只有一个故事”,也因为人性的丰富多彩以及人的多重存在的复杂性,永远有着无穷的蛮数和魅力,、
四、历时性审视:人的三重属性与人性的远征
从纵轴或说历时性的角度看,人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系统,i重属性此消彼长,在个体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人从自然属性凸显,到社会属性渐强,再到精神属性为主的过程,直至走向i重属性和谐并存。孔子在72岁去世之前简述了自己的一生,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①当代发展心理学把个体生命描述为一个
纵向发展的过程,个体本性的不同侧面随着年龄增长纵向呈历时性的变化,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需要在一个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依次以此强彼弱或者此弱彼强的方式显现出来。罗素形象地描述,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奔腾跳跃,历经曲折婉转,最终汇成辽阔的江水,在年老时平稳地流人大海。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需要依次为童年、少年乃至青年初期的“自然的成长”的需要;青年、壮年时期“社会认同”的需要;老年时期生命力逐渐衰退,精神逐步完善,最终获得“精神自由”的需要。在文学史的人物面廊中,
童话、寓言、儿童文学所刻画的大部分即是未进入或未完全进入社会结构的自然之子的人物形象,如《尼尔斯旅行记》中的尼尔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小女孩爱丽丝,《彼得·潘》中的彼得·潘,《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以及婚前的克里斯汀《劳伦斯之女克里斯汀》中的温赛特等人物。专写青年生存状况的作品,或者青年的成长与爱情故事中的人物,如少年维特(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时期的约翰· 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早期文学中处于社会自然关系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称作自然之子。如古代神话和史诗乃至悲剧中的人物,这些形象表现了人的自然关系、人的自然天性,人和大自然以及不可操纵的命运的搏斗。古希腊留传下来的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藏族、蒙古族的史诗《传》《江格尔》,汉民族神话中的《羿射九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就是人类童年时代生活、劳动、追求、理想的艺术再现。重读哈姆莱特,可以从青年心理发展的角度理解他的“延宕”。小说《牛虻》中的亚瑟在失去母爱和家庭的庇护以后,表现了其自然属性受到的伤害,以及在社会中身份认同的困难,直至他认识和批判了教权和政权的虚伪性与残酷性,终于走出这个虚伪的家庭,亚瑟自杀的情节,宣告了自然之子的亚瑟脱胎换骨为社会之子的青年革命家“牛虻”。重读鲁迅的《故乡》,从自然之子的角度看少年闰土,从社会之子的角度看中年闰土,增进了解蕴涵在鲁迅《故乡》之中的社会批判力量。从人格的自然天性和社会适应性来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可以看到在曹雪芹时代一个个少年鲜活的生命是如何被等级森严的制度所扭曲所扼杀。
文学景观是人性的景观,体现人性的价值追求。由于人的i重存在的闲境,就有了摆脱困境的追求,这就
是文学在真、善、美三个方面的人本主义价值追求:人的自然属性追求真,人的社会属性追求善,人的精神属性追求美。在i重存在的前提下,人的生存状态当然是不自由的,并且由于客观境遇的三重存在和生命主体的i重属性交织在一起,就造成了人的自身属性的矛盾性更兼多重的内外冲突。文学艺术的真、善、美是对自然、社会、精神i重困境中人的拯救。
从人的“存在”到人的“需要”再到人的“本质”,从对人性哲学层面的把握,到对文学之哲学意味的阐释,再到对不可重复的多样复杂的人物形象的理解,这是本文的思路。《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本文所概括的人性的i重存在(自然、社会、精神),与马克思人类社会三个阶段的人性发展、马斯洛“人性的远征”的里程,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乔治·巴塔耶的“三界”观点遥相呼应,这正是本文的理论基础;而以j三重属性的统一体的观点来审视人性的复杂性,用人的i重属性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建构,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作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理解,并以此作为认识文学主题、文学人物、以及文学发展历程的内在依据,则是一种新的研究角度。
参考文献:[1¨8][德]恩斯特·卡两尔.入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泽文出
版社,2003.[2]刘晓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4][7]刘淑欣,文学与人的生存困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周来祥.美学问题
论稿[M].西安:陕两人民出版社,1984. [6]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肥:安徽文艺出版社版,1999.
(责任编辑多杰责任校对肇英杰)
①参见《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