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 于炎1冉胜刚2
摘要: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问题批判而产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形成、系统化时期和发展、深化时期。其内容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深入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准确的把握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对今天更好的处理我国的生态发展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两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所谓“两型社会”建设也就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提出建基于一系列理论基础之上而产生的社会发展理论,这其中也固然包括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批判,本文这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旨在从生态马克思主要理论体系中寻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其形成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又是绿政治运
动的必然产物,在20世纪曾一度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这一思想流派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实现了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联姻”和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倡导是一种“绿社会”的发展理念。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多的倾向于要求把生态运动与争取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这时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绿运动思想没有明显的区别。代表人物有安德烈・高兹的1951年的《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和1977年的《生态学与自由》等著名著作,同一时期还有鲁道夫・巴罗和亚当・沙夫等东欧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也在1972年和1976年出版的《自然的统治》和《满足的极限》总对生态危机作了初步性的探讨,因而这一时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绿运动中显得非常薄弱,侧重于对生态危机的批判,但对理想社会描述缺乏详细内容,进而没有形成生态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
第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发展和绿运动发展的高潮共同造就了生态马克思主义队伍的不断壮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深入生态学的问题的研究,实现了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联姻”。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本・阿格尔,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已失去效用,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这一时期还有阿什顿、哈维和博克金等著名学者,
他们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学派,经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糅合在奋斗目标、政治理想和社会纲领等方面批判了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现象,并提出了“稳定经济”的概念。
第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深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深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著名代表人物有佩铂、格伦德曼、奥康纳、克沃尔、福特斯和伯克特等。1997年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20世纪9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发生质的改变,反而在反思中发展迅速,进入了“红”阶段,理论的更加成熟和完善,成为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的很重要的学说之一。2000年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第一次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概念。2002年克沃尔在《自然的敌人》中不仅批判了资本的求利本性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社会制度。坚持认了对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万物的至上权力。”
2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
生态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正义是导致“异化”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从解决生态危机中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这一思潮不是完全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其主要观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认为生态危机才是当代资本主
义的最主要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原来所设想的由于资本家不断的加大资本积累的力度以及变本加利的剥削工人阶级剩余价值学说并没有如期的产生,致使当前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原来马克思所设想的经济危机,而将逐渐由原来经济危机中的生产危机转向由消费而产生的生态危机。对于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该后果将超越原来的经济危机,并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自然和人类走向灭亡的危险。当人们逐渐的认识到这种危险时,就需要不断的解决生产、消费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重新去思考通过何种方式去解决这些矛盾和危机,最终使资本主义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认为生态危机的源头是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没有出现马克思所预言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情况,反而资本主义国家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改善了生产关系,经济社会反而出现强势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和对利润的无限追求,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失衡的弊病,提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源头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认为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自然成为了他们追求利润的对象,在这种盲目利润追逐中只知道对自然的掠夺,忽视了对环境的治理。在此基础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思想体系的形成既有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继承,也有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等现实反思之后的实践经验总结。
福特斯
第三,提出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在论证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途径,认为可以解决生态危机的可以寄希望于社会主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并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的模式,要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稳态”,就是稳定的、科学的利用生态环境,不能过度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稳态”的发展模式下,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需求,把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当前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政府来讲,更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多种模式去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此外,还要通过分散化的生产模式,实现生产需要和资源有限性的协调,经济发展能满足人类基本需要,但以不损害生态系统为前提。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指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路,同时也给社会主义对待生态问题的处理给予了信心。
上述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但其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一是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解决的必要性,但是在阐述的时候过于抬高了“生态问题”的高度,把生态问题看得高于一切,片面强调生态问题的政治意义,提出的“生态危机论”替代“经济危机论”观点,这在具体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不完全正确的。二是研究内容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只研究的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的问题,缺乏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后发展型国家的生态危机的关注。三是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缺乏现实实践支撑,缺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构建带有浓厚的乌托邦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3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倡导绿文明建设是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如加大绿产能
480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环保、加大绿环保投资力度、通过制度保障等方法,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两型”社会。当前,我国提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与生态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要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有着同质的规定性特征,因而对两型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启示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思想层面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关注“生态”而产生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核心也印证了他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生态问题。中国是后发展型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里面缺乏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的阐述,但生态问题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也同样存在,这是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取而发展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是每一个国家前期发展的必由之路。虽说生态危机并没有像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强调的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生态问题一定会缓慢经济社会发展的速
度,事关自然和人矛盾处理的问题,如果只是一味的对自然摄取,最终只会被自然给无情的抛弃。两型社会建设过程提出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思路正是在重视生态问题表现出来时的一种社会发展思路。
第二,原因分析层面抓住产生生态问题的内核。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这样一种探究问题的方式为我们处理两型社会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套分析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类型的分析方法分析现阶段两型社会现存的生态问题。对于生态危机形成的原因,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制度层面寻答案。这样一种分析路径给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是要从改革现有政府政策、制度和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解决生态问题,而不单纯的从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因此,我国各试点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应该在秉承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在现有制度、政策的基础上、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上分析已存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对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生态问题解决路径的启示。生态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生态问题解决要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宏观上的把握,但是具体微观细节层面生态问题解决的途径并没有详细阐述。在继承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不断的加大和加强“两型”社会的建设,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国家作为我们长期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生态问题关系人民众的切身利益,是生活在
我们国家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履行的责任。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发动人民的力量去建设一个“两型”社会将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努力,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努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此外,企业要遵守两型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在生产产品、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但是要树立本着对社会和人类负责任的态度发展生产。不断的加大资金等投资力度,努力的开发研制出更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最后,政府应切实发挥好管理和服务等职能。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扎要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增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要加大资源环境执法力度。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的不是死板的文本,告诉我们的是分析生态问题的方法,现阶段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也同样可以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生态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1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于炎(1985~),男,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冉胜刚(1980~),男,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海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3).
[3]王雨辰.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视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5).
[4]张时佳.生态马克思主义刍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2).
[5]马万利,梅雪芹.生态马克思主义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9(2).
[6]刘克英.生态社会主义:一种新的理念与历史逻辑的结合[J].社会主义研究,2003(2).
[7]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Joel Kovel,The Enemy of Nature,Zed Books Ltd.,2002.
[9]两型社会建设网[EB/OL].www.lxshjs/Infor/default. asp.
注
[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6页.
[2]Joel Kovel,The Enemy of Nature,Zed Books Ltd.,2002,p.171.
48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