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课程思政与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
张红光1 陈巍2 王焱1 许永红1 杨富斌1 张颖1
1.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部 北京市 100124
2.北京工业大学 教务处 北京市 100124
摘 要: 为了落实“三全育人”工作,针对“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程,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如做好“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精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中国元素、推出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好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合理运用“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模式等。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课程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关注和学生认可。
关键词:汽车文化 公共选修课 课程思政 中国故事 教学案例 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
北京工业大学“汽车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又称之为通识教育选修课),一方面,针对机械类、能源动力类、交通运输类的学生而言,可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去解读汽车,从而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针对经管类、文法类、艺术类、其他理工类的学生而
言,可从工程和技术的视角去熟悉汽车,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自2003年至今,“汽车文化”共计在22个学期开课,累计选修人数超过1800人,目前课堂容量为150人,在2008年被评为北京工业大学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为达成“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讲好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1]。
1 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汽车文化”课程主要讲述了汽车构造、技术、车标、命名、广告、代言人、名人、
运动、展览等内容,体现了技术性、人文性
和科普性。教学过程中着力实践“三全育人”
理念,重点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民族自
豪感、自主品牌的成长与青年人的社会责任、
汽车技术与工程伦理道德、国产汽车在抗疫
一线的担当与贡献、代言人的三观对汽车品
牌的影响、汽车名人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
中国汽车人的爱国创业与守正创新等方面挖
掘育人价值、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2] [3] [4]。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将“课
程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融入各教学环节,
进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
(1)利用“雨课堂”平台的“弹幕”功
能和“投票”功能,课堂现场注意加强师生
交流互动。
(2)课后通过课程及时为学生答
疑解惑。
(3)课前通过“日新学堂”平台的“资料”
栏目和课程为学生发布课程内容预告、
提供预习资料和课外自学资料。
(4)邀请毕业学长或在读高年级学长当
面交流或线上交流;为部分同学提供机会参
观汽车企业、参观汽车专业实验室、参与汽
车专业实验和科研活动;为部分同学在出国
深造、保研考研、求职就业等方面提供咨询。
(5)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
学生选课时公布上课办法、在上课第一周公
布考核办法,强调“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2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1 案例1:为国创业造车,精神财富
永存
汽车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回望新中国汽车工
业创业之初,峥嵘岁月中的很多事迹让人记
忆犹新。这些创业之初形成的学习、创新、
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精神,不仅推动了新中
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也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汽车人勇于担
Study 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hina Stories for the Course “Auto Culture”
Zhang Hongguang Chen Wei Wang Yan Xu Yonghong Yang Fubin Zhang Ying
Abstract: T he course ”Auto Culture” is a public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hree-all Education” eff ectivel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 cs”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ourse ”Auto Culture”, some measure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overall design scheme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scientifi cally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 refi n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lements and Chinese elements elaborately, presenting high quality teaching case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 presenting compelling China stories in the fi eld of auto culture, employing “Online and Offl  ine Integrated Teaching” properly, have been performed. Through the joint eff orts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bvious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erm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 course “Auto Culture” has gained a good reputation on campus.
Key words:Auto cultur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hina stories; Teaching case; Online and offl  ine integrated teaching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当、攻艰克难,努力肩负起“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时代使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新中国汽车工业第一代创业者饶斌、郭力、陈祖涛、孟少农等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白手起家建立第一汽车制造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故事,列举出从第一汽车制造厂走出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事实,观看了新一代红旗品牌高级轿车的广告宣传片“让理想飞扬”,从而使大家自觉达成共识:正是由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扎实的业务能力,才使得新中国第一代汽车人创业成功,并且这伟大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中国汽车人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谋发展,而今建成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昂首步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
在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大批创业者中,着重介绍饶斌同志作为典型代表,他曾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厂长[5]。1987年7月15日,他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满怀激动地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第一次创业我干了,第二次创业我支持你们干了。现在,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于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去实现我们几代汽车人的轿车梦。”2013年,在纪念饶斌同志诞辰百年之际,设立了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这是当今中国汽车工业领域从业人员的最高荣誉奖励。
在“汽车名人”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注重从人物故事、客观数据、发展历程、业界评价等角度,让汽车名人方面的“课程思政”、“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能真正“润物无声”地感染学生。
2.2 案例2:汽车代言人的选择,三观正、言行正、传播正能量
对汽车企业和汽车品牌而言,能够持久吸引消费者和社会关注的前提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公司的历史传承、品牌的社会声誉,但是,若聘请与汽车品牌风格契合的代言人,对完成汽车品牌形象升级和改善市场销售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已有的大量汽车代言人事例,向学生传递重要结论:合格的汽车代言人必须三观正、言行正、传播正能量。汽车代言人的选择,必将给汽车公司和汽车品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来直接影响:人正事成、人歪事败。
通过列举若干汽车代言人方面的最新典
型案例,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例如,
在2021年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
冠军的游泳运动员汪顺,于2022年光荣当选
党的二十大代表,汪顺坦言,这是荣誉更是
责任,也是激励他继续勇往直前的动力。汪
顺表示:“每次代表祖国奔赴赛场,我都会
倾尽全力,力争佳绩,不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汪顺的“顺”,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但即便
遭遇再大的磨难、挫折与逆境,汪顺从来没
有动摇过,也不曾想过放弃,始终朝着目标
奋进。2022年9月份,国内著名的比亚迪汽
车公司聘请汪顺为其新能源汽车“海豹”品
牌的运动大使,人与车的气质非常契合。汪
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帅气有型,而且活力
气质溢于言表,这也正是“海豹”外观给人
的第一感觉,汪顺和汽车品牌“海豹”都完
美地体现了“水”、“灵”、“动”的核心
元素。另外,内在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汪顺是全球一流的游泳运动员,比亚迪汽车
公司是全球一流的电动汽车企业。汪顺为比
亚迪汽车公司和“海豹”品牌代言,可谓是
理想的“强强联合”。
在“汽车代言人”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教学团队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交流研讨、
随堂作业、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潜移
默化”地接受汽车代言人方面的“课程思政”
和“中国故事”所传播的正能量。
2.3 案例3:弯道超车,中国新能源汽
车领跑全世界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
展负责、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
的重要途径之一[6]。2022年我国全年新能源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
辆,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从全球范围来看,
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多年保持全球领先
水平,保有量遥遥领先。在动力电池、激光
雷达、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座舱等方面的技
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全球
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集团中有3
家中国企业,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
有6家中国企业。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经
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台、换电站1973座,
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同时累
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
基本实现就近回收。在这些事实和数字面前,
客观而全面地分析原因,从而与学生分享重
要结论:辉煌发展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的制
度优势提供了充分保障,是坚定不移的政策
支持,也是市场化发展的有力推动。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为全球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例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
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中国独创和率
先在国家层面推行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
的市场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其他国家
也在纷纷效仿,也将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
展进程提前了5至10年;在实现了全球第一
应用规模的同时,我国也正在不断为全球新
能源汽车的应用和管理提供创新性经验。通
过分享若干相关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创新
思维、核心技术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关
键作用,从而激发大家认真学习、产业报国
的强烈愿望。
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章节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教学团队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访谈、
社会调查、客观数据、发展历程、交流研讨、
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
油然而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使新能源汽
车方面的“课程思政”直击内心深处。
2.4 案例4:赏析车标,看发展历程,
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精彩纷呈
车标是随着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发展而产
生的。车标是汽车的标志,车标是汽车发展
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和无形财富。
很多的中国车标,都蕴藏着令人感动的中国
故事;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汽车工业国际化,
很多的国外车标,也与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集。有统计显示,作为
工业金字塔尖的皇冠,中国汽车工业对国民
经济的贡献度达到了15%。中国汽车工业协
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
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呈现持续
增长态势。自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总
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最近十多年
来,中国汽车产业打破了“市场换技术”的
魔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由
大变强,很多有一定历史的车标保持了令人
欣喜的发展态势(例如解放、东风、红旗、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长安、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同时涌现了很多汽车新品牌和新车标(例如蔚来、理想、小鹏、阿维塔、岚图、极狐等)。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开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厂商来中国进行合资生产、独资生产、进口销售等。另外,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道路蒸蒸日上,诸多中国车企纷纷“出海”,海外并购、海外建厂生产呈现出积极态势,汽车产品的出口情况也令人振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由于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并有望在未来几年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已有的大量汽车车标及发展历史后,师生们自然而然地达成了共识:改革开放,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汽车工业没有被冲垮,而是“化危为机”,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得益于中国汽车人的技术创新与爱国敬业;全球汽车工
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技术和中国市场,中国的发展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是中国为全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赏析国内外的著名车标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注重分享车标背后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故事”。例如,在赏析沃尔沃轿车车标时,就会提及其举世闻名的“安全性”,并进一步介绍中国的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的母公司)对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收购和吉利控股集团的国际化道路。2010年3月份,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100%收购了福特汽车公司手中的高端品牌沃尔沃轿车业务,开启了中国车企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大幕,吉利和沃尔沃牵手十余年,达到了共赢目的:吉利并购沃尔沃开启了其全球化之路的加速器,也为沃尔沃走出瑞典、开拓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提供了契机。随后几年,吉利控股集团先后入股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等国外汽车品牌,并成为戴姆勒集团长期战略投资者。
在“汽车车标”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社会调查、发展历程、交流研讨、随堂作业、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民族自豪感、自主品牌的成长与青年
人的社会责任等有客观而深入的认识,“课
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自然达成,“中国元素”
和“中国故事”伴随着学生对汽车车标的喜
爱而常驻于心。
3 育人特与创新
“汽车文化”课程最近几年一直坚持“线
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课堂和线下
课堂并行,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从而有
效应对了疫情防控方面的突发情况,并且兼
顾了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日新
学堂”平台发布学习通知和学习资料,布置
平时作业、特别作业和期末结课大作业等;
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全程的课程同
步直播,并发布随堂作业要求学生限时回答,
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集中精力、激发学习兴
趣,也有助于改善师生交流互动情况;教师
坚持常态化地在“汽车文化课程”中
发布课外学习资料、疫情防控重要信息、应
急预案信息等,也有师生交流活动和互动环
节。
将我校“抗疫”过程中的正能量故事融
入到课程教学工作中,自2020年年初至2022
年年末,根据北京市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形势,
通过“汽车文化课程”及时传达相关
的信息、政策与规定,利用课程教学团队中
的三名教师多次参加校内和社区抗疫志愿者
活动的亲身经历,为学生生动地讲述了新时
代高校师生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利
用科普资料“抗疫专用汽车,你见过几个?”
等为学生讲述了汽车在“抗疫”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就、“抗疫”中的大
国担当等,从而使“课程思政”和“中国故事”
更接地气、深入人心。
4 教学效果
多年来,“汽车文化”作为公共选修课
程一直受到全校各专业同学的欢迎,每学期
选课人数满额并且供不应求,课程教学团队
的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关注和选课同学
们的肯定,学生评教情况一直为“优秀”(90
分以上)。张红光牵头的“汽车文化”通识
教育选修课程团队在2022年10月获得了北
京工业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大赛
一等奖。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张红光在2021
年获评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榜样”我心
目中最喜爱的老师。“汽车文化”课程入选
2022年度(第三批)北京工业大学“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培育项目。通过最近2个学期的部
分学生评语,可从侧面反映课程教学团队在
“课程思政”方面的投入与实效。
2021-2022学年第2学期的数条有典型
性的评教评语:我最喜欢张红光老师的教学。
张老师的教学通俗易懂、又在生活中颇有实
用价值。他所使用的线上推题答题和弹幕方
式更是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此外张老师
积极参与学校防疫工作、传递正能量,并开
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学生1);张老师是
我见到过最专业最负责并且幽默的老师!课
程设计很用心,课程成绩构成公开透明,听
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作为金融学专业的
学生,对于课程很受教!张老师同时以身作
则参加志愿者活动,我也被鼓舞加入到了社
区志愿者的队伍(学生2);老师非常负责任,
上课的态度十分认真,对教学满怀热忱,疫
情上网课期间还向大家介绍参加志愿者的经
历,不光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学生3);
张老师非常负责,而且很公正公开,没有所
谓的靠套近乎加分的不合理现象,而且把汽
车文化讲的很有趣,非常敬业,并且一直支
持疫情防控工作(学生4)。
2022-2023学年第1学期的数条有典型
性的评教评语:张老师说是教学届的标杆不
为过,希望工大多些这样的老师,无愧双一
流的教学水平(学生5);无需多言,只要张
老师继续贯彻下去自己的理念和为人处世,
那么优秀教师的标杆就永远是您这样的(学
汽车文化生6);张红光老师讲课有趣,同学们非常喜
欢听老师的课,奈何课时有限,只与老师相
处很短一段时间,如果老师开设其他课程,
我也会报(学生7);张红光老师风趣幽默,
才识渊博,老师的“真性情”确实给我很大
的触动:张老师确实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
的好老师(学生8)。
5 结语
课程教学团队将认真领会和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
(下转第106页)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
确保政策性文件的可执行性。完善企业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奖励与惩处机制。二是对需要联合制定和配合执行的部门,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制定、协调和统筹规划,在政策中应明晰各部门权利与义务,避免权利义务混淆交叉,职权不清。三是引导各个环节主体积极参与,确保公众积极了解并参与到电池回收产业中,增加公众参与的途径。
4.3 确保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延续性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发展目标,各地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延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内容。一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政策,在政府采购、个人采购的推广是否能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二是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科研技术的更新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才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对技术研发的校企合作交流、资金补贴、
资金奖励等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技术研
发的成功率。三是吸引消费者和企业的
补贴政策,例如税收减免补贴政策、企
业回收补贴奖励政策等能直接提升主动
性和积极性。四是产业链建设配套政策,
如产业园区的建设与企业的入住政策、
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政策、跨区域联动
政策等。只有确保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延
续性,才能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基金项目:成都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废旧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0-RK00-00184-ZF);
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项目“‘无废城市’
与‘双碳’目标下四川城市矿产资源回收政
策法规研究”(项目编号:SCKCZY2022-
YB014)。
作者简介
雷舒雅: (1991.0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
硕士研究生,成都大学法学院,实验师。
研究方向:商法、产业政策与法规。
贺太平: (2000.05—),男,汉族,四川遂宁人,
本科生,成都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2年汽车工业产销情
况 [EB/OL]. (2023-1-12).www.caam.
org/chn/4/cate_32/con_5236639.html.
[2]董勤,于放.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22(18)
15-17.
持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学生用心用情讲好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争取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工作中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始终以“四有”好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和事业目标,与学生和“汽车文化”课程共同成长,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借鉴国内“金课”和高水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预习)质量、课后学习(作业、答疑、交流互动)质量。
(2)与时俱进地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客观性,将更多、更新的事例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持续讲好汽车文化中的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梦”、“中国魂”与“汽车文化”课程的完美融合。
(3)积极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继续改进课程的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汽车文化”课程成为更多学生在大学阶段“最有趣”和“最有用”
的公共选修课。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示
范课程培育项目(编号:KC2022SZ032);
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面上项目
(编号:ER2022KCB12);北京工业大学
2021年度第四批“三全育人”教师团队一
般培育项目(汽车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强化
“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编号:
SQYRTD2021Y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
上项目(编号:51776005)。
参考文献:
[1] 俞继凤. 课程思政研究:回顾与展望[J]. 高
教学刊,2021(35):174-178,182.
[2]魏代礼,方玉娟. 公共选修《汽车文化》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汽车实用技
术,2021(13):171-173.
[3]何建. 《汽车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
实践研究[J]. 时代汽车,2022(09):93-
94.
[4]刘秀清,曲金玉,郇荣.“大思政”教育背
景下汽车文化课程思政改革[J]. 大学教育,
2019(02):90-92.
[5] 尉庆国,张红光,杨翠芬. 汽车文化概论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
术路线图2.0[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作者简介
张红光: (197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
向:汽车与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
(上接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