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起火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新能源公交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包暂存示意图
新能源公交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包暂存示意图见图A.1、图A.2、图A.3。
图A.1新能源公交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包暂存示意图(俯瞰)
图A.2新能源公交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包暂存示意图(侧面)
图A.3新能源公交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包暂存平面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B.1目的
为加强动力蓄电池组装及存储管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特制订企业动力蓄电池安全管理规程。
B.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电池拆解现场、存储现场和充放电检测现场。
B.3动力蓄电池电池安全事故基本特点
B.3.1电池火灾特性
动力蓄电池能够自燃,随后会因为过热而发生爆炸。产生过热的原因包括电短路,快速放电,过度充电,制造缺陷,设计不良或机械损坏等等。过热会导致”热失控”过程的产生,也就是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会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以很快速率上升,从而将能量浪费掉。一旦某个电池单元进入热失控状态,它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得相邻的电池单元也进入热失控状态。随着每个电池单元轮流破裂并释放其内含物,就会产生一种反复燃烧的火焰。这就造成电池中的可燃性电解液发生泄漏,如果使用一次性锂电池,则还会释放可燃烧的锂金属。于是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些火灾不能像“正常”火灾一样对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防控规划,合理存储和建立灭火系统等。
B.3.2事故原因
B.3.2.1存储运输时,电池机械损伤引发热失控。
B.3.2.2电池拆解过程中,受到挤压或刺破损坏。
B.3.2.3电池因工艺或其他问题造成内部短路,造成迅速升温、过热自燃或爆炸。
B.3.2.4电池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造成自身材质恶化而发生自燃。
B.3.2.5电池与金属物品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接触导致火灾事。
B.4事故发生时处理方法
B.4.1在生产拆解过程中发生:电池(电芯、电池组或包)在生产拆解时,因作业失误(人为短路、跌落碰撞,设备挤压)造成电池发热冒烟或起火时,需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a)因拆解操作失误发生电池短路时,需立即用绝缘工具将短路工件拨开,以切断回路并防
止电池剧烈升温。将短路电池或电池包移动至安全区域(修理区或室外),等待技术及
质量工程师对短路电池加以测量及处理;
b)因拆解或搬运操作失误(短路、挤压、碰撞)而造成电池冒烟而有起火先兆时,立即用
防火布将冒烟电池覆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电池包裹),同时带上防护头盔及防火
手套将电池车辆推离车间至室外空旷处,并由应急小组成员使用(水基型)灭火器或沙
土对可能发生的火情进行灭火作业。在确认无火情风险后,由技术及质量工程师后续处
理;
c)因拆解或搬运操作失误(短路、挤压、碰撞)而造成电池起火时,第一时间通知周边人
员撤离,同时由应急小组成员穿戴安全防护装备,佩戴口罩,灭火器对火源进行灭火作
业,并安排必要人员将周边产品或物料转移至安全区域。当火情扩大时,立即拨打119
火警电话,并用消防水龙喷水进行降温灭火作业,防止火情扩大及蔓延。
B.4.2在电池测试过程中:电池(电芯或电池组)在充放电时,因电池本身质量问题或充放电设备故障(过充而未自动切断等)造成电池发热冒烟或起火时,需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a)立即终止测试并切断设备电源,用防火布覆盖电池,将供电线缆脱离后,穿戴防护装备
将故障电池包移动至室外安全区域,在确认无火情风险后,由技术及质量工程师后续处
理;
b)如有冒烟或明火时,参照拆解过程处理方案进行处置(区别是必须首先切断设备电源)。
B.4.3在电池储存过程中:电池在储存过程时,因电池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电池发热冒烟或起火时,仓库的温湿度监控会发出报警声音。仓库管理人员迅速寻起火点,判断火灾等级进行上报,并立即做出响应。操作人员佩戴好劳保用具,立即将起火或冒烟电池放入盐水池或沙箱中,运输过程中,需使用(水基型)灭火器和水箱持续喷淋,起到给电池降温作用。
B.5注意事项
B.5.1灭火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B.5.2当火灾扩大、蔓延、在来不及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灭火人员应穿、戴绝缘靴和绝缘手套;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在灭火过程中避免与水流的其它可导电的金属物体接触。
B.5.3现场自救一定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如火灾无法控制立即撤离。
B.5.4如初期火灾无法扑灭,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应急疏散组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疏散路径以尽快、安全离开为主,严禁无关人员围观,疏散时人员应尽快采取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匍匐往外走的方法,避免有毒气体的危害;若有爆炸发生或爆炸可能性比较大时,应急疏散组必须迅速将危险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并清点人数。
B.5.5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后,疏散组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将各安全通道的门敞开,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疏散负责人,负责指挥本部门人员的疏散工作。要按照“先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上层,最后是着火层下层”的顺序组织各部门疏散。在疏散过程中,进入步行楼梯的疏散人员一般并行不超过三人(最好三人),以免堵塞疏散通道,造成踩踏、挤伤等事故的发生。如遇有跌倒人员,身边人员要立即搀扶或背负下楼。在撤离过程中,人员要蹲下行走,以免中毒。疏散人员出楼后,立即到指定地点集中。
B.5.6各部门负责人检查本部门各房间,确定无人后,最后撤离本楼层。各部门立即清点人数,由各部门
负责人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本部门的在岗人数、目前己安全疏散的人数。应急指挥部根据各部门的汇报情况,确定楼内是否有被困人员。如果有被困人员,应立即与专业消防队组织搜救,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
B.5.7根据事态的发展,如事态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控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扩大应急范围。
B.5.8处理故障部位,消除隐患。
B.5.9清点应急物质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新和维护。
B.5.10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援的人数。
B.5.11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