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思考与习题
1. 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2. 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4. 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 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6. 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7. 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8. 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9. 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10. 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思考与习题:
1. 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
2.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3.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4.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5.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计算机
小麦
中国
100小时
4小时
加拿大
60小时
3小时
(1) 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给定世界价格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6.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
(1) 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 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 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7.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8.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9.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四个国家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大米
2
5
9
8
小麦
0.5
2
3
6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
10.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
芯片
香蕉
单放机
汽车
美国
25
5
10
50
菲律宾
100
1
20
250
汽车贸易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思考与习题
1. 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辆,需求量为100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2.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3. HO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
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
4. “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并用图说明。
5.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 = 2000 - 0.02P        Sc = 1200 + 0.02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a.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
b.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
c.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
6.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
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a. 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b. 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c. 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d. 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7. 假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V = 1.5 – QV,    PM = 2.2 - 2QM
供给曲线分别为:
PV = 0.1 + QV,    PM = 0.6 + 2QM
    请计算:
a. 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b. 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c. 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第四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
思考与习题
1. 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
中国
菲律宾
大米
钢铁
大米
钢铁
劳动投入
.50
.25
.80
.35
土地投入
.20
.15
.10
.20
资本投入
.30
.60
.10
.45
a. 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b. 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c. 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
3. 假设A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服装和玉米。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玉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给定A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
a. A国会出口什么产品?
b. A国国内服装和玉米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c. 假设突然有大批移民进入A国,对该国的生产、贸易量和福利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
d. 如果A国是个大国,上述3题的结论还会一样吗?
4.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土地是生产葡萄的特定要素,资本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
素。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a. 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
b. 有大量外国汽车厂商到法国投资;
c. 生产葡萄和汽车的工人都减少。
5.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
6.“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请评论。
7.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讨论以下定理是否继续成立:
a. 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b. 罗勃津斯基定理
8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证明:钢铁价格(Ps)上升(比如说,10%),
a. 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增加;
b. 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下降。
9.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L是公共要素,资本K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石油N是生产汽油的特定要素。已知:汽车的生产函数为,国内需求函数为;,汽油的生产函数为,国内需求函数为。该经济三种投入要素的禀赋分别为:劳动200单位,资本4单位,石油16单位。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8,汽油的价格为4 。试求:
a. 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均衡工资水平,以及汽车与汽油的产量、价格。
b. 求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贸易量(假设小国情形)。
c. 现在该国发现了新的大油田使石油禀赋从16骤升至784,求开放后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并联系“荷兰病“说明新石油储量的发现对经济的影响。
10.一个完全竞争的小国经济中有两个行业:工业制成品M与粮食F,价格分别为,生产函数分别为  ,生产技术给定不变。社会总劳动量为,总资本量为。试证明:
a. 一种要素的增加必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而使另一种产品产量下降。即要证的增加引起F产量增加,M产量下降;的增加引起M产量增加, F产量下降。
b. 一种产品价格的增加必使该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增加,而使另一种要素价格下降。即要证的增加引起资本价格(R)增加,劳动力价格(W)下降;的增加引起劳动力的价格增加,资本价格下降(提示:WR可以由本题内生地决定,而不像价格那样事先外生给定)。(此题可参考本章附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