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车辆超速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车速快,司机对路面情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各种情况的反应时间短,同时由于车速快而导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长,轻者造成追尾,车辆受到损坏;重者导致人身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损失和痛苦。据统计,交通事故中有10%以上是由于超速而引起的。及时发现超速,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是减少超速违法行为、维护道路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严肃治理违法超速行驶行为,使驾驶员严格按道路限速规定要求行驶,减少由于超速引起的交通事故与违法现象。
1.2 目前国内外情况
汽车测速器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超速检测电子警察”设备主要由:感应线圈测速器、激光测速仪、雷达测速仪与摄像机或数码相机的组合而成。
感应线圈式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车辆通过埋设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引起线圈磁场的变化,检测器据此计算出车辆行驶速度。此种方法由于必须破坏路面,安装极为不便;系统无法解决相邻车道车辆的干扰,易受路况影响,误抓大,检测精度低。
激光测速是采用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即电磁波,其速度为30万公里/秒),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记录该时间差,来确定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得在该时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该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系统造价昂贵,现在经过正规途径进口的激光测速仪(不含取景和控制部分)价格至少在一万美金左右。
雷达测速的原理是应用多谱勒效应,即移动物体对所接收的电磁波有频移的效应,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雷达波束较激光光束(射线)的照射面大,因此雷达测速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
2、雷达固定测速误差为±1Km/h,运动时测误差为±2Km/h,完全可以满足对交通违章查处的要求;
3、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波束有一定的张角,有效测速距离相对于激光测速较近,最远测速距离为800M(针对大型车)。
4、雷达测速仪因技术成熟,价格适中,而广受欢迎。
但采用单一雷达测速,车辆高速运行时定位不准,前后相邻和相邻车道有车同时进入雷达的测速范围内时,雷达本身不能区分哪辆车超速了,但在雷达测速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视频检测技术,便可解决准确定位问题和判断出哪条车道的车辆超速。
1.3项目建设目标
在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限速路段,建设以车辆检测和牌号自动识别为核心,定点测速功能为辅助的,固定式机动车超速自动检测和记录取证系统。
该系统的建成将实现对道路交通相关区域的实时监控,对超速驾驶行为进行自动记录取证,对嫌疑车辆进行自动布控,并在两端出入口执勤点进行拦截和处罚等功能,满足交通管理人员对道路交通管理和监控的需求。
系统建成后可取得以下目的:
有效检测和记录各路段超速、超载行驶的车辆;
及时通报路况、车流等相关交通信息;
及时矫正违法违章驾驶行为;
根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公安干警劳动强度;
极大提高道路通过和利用能力以及交警工作效益效率;
努力强化智能交通、科技强警意识;
彰显交警公正、标准执法形象;
协助相关单位查究违法违章车辆和人员,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相关证据;
第二章 系统组成
2.1 系统描述
广州莱安提供的测速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视频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大型数据库管理及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对机动车辆行驶情况进行自动监测,自动抓拍违法超速行驶车辆图片,自动识别被盗、抢车辆,为交管部门执法提供科学依据,是目前实用性极强的科技交通管理手段。网络版的产品构架,使得系统可以集超速抓拍、现场识别、远程传输和网络化调度管理为一体,实现科技强警,成为与世界最新技术同步的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检测方式:雷达测速+视频定位
图1 超速自动记录系统网络拓扑图
本次项目建设的机动车超速行驶自动记录系统可以在无人值守的前提下,对通行车辆进行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检测,对超速行驶车辆进行记录和报警,能及时提供车辆超速时间、地点、照片、车速等数据作为违法处罚证据。记录的图像和报警信息,能立即通过有线/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到管理中心或执勤处罚点,并发出报警声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拦截,执勤人员通过打印或直接显示的图片对违法驾驶员进行现场处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