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66 聚酰胺66或尼龙66,同PA6相比,PA66更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仪器壳体以及其它需要有抗冲击性和高强度要求的产品
PA66又称尼龙66;聚己二酸己二胺;nylon 66,缩写 NY66。
化学式:[-NH(CH2)6-NHCO(CH2)4CO]n-
外观白包或带黄颗粒状
密度(g/cm3) 1.10-1.14
拉伸强度(MPa) 60. 0-80.0
洛氏硬度 118
冲击强度(kJ/m2) 60-100
静弯曲强度 (MPa) 1 00-120
马丁耐热(℃) 50-60
弯曲弹性模星 (MPa) 2000~3000
体积电阻率(Ωcm) 1.83×1015
介电常数 1.63
性状
半透明或不透明乳白结晶形聚合物,具有可塑性。密度1.15g /cm3。熔点252℃。脆化温度-30℃。热分解温度大于350℃。连续耐热80-120℃,平衡吸水率2.5%。能耐酸、碱、大多数无机盐水溶液、卤代烷、烃类、酯类、酮类等腐蚀,但易溶于苯酚、甲酸等极性溶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自润滑性,机械强度较高。但吸水性较大,因而尺寸稳定性较差。
应用
广泛用于制造机械、汽车、化学与电气装置的零件,如齿轮、滚子、滑轮、辊轴、泵体中叶轮、风扇叶片、高压密封围、阀座、垫片、衬套、各种把手、支撑架、电线包层等。亦可制成薄膜用作包装材料。此外,还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体育用品、日用品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如果加工前材料是密封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干燥。然而,如果储存容器被打开,那么建议在85℃的热空气中干燥处理。如果湿度大于0.2%,还需要进行105℃,12小时的真空干燥。
熔化温度:260~290℃。对玻璃添加剂的产品为275~280℃。熔化温度应避免高于300℃。
模具温度:建议80℃。模具温度将影响结晶度,而结晶度将影响产品的物理特性。对于薄壁塑件,如果使用低于40℃的模具温度,则塑件的结晶度将随着时间而变化,为了保持塑件的几何稳定性,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注射压力:通常在750~1250bar,取决于材料和产品设计。
注射速度:高速(对于增强型材料应稍低一些)。
流道和浇口:由于PA66的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浇口孔径不要小于0.5*t(这里t为塑件厚度)。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比使用常规流道小一些,因为热流道能够帮助阻止材料过早凝固。如果用潜入式浇口,浇口的最小直径应当是0.75mm。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66在聚酰胺材料中有较高的熔点。它是一种半晶体-晶体材料。PA66在较高温度也能保持较强的强度和刚度。PA66在成型后仍然具有吸湿性,其程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组成、壁厚以及环境条件。在产品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吸湿性对几何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PA66的机械特性,经常加入各种各样的改性剂。玻璃就是最常见的添加剂,有时为了提高抗冲击性还加入合成橡胶,如EPDM和SBR等。PA66的粘
性较低,因此流动性很好(但不如PA6)。这个性质可以用来加工很薄的元件。它的粘度对温度变化很敏感。PA66的收缩率在1%~2%之间,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将收缩率降低到0.2%~1% 。收缩率在流程方向和与流程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相异是较大的。PA66对许多溶剂具有抗溶性,但对酸和其它一些氯化剂的抵抗力较弱。
PPO = poly-p-phenylene oxide 聚对苯氧化物,中文名称叫聚苯醚。是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它具有刚性大、耐热性高、难燃、强度较高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另外,聚本醚还具有耐磨、无毒、耐污染等优点。PPO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工程塑料中是最小的品种之一,几乎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可用于低、中、高频电场领域。PPO的负荷变形温度可达 190℃以上,脆化温度为-170℃。
PPO材料作为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无毒,相对密度小,(PPO/PA 同类产品也仅为1.10-1.13g/cm3),是五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密度最小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抗蠕变性,耐应力松弛,抗疲劳强度高。
PPO/PS合金耐热性突出,热变形温度在1.82MPa下,可以从75-170℃连续变化,随着PPO含量增加,材料的热变汽车工业形温度不断升高,用于满足不同场合的性能需求。PPO及其合金可以采用注塑、挤出、模压、发泡和电镀、真空镀膜、印刷机加工等各种加工方法。[1]
纯的PPO料具有熔融流动性较差、价格高的缺点,市场出售的产品均为其改良的产品,具有优良的综合
性能,它们广泛运用于:
电子电气:能够满足在潮湿、负载、高温的条件下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运用制备电视积机调谐片、线圈芯、微波绝缘件、屏蔽套、高频印刷电路板,各种高压电子元器件,电视机、电脑、传真机、复印机外壳等。汽车dvd播放器
汽车工业:适用于仪表板件、窗框、减震器、泵过滤网等。
机械工业:用作齿轮、轴承、泵叶轮、鼓风机叶轮片等。
化工领域:用于制作管道、阀门、滤片及潜水泵等耐腐蚀零部件。
PPO的改性基本知识
未经改性的聚苯醚(PPO)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性能、耐热性、阻燃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但是它的耐溶剂性差、制品容易发生应力开裂、缺口冲击强度低,另外它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熔体粘度高,加工成型性极差,纯PPO树脂不能采用注射方法成型,这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或赋予其新的性能,人们对PPO进行了多种改性。其方法有化学(共聚、嵌段、接枝和网化等)和物理(共混、填充、增强和微发泡等)改性两种。
化学改性主要包括:
(1)对PPO的结构进行改性,如用溴化、磷酸酯化、磺酰化、羧基化等来提高PPO的溶解性和透气性以用于膜材料,或是赋予PPO的阻燃性而用于阻燃材料;
(2) PPO的主链或端基与带官能团的小分子进行反应,赋予PPO一定的极性和反应活性,用于PPO合金的增容剂;
(3) PPO与其他高分子或小分子通过嵌段或接枝共聚获得新材料或用作PPO合金的增容剂;聚苯醚的物理改性中研究最为活跃的是
PPO的合金化,主要包括:
(1)利用PPO与聚苯乙烯(PS)在宽广组成范围内的相容性与各种带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共混来制备PPO/PS型合金,即第一代PPO合金;
(2)通过与其它工程塑料,如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硫醚(PPS)等共混制备高性能的PPO合金,即第二代PPO合金。
按组分间的相容性将聚苯醚合金分类
另外,可以按组分间的相容性将聚苯醚合金分为:
(1)相容体系,主要是指PPO/PS;
(2)非相容体系,包括PPO/PA、PPO/PBT、PPO/PET、PPO/聚四氟乙烯(PTFE)、PPO/聚烯烃(PO)等;
(3)部分相容体系,包括PPO/聚碳酸酯(PC)、PPO/PPS,PPO/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PP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PO/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等。
PC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缩写为PC是一种无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
化学性质
聚碳酸酯耐酸,耐油。
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
物理性质
聚碳酸酯无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性能接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不需要添加剂就具有UL94 V-0级阻燃性能。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对聚碳酸酯价格较低,并可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生产大型的器件。随着聚碳酸酯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聚碳酸酯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价格差异在日益缩小。
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一些用于易磨损用途的聚碳酸酯器件需要对表面进行特殊处理。
生产与应用
聚碳酸酯是日常常见的一种材料。由于其无透明和优异的抗冲击性,日常常见的应用有光碟,眼镜片,水瓶,防弹玻璃,护目镜、银行防子弹之玻璃、车头灯、动物笼子、宠物笼子等。
聚碳酸酯还被用来制作登月太空人的头盔面罩。苹果公司的ipod 音乐播放器和ibook笔记本电脑外壳也使用聚碳酸酯制作。
聚碳酸酯(PC)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的透明产品,国内外产能增长迅猛,2000年全球生产能力约为18
5万吨,2001年为220万吨,2002年265万吨,2003年275万吨,预计2004年将增加到290万吨,2005年达到325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12%左右。
我国PC产能多年来一直较小,仅有3家企业维持生产,产能不足5000吨/a,年产量2000吨左右,随我国PC需求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掀起了PC 合资合作建设装置的热潮,拜耳公司与上海华谊集团氯碱化工公司在上海化工园区建设20万吨/aPC装置,预计一期5万吨/a装置将于2004年底投产,2006年初完成二期工程达到10万吨/a,鉴于我国PC市场巨大需求,最终将使该PC装置扩能至20万吨/a,装置生产主要是光学级产品,用于生产CD、DVD光盘、汽车照明系统等。
日本帝人化学正在浙江嘉兴建设5万吨/aPC装置,预计2005年4月投产,主要原料双酚A由日本三井化学供应,和烧碱则来自当地企业,一氧化碳自己生产,产品为通用级产品,主要供应电气组件、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在2006年将添加一套5万吨/a生产装置;同时该公司在上海高桥贸易自由区独资建设1.8万吨/aPC、ABS复合物装置,目前已投产,计划2005年上半年增建2万吨/a第二条生产线。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拟在四川建设10万吨/aPC装置,预期2007年投产。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企业与国外合作或采用国产化技术建设规模化PC 生产装置,因此未来几年我国PC生产将步入新阶段,2006年国内生产能力将增至25万吨/a左右,2010将达到50-60万吨/a。针对我国PC潜力巨大市场,国外著名的PC公司不仅在我国合作建设生产装置,还在、韩国、新加坡、泰国
等国家和地区建设规模化装置,相对多装置投资是针对我国市场的。PC生产工艺进展主要发展趋势是开发非光气合成工艺以替代目前主要合成工艺界面缩聚光气法,GE塑料和拜耳公司都开发各自的非光气法生产技术并推向工业化生产,此外旭/奇美、三菱化学/三菱瓦斯、帝人公司、LG化学公司均开发出非光气工艺技术,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非光气法PC装置,非光气法路线将成为未来PC的主要生产路线。
市场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PC的需求由原来的纺织业用沙管转向电子/电气、光盘、建筑、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量急剧增加。1999年国内消费量约为14万吨,而2003年消费量增高达到38万吨,年均增长率约28%左右,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和其它通用工程塑料的增长速度。由于国内产量极小,我国使用的PC主要从国外进口。1999-2003年我国PC 的净进口量分别为13.8万吨、23.5万吨、21.2万吨、34.2万吨、38.1万吨,而且尚未包括相当数量走私进来的PC,亦未考虑进口的成品和边角料,所以实际国内进口与消费数据要比上述海关统计要高出许多,国内外PC界一致认为我国市场潜力巨大其相对稳定。
1999年-2003年我国PC市场快速增长主要是电子电气产品、中空阳光板、CD和DVD光盘及非一次性饮用水桶和食品容器需求拉动,目前我国PC 的消费结构大致如下:电子电气及计算机配件约占42%;中空阳光板约占26.3%;CD和DVD光盘约为13.1%;饮用水桶和食品容器约占10.5%;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