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颖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摘要:会展业是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应的第三产业,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城市也将会展业作为自己的重点发展对象加以扶持。身为“北方明珠”的城市——大连,会展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东港会展商务区也成为了大连会展经济开发的新兴重要区域。然而一些旧问题的持续存在和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正对大连的会展经济产生腐蚀作用,从而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关键词:大连市;会展业;东港会展商务区;国际会议中心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489-02
一、大连会展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会展业突飞猛进,并保持着持续提升,而且为国家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带动了相关联经济的发展。大连市是我国最早发展会展经济建设的城市。大连市政府把会展业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对大连会展业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扶持,对大连会展业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所以大连会展业一定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势努力帮助大连经济建设,成为大连众多行业中最为明亮的新星。
本文亮点在于对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进行了专项的调查研究,通过大连数据信息对商务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发现了不少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对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的会展业发展提出了有利的建议。
2016年,大连市不断推进特品牌展会发展,加强以展促会,充分发挥会展业对大连生产和消费的促进作用。全市会展业发展继续向好,呈现出展会规模化发展、国际参与度提高等亮点。一是规模化趋势增强。2016年,大连市共举办展会106个,比上年增加20个,展览面积12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与“十二五”初期的2011年相比,2016年全市平均展览面积是1.2万平方米,是2011年的1.2倍;设立展位3.9万个、参展企业2.3万家、参展商12万人次、参观人数950万人次,分别是2011年的1.3倍、1.1倍、1.3倍和1.5倍。二是国际化程度提高。2016年,全市参展展位0.4万个,占9.3%,比2011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参展企业0.2万家,占9.1%,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参展商0.9万人次,占7.5%,与2011年持平;参观人数6.5万人次,占0.7%,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是全国影响力突出。2016年底,在“第十三届中国会展行业年会(2016) 中国会展产业颁奖盛典”上,大连市再次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会展名城”奖项,大连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大连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轻工商品博览会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的奖项,大连星海会展中心、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以及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等也均荣获相关荣誉。二、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发展前景探究
(一)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发展现状
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的发展状况表现在展会数量逐步增加,贸易成交额逐年扩大,参加外企数量稳步增长,专业化水平较高。近年来,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在展会数量、销售面积、贸易成交额、参展外企数量、展会专业化水平五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几年来,会展商务区一直秉承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原则,不断强化营销手段,发掘资源潜力,建立完善强大的客户信息库,培植了诸如大连雅航盛汇海洋生活的方式展、世界教育日大会、大连国际口腔器材博览会等国际化知名展览及会议,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发展特点
1.注重会展品牌的培育
目前大连已经定型的名牌展会达到 11 个,品牌展会也稳步增加,其中服装展览会、进出口商品交易大会、国际汽车展览会、建筑装饰材料展览会等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社会知名度较高的展会已成为大连全年展会的支撑项目。
2.市民的会展意识较强
会展业在大连市受重视程度很高,从业内人士到政府决策领导都对大连会展业的发展很关心,大连市展览业专业人才众多,全市注册的展览公司有 40 多家,其他办展单位有 10 余家,被国家外经贸部授予主
办国际展览会的资格展览公司有9家。所以会展业在大连地区受关注度很高,众基础很好,对展会并不陌生。
3.良好的区位和城市形象
大连市是中国北方最具开放彩、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随着大连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大连作为北方贸易出口的重要港口城市,其城市魅力不断增强,对内陆以及对海外市场都有很高的吸引力。进而能够吸引大量的参展商前来参展。
(三)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展会缺乏明确定位
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举办的许多展会缺乏市场细分和定位,展会无特,让厂商感觉展不去参加有些可惜,但是去参加了又会觉得没有特浪费时间金钱。德国作为展会大国,国内展会的数量近300余个,世界级品牌展会在每个会展城市都至少有10个以上,而且每个城市的展会主题都不冲突,与德国相比,中国仅在上海市就会有好几个相同的展会,如果扩大到全国,可能就会出现上百个相同题材的展会。很多时候参展商会难以选择,不知该参加哪个展会好,导致的结果就是参展商太过分散,展会规模难以扩大,很难打造出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大型品牌展会。
2.组织及管理模式落后
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管理运营理念落后时常发生恶性竞争的情况。在大连,尚未成立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要想申办一个展会过程十分繁琐。而且,会展业也缺乏行业自律性。由于缺少统一的机构管理,所以行业没有规范,管理混乱。其实成功展会的承办并不仅仅有热情就可以做好的,对行业环境的深入了解行业规范的严格定制才能很好地控制会展业,才有利于会展行业更好的发展。
3.会展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对会展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不多并且很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严重抑制了会展业的发展。而且,不少高校的教学过于模式化不结合实际,使得很多的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才能真正的了解会展业的相关知识。
(四)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会展业的对策分析
下接(第491页)
1.塑造品牌展会
通过学习国外会展业的成功经验,一个品牌展会的诞生必须达到以下三点:一是需要权威协会、行业代
表的大力支持,尽可能取得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的帮助。二是展会要摸清行业脉搏,这样才会有明确的展示主题以及目标市场和客户,才可以吸引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才可以满足参展商的需求。三是提供全方位的展会服务。这就要求组展企业有很高的服务意识,从市场调查、主题设立,到寻求合作、广告宣传、招展手段等,都必须要尽职尽责严格谨慎。甚至对外文件、信函格式化等都需具有严格的规范格式,这就需要组展企业对整个过程都必须考虑周到要求相关从业人员有很高的专业素质。
北京国际汽车展2.提高会展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会展业是一个带动作用很明显的行业,其展会过程中会有很多行业相关联,其中展会过程中的相关服务行业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功的展会其专业化的服务一定是其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展会的服务水平必须要做到周到严谨,尽可能的体现人性化服务,并且服务水平一定要跟上展会规模的节奏,必须要满足展会的所有需求。
3.加快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培养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会展业总体来说也是服务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也就需要其专业人才。首先,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其次,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不断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各项技能。第三,多件借鉴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专业经验,积极鼓励专业人才出国学习。第四,建立和完善会展人才评估机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相应的考核,并颁发
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三、结语
会展经济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而且有强大的带动效应,它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大连市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确定了会展经济在大连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既然将会展业摆在了这样的高度,就要发挥出它的强大经济优势。而所能达到的程度既要取决于会展业本身的发展,也取决于会展行业的环境,即大连市会展业的发展环境。本文的完成也是以这两条思路为线索,得出以下结论:
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的会展业由于大连地区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部分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有很明显的经济带动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主体发育的不良、硬件设施的欠缺、专业人才匮乏、软环境尚需完善、管理体制上的不足等问题。
从大连地区来看,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的会展业综合竞争力很强,就大连市会展业的发展条件与环境来看,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也具备着一定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综合比较大连会展业发展的优劣势来看,认为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的总体环境很利于会展经济的大力开发,而且完全具备成为大连地区会展核心区的条件。
综合分析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大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认为大连东港会展商务区的会展
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还需要把握政府的相关政策,依托大连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坚持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加快会展业管理的相关机制;企业运营上还需大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对展会培育有长期的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刘丽君.对大连会展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7(3):94-95.
[2]刘嫔.大连会展业发展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31-132.
[3]姜倩.大连软件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4]张红.大连市会展旅游浅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2):19-21.
低碳和再生资源生产等绿新兴行业,在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如绿科研项目的研发,企业转型升级生产等资金扶持政策。依靠产业进步和科技创新带动辽宁省经济发展转型。目前辽宁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要大力推广煤炭清洁技术创新,而不是单纯的降低能耗。同时加强可再生新技术的建设,加强电网、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科学技术、新节能保护等领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应注重技术和工艺,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型产业,改变以往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生产形式,体现生态技术创新应用的特点,
第五,走绿发展道路,树立公民环保意识,社会公民积极参与,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使绿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环境、公德、文明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社区环保活动,树立公民环保意识,自上而下形成从绿理念的推广到实践。公民从思想上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履行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义务的同时,使其享受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达到人与自然互惠共利,和谐相处。应依靠法律进行合理的规范,实行严格、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督,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争取最大限度保护公民利益,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还应树立新的发展观和消费观。倡导低碳生活,简单的说,就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生活从我们身边做起,出行时选择步行或者单车,替代汽车出行;跑步时选择到室外跑步而不是跑步机。在大众消费方面,推动全社会形成绿消费意识,过度的,超前的消费会导致生产量的增加,使有限的自然资源遭到提前的开采和利用。我们应大力倡导绿发展理念,倡导绿、合理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辽宁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道路还面临很多挑战,如何趋利避害,享受绿发展同时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升是重中之重,要在绿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纠正粗放式发展方式,将保护环境与绿发展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经济发展与当前辽宁省的环境承载力相一致。推动辽宁省绿发展,提高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发展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王维著.人自然可持续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徐轩昂(1990-),女,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上接(第489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