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6―04―20;[修订日期]2006一07―06
[作者简介]应丽君(1963―),女,重庆工学院旅游系副教授。
[摘要]模块化的会展“流程链”管理模式(Organisation&Service Link Management-Model,缩写OSL)属于会展产业技术层面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遵循会展活动规律经过多个案例实证研究而独创的模块化会展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会展企业而言,模块化的“流程链式”管理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对各种资源、能力、资本等实现模块化分工,通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模块化的灵活重组,达到优化结构、整体赢利、增效和提高灵敏度,有助于我国实现会展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模块化;流程链;规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0―0078―07
一、模块化产业理论与会展“流程链”管理模式(OSL)原理简介
(一)前沿学科理论“模块化产业理论”简介
模块化理论是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模块化理论引导人们从模块的角度认识企业、市场和产业,不仅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还有助于把握新的产业结构的本质,增加理论的可验证性,是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前沿性产业经济学理论。
1997年哈佛商学院(HBS)鲍德温教授(CarlissY.Baldwin)与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克拉克(Kim B.Clark)共同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模块时代的管理”文章里,第一次从管理学角度提出了“模块化管理”的概念,认为揭开美国风险企业兴旺发达的奥妙的关键词就是“模块化”,由此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模块化”的讨论。2000年鲍德温和克拉克(Baldwin and Clar
k)两位在《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一书中进一步明确“模块化”的理论逻辑关系是从技术,到形成技术模块化,再到组织模块化的过程,最终达到模块化的稳定阶段。
2002年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先生和安藤晴彦先生合著《模块化――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对“模块化”问题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研究,指出“硅谷模式的成功是模块化的成功”。200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第二届学科前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将“模块化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两个学科的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模块化正在成为产业结构创新的本质特征。”
每个模块的研发和改进都独立于其他模块的研发和改进,每个模块所特有的信息处理过程都被包含在模块的内部,如同一个“黑箱”,但是有一个或数个通用的标准界面与系统或其他模块相互连接。模块化的特点是模块之间的各自独立,可以互换、可以单一的升级、接口是标准化的、系统错误容易被确定的等。
模块化理论不仅从模块分解的角度讨论了分工问题,而且讨论分工后的集成问题,是社会分工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模块化理论为产业市场分析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研究思维方式,从产业模块化的特性去关注市场结构,而且有助于理解信息化时代的产业集现象,以及产业聚
集中的“技术模块化”到“产业组织模块化”的变化过程。
(二)会展“流程链”管理模式(OSL)原理简介
模块化的会展“流程链”管理模式(简称“流程链”管理,OSL),是把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通过模块化的专业化分工,使得各产业要素间兼容、优化系统,形成模块化的产业效率。“流程链”管理是通过模块化结构提高生产力、适用于服务性产业的企业管理新概念,可谓是捕捉产业市场结构中利润区最有效的管理工具,是一种“基于直线式时序的往复运行”的会展市场活动规律,以适应多组织、多目标、多产业、供需互动这一特殊生产组织形态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北京国际汽车展
“流程链”管理模式属于模块化产业理论中的技术模块化范畴,是应用模块化理论原理进行会展项目设计与活动组织管理的方法,是“产业组织模块化”的前提条件。
1.流程、会展“流程链”、会展“流程链”管理(OSL)的基本含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