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注重实践的例子
用李某自己的话说,他起点不高,入轧钢一行,得比别人用更多力;同样的一段路,花了比别人更长的时间,从中级工到高级技师,他用了十三年,其中,助理技师考了三次,技师考了两次。
从一名普通的轧钢工人,成长为“中国质量工匠”“齐鲁大工匠”,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用了25年。入了轧钢这行,就像是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前十年,他在水里潜伏着,等待着,沉默不语地往更深处去,一旦机会来了,借着沉潜的力,便冲出水面,在空中画出完美的弧线。
一定干出个名堂轮胎套筒
李某的父亲是莱钢的一名退休工人,在钢厂工作了大半辈子。1997年,从技校毕业后,李某“子承父业”进入莱钢棒材厂做了一名轧钢工人。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他心里总有一些抹不去的遗憾。
读初中时,一天,李某正跟同学们跑早操,哥哥突然来接他回家,说爸爸想让他考技校。他一
向听从父亲的安排,当时没多想就去考了,因为成绩不错,底子强,预考、正式考试都顺利通过了。李某的生活就从这时,分出了一条岔路,他是迷迷糊糊走上去的。
钢厂的生活,比预料之中的还要辛苦,又脏又累。高温的钢坯有1000多摄氏度,稍一靠近,就出一身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黏糊糊地粘在身上,一整天都是如此。工友们开玩笑,说这一行是“夏天穿秋裤,冬天吹风机”。李某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烧得通红的钢条,要在冷床上切割取样,衣服穿少了,根本没法儿接近,夏天也得穿上秋衣秋裤,不然容易烫伤;轧线上要用冷却水降温,高温下因为蒸发,水汽弥漫,烟雾缭绕,看不清轧机里面的情形,得用风机吹散,才能进行操作,所以冬天也得迎着“大风”工作。
最初工厂设备落后,轧钢工艺落后,查尺寸查质量,要不停地从冷床这头跑到轧机那头,耐高温劳保鞋又沉又硬,李某的脚后跟经常磨破,一边流着血一边还得跑。天天与火热的钢条做伴,他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烫伤。看着儿子工作这么辛苦,父亲有些后悔当时让他读技校。李某偶尔也想,自己如果按照原来的路走,会是什么样。有一回受不住了,他还跟母亲提,“要不我再回去读书吧。”现在的李某谈起这件事,只当是个笑话,可当时的他,切切实实地经历了一番挣扎。一次次的“自我打架”后,他想出了跟自己和解的方式,那就是“干出个名堂”,干出点成绩。既是给自己个交代,也让父母放下心。
李某在技校里学的是锻造,进入莱钢之后,因为水压机车间用人少,就转到了轧钢岗位。到了新岗位上,很多不适应接二连三地来了。工厂的设备一直在改进,从横列式轧机,到半连轧、全连轧,从人工翻钢、喂钢到经验轧钢,从数字化轧钢到智能化轧钢,新技术的变革推着轧钢工往前走。“不学习,就要落后,甚至被淘汰。”李某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儿,就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
平时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李某只能一边干一边学。趁着车间大修的机会,他经常钻进漆黑闷热的地沟,爬上高高的台架,靠在满是油污的设备上,一遍遍地拆解安装。工厂、车间组织的技能培训,一场也不落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旦蘸取到知识就疯狂地吸收进去。
但是光靠培训,远远不能补足自己的专业短板。厂里的师傅手头也有几本教材,大家你借我的,我借他的,轮流地看。一次,李某从别人手里借来一本《轧钢600问》,这几乎是所有轧钢工人必读的一本书,他如获至宝,想一口气读下来,又想着能经常拿出来看就好了,于是到处打听,哪里能油印一本。光是印一本书不值当,没有人愿意应承下来,他不得已加钱才印出了一本。这本油印的《轧钢600问》,装订得歪歪斜斜,字迹也不太清楚,但李某始终当成宝贝,一遍一遍地翻看,随着时光流逝,纸张都已泛黄,他还舍不得扔。
电脑、网络普及之后,他学习的阵地就转移到了线上。电脑还是个新鲜事物时,别人都热衷于看视频、打游戏,但李某最熟悉的功能是百度,平日里搞不懂的知识、不明白的问题,就翻书、上网查资料,一定要刨根问底弄个清楚。时间长了,用来演算的稿纸堆了一米多高。
“想学的话,总是能挤出时间来的。而且,一本书摆在那里,只要还没看完,没吃透,就是下了夜班,也得看俩小时再睡,不然总觉得心里有事,不踏实。”李某说。
2012年,李某跟班上几个工友一起报名援疆,到新疆工作。工地离县城有20多公里,周边娱乐场所、购物场所一概没有,只有一片盐碱戈壁滩,生活也如同这戈壁滩,尽是一片单调的白。下班之后,从忙碌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心里总是没来由地空虚,思乡的情绪悄悄地滋长。田彪是同李某一起援疆的工友,据他说有些人为了打发单调乏味的生活,经常聚到一块打牌、喝酒,“但李某从来不参与,自己待在宿舍里学习,我们都佩服他的自制力。”